磁珠-寡核苷酸微陣列多重可擴增探針雜交技術的建立及在杜氏肌營養(yǎng)不良檢測中的應用.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杜氏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DMD)是一種有嚴重危害的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各類遺傳病中,杜氏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是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DMD患者為男性,女性為攜帶者。男孩在2歲左右發(fā)病,癥狀嚴重,多于20歲之前死于呼吸衰竭,循環(huán)衰竭。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人們正在積極努力地尋求治療此病的方法。但是,到目前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徹底治愈該病。因此,對杜氏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癥進行準確,全面的癥前診斷及產前診斷,防止患兒出生是針對此病最重要的措施

2、。建立一種快速,準確,全面的檢測方法是診斷該病的迫切要求。 方法:應用了一種基因缺失檢測的新技術—多重可擴增探針雜交技術(MAPH)檢測了5例正常對照和5例臨床已診斷為DMD缺失的樣品。該方法針對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基因79個外顯子中的52個外顯子進行缺失的檢測,根據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基因cDNA相關序列,對該52個外顯子設計了特異性引物和芯片上寡核苷酸探針。用特異性引物經PCR分別擴增出各外顯子序列,并進行克隆,使各外顯子序列前后都

3、帶有相同的載體序列。用通用引物擴增出的具有通用引物序列的PCR產物作為可擴增探針組,與固定在磁珠上待測的基因組DNA雜交,并用磁珠回收特異性雜交的探針,回收的探針經擴增及熒光標記后,與相應的寡核苷酸芯片雜交,數據分析,以達到檢測DMD外顯子缺失的目的。本試驗以磁珠替代了傳統MAPH技術中應用的尼龍膜,磁珠是一種進行雜交反應的載體,其上帶有被酶切的DNA片段,在其適宜的雜交緩沖液下,與所要檢測的各外顯子的探針雜交,當待檢者DNA片段與某段

4、探針完全匹配時,此探針則結合到磁珠上去,若待檢者DNA上dystrophin基因有缺失,則相應缺失部位的探針不能與磁珠結合,經磁珠緩沖液的清洗,只有結合到磁珠上的探針才能被回收。傳統MAPH方法中,由于尼龍膜面積小(2mm×3mm),在多次轉移,清洗過程中,尼龍膜上DNA或探針易受損并且易受污染,影響檢測結果。與尼龍膜相比,磁珠有操作簡便,回收探針效率高等優(yōu)點。 傳統的MAPH方法在探針組回收后經多重PCR擴增,通過電泳技術檢測

5、雜交回收的探針,仍存在檢測通量的限制。應用寡核苷酸芯片來檢測雜交回收的探針,寡核苷酸芯片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雜交,以檢測對應片段是否存在、存在量的多少,該方法可使檢測通量極大的提高,結果也更直觀,應用圖像分析軟件對芯片進行定量分析,結果更加精確。 結論:磁珠—寡核苷酸微陣列多重可擴增探針雜交技術應用磁珠代替尼龍膜進行MAPH方法的檢測更加簡便,應用基因芯片作為檢測工具使結果更加直觀,也便于將各熒光信號應用分析軟件

6、進行分析,有效減少了人為判斷誤差。尼龍膜與探針雜交后,探針的回收一直是整個MAPH方法的關鍵問題,在傳統的MAPH方法中探針的回收率很低,用磁珠代替尼龍膜雜交后,其探針回收率較高,使整個試驗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目前對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大部分外顯子缺失的檢測在國內還未見報道。本文應用MAPH檢測技術結合磁珠及寡核苷酸芯片技術檢測DMD患者外顯子缺失可達52個,在國內尚數首次。結果證明磁珠—寡核苷酸微陣列多重可擴增探針雜交方法是一種檢測通量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