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膠囊技術是一種通過物理手段或者化學手段利用成膜性材料(稱為壁材)將目標性材料(稱為芯材)包封成球形小顆粒(直徑范圍一般為5μm-200μm)的技術,主要目的是延長芯材存放時間,防止被空氣氧化,掩蓋芯材不良氣味等。 酯型兒茶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是一種優(yōu)良的抗氧化劑,因而極易被氧化變質,因此,將兒茶素制成微膠囊,能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 本研究旨在尋找將兒茶素進行微膠囊化的合適方法,最終確定最佳實驗條件, 首先研究
2、了噴霧干燥法,先通過單因素實驗確定的工藝參數為:初級乳化劑為Span-80和Tween-80,HLB值為5,乳化劑含量為12﹪,溶劑與大豆色拉油的比例為1:3,內相與外水相的體積比為1:5,次級乳化劑為蔗糖酯,乳化劑用量3﹪,原料固形物含量為30﹪。在此基礎上,考慮某些因素的綜合影響,通過正交實驗得出影響微膠囊產品性能的優(yōu)化工藝條件依次如下:兩種主要壁材酪蛋白鈉與糊精的質量比1:4、乳化剪切時間為15min,剪切速度為3000r/min
3、,進風溫度為120℃。最終得到微膠囊的包埋率為76﹪。 其次研究了噴霧冷卻法,首先,實驗確定了壁材為乙基纖維素和硬脂酸的組合,并通過一系列單因素實驗確定了如下工藝參數:在溫度為120℃、壓力為0.2MPa的條件下,芯材與壁材比例為1:10,EC與硬脂酸的比例為1:4,固含量為20﹪,最終產品的包埋率為93﹪。 總之,利用微膠囊技術可以使酯型兒茶素包埋成具有良好分散性,流動性,耐儲存的固體粉末。制成微膠囊的兒茶素,由于具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膠囊化兒茶素的制備及其對阿霉素腎病大鼠療效研究.pdf
- 酯型兒茶素的分離純化工藝研究.pdf
- 提取制備低乙酸乙酯高EGCG的兒茶素的工藝研究.pdf
- 茶兒茶素制備新技術研究.pdf
- 兒茶素研究進展
- 天然酯型兒茶素EGCG的分離純化及藥學研究.pdf
- 紫娟綠茶中羥基肉桂酰酯型兒茶素的研究.pdf
- db22t 1671-2012 茶飲料和調味茶飲料中咖啡因和五種兒茶素類(兒茶素、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和表沒食子兒茶素)含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 兒茶素單體及高純茶氨酸現代分離制備技術的研究.pdf
- 天然酯型兒茶素的色譜分離行為、結構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pdf
- 聚酯型兒茶素的抗癌作用及其分子機制.pdf
- 茶樹酯型兒茶素生物合成代謝相關酶檢測方法及初步純化研究.pdf
- 兒茶素微膠囊的毒理學、藥物動力學及其對動物免疫功能調節(jié)作用的研究.pdf
- 光對茶樹兒茶素合成的影響.pdf
-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氧化產物的制備、鑒定及其活性研究.pdf
- 60606.綠茶中高純度酯型兒茶素的分離與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聚酯型兒茶素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機制研究.pdf
- 兒茶素抗ox-LDL作用的研究.pdf
- 茶兒茶素對腎炎的藥效及其機理研究.pdf
- 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水解酶的制備及應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