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殘胃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
殘胃癌是臨床少見疾病,但近年來殘胃癌發(fā)病率沒有降低。殘胃癌的預防和治療是臨床面臨的難題,分析殘胃癌的疾病特點和規(guī)律對殘胃癌的防治有重要意義。本課題的目的是分析可根治切除殘胃癌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情況;分析近端胃切除術后殘胃癌臨床病理特征。
回顧分析1999年11月至2013年12月進行殘胃癌根治切除術的63例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按照初次手術方式分組和初次手術時疾病良惡性分組,分析比較
2、殘胃癌臨床病理特征以及長期生存率;回顧1999年至2012年近端胃切除術后殘胃癌患者16例組的臨床病理資料,與對照組遠端胃切除術后殘胃癌患者29例比較分析。
按照初次手術疾病良、惡性分組,殘胃癌發(fā)病的間隔時間分別為24.8年、8.9年;腫瘤直徑分別為6.9cm、4.3cm;殘胃癌位于吻合口的比例分別為50%、26.3%。按照初次手術重建方式(BillrothⅡ、BillrothⅠ)分組,殘胃癌發(fā)病的間隔時間分別為22.8年、1
3、2.3年。腫瘤直徑分別為6.73cm、3.75cm。殘胃癌位于吻合口的比例分別為52.4%、21%。以上各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TNMⅠ-Ⅱ期與Ⅲ期患者80個月生存率分別為64.7%:18.5%(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初次手術良性組與初次手術惡性組,100個月累計生存率分別為37.1%、4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illrothⅡ組與BillrothⅠ組,患者80個月累計生存率分別為43
4、.1%、27.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近端胃切除組與遠端胃切除組相比,殘胃癌的發(fā)病年齡、發(fā)病間隔時間、組織學類型、腫瘤大小、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手術方式、住院天數(shù)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近端胃切除組患者殘胃癌診斷時TNMⅣ期的比例達50%,顯著高于遠端胃切除組的13.8%(P<0.05)。
初次胃切除術時疾病良惡性、重建方式與殘胃癌發(fā)病間隔時間、腫瘤大小、腫瘤好發(fā)部位等臨床特點有關。潰瘍病術后殘胃癌的發(fā)病間隔時
5、間長,平均24.8年,而胃癌術后殘胃癌的發(fā)病間隔時間為8.9年。BillrothⅡ重建術后發(fā)生的殘胃癌50%以上發(fā)生在吻合口部位。可根治切除的殘胃癌患者,其長期生存率與初次胃切除術時疾病良惡性、重建方式無關,與TNM分期有關。近端胃切除術后殘胃癌與遠端胃切除術后殘胃癌一般臨床特征相似。與遠端胃切除術后殘胃癌相比,近端胃切除術后殘胃癌患者診斷時Ⅳ期比例高,手術切除率低。
第二部分腸胃返流與蛋白酶激活受體-2在小鼠胃粘膜癌變過程中
6、的作用
殘胃癌是臨床少見病,占全部胃癌的1.1%-3.3%,但近年來殘胃癌發(fā)病率沒有降低。殘胃癌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例如腸胃返流、胃酸缺乏、細菌繁殖、遺傳因素等,其中腸胃返流等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癥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腸胃返流的長期作用,胃粘膜由慢性炎癥、異常增生演變成癌癥,但是其中炎癌轉化的分子機制仍不十分清楚。蛋白酶激活受體-2(PAR-2)屬于G蛋白偶聯(lián)受體,在消化道廣泛表達,參與調(diào)節(jié)炎癥和腫瘤等病理過程。返流液中富含胰蛋
7、白酶,它可以激活胃粘膜表達的(PAR-2)并啟動多種信號通路,但是PAR2是否參與炎癥相關腫瘤的發(fā)生還是未知。本課題的目的:建立小鼠腸胃返流模型并初步探討PAR-2在殘胃癌發(fā)生中的作用。
為模擬BillrothⅡ重建后的返流,采用胃空腸側側吻合術建立小鼠腸胃返流模型,術后空腸上段的腸液、膽汁、胰液可返流入胃。除了胃空腸吻合術組外(小鼠共12只),我們還設立了兩個對照組:假手術組(9只)僅做胃切開縫合術;空白對照組(6只),不作
8、任何處理。在胃腸吻合術后1、3、6個月分別處死各組小鼠取出胃標本。通過HE染色判斷小鼠胃各階段的組織病理學改變。用Westren Blot、免疫組化和實時熒光定量PCR等方法檢測小鼠胃組織炎癥介質(zhì)、PAR-2的表達情況。此外,我們還收集了39例人殘胃癌標本,通過免疫組化檢測人殘胃癌組織PAR-2表達。
成功建立了小鼠腸胃返流模型,術后胃腸吻合口明顯擴張、胃液膽汁酸水平增高,提示存在腸胃返流。病理結果顯示:胃腸吻合術組小鼠術后胃
9、粘膜出現(xiàn)慢性炎癥,根據(jù)炎癥程度分級評分,術后3個月、6個月炎癥最重,評分最高,與假手術組、空白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胃腸吻合術組術后3個月和6個月,可見多例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而假手術組和空白對照組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腸吻合術后,小鼠胃組織中IL-6、IL-8、TNF-α、COX-2、iNOS、PAR-2的mRNA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且與對照組相比,胃腸吻合術組
10、小鼠胃組織的PAR-2蛋白水平也顯著升高。人殘胃癌PAR-2染色與初次手術方式有關,BillrothⅡ重建后殘胃癌PAR-2陽性率高于BillrothⅠ重建及Roux-en-Y重建后殘胃癌。腸型殘胃癌PAR-2陽性率高于彌漫性殘胃癌。
本課題得出如下結論:1、小鼠胃空腸側側吻合術可以成功模擬臨床胃切除術后殘胃返流的病理過程;2、長期腸胃返流能導致小鼠胃粘膜慢性炎癥,并伴有癌前病變(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3、腸胃返流顯著促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蛋白酶激活受體-2在胃粘膜保護中的作用和機制.pdf
- 蛋白酶激活受體2在肝細胞癌侵襲轉移過程的作用研究.pdf
- 蛋白酶激活受體2在早期斷奶仔豬胃腸黏膜屏障中作用研究.pdf
- 蛋白酶激活受體2在食管癌細胞EC109增殖及侵襲轉移過程中的作用研究.pdf
- 蛋白酶激活受體介導的凝血激活在膿毒癥中的作用.pdf
- 蛋白酶活化受體2在胰腺癌痛發(fā)生機制中的作用研究.pdf
- 蛋白酶激活受體2在人胰腺癌細胞SW1990增殖及侵襲轉移過程中的作用研究.pdf
- 胰蛋白酶樣絲氨酸蛋白酶基因在仿刺參再生過程中的表達分析.pdf
- 蛋白酶激活受體-2在海水吸入大鼠急性肺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蛋白酶激活受體在凝血酶誘導腦損傷及神經(jīng)再生中的作用.pdf
- 尋常型銀屑病皮損中蛋白酶激活受體(PAR)1、蛋白酶激活受體(PAR)2的表達及其與血管增生的關系.pdf
- 環(huán)氧合酶-2在口腔鱗狀細胞癌發(fā)生過程中的表達和意義.pdf
-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tǒng)在PRRSV增殖過程中的作用.pdf
- KSRP蛋白和IL-6在精子發(fā)生過程中的功能研究.pdf
- 半胱氨酸蛋白酶RECK啟動子甲基化在骨肉瘤的轉移發(fā)生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蛋白酶激活受體-2在不同潮氣量所致大鼠肺損傷中的表達.pdf
- 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和組織蛋白酶D在胃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pdf
- 鱖魚蛋白酶激活受體1和2基因的克隆和表達譜分析.pdf
- 泛素—蛋白酶體通路在生精過程中的作用.pdf
- miR-382在小鼠腭板發(fā)生過程中的作用機制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