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本 科 生 畢 業(yè) 論 文</p><p> 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提升的關系研究</p><p> ——以興義市A小學為例</p><p> 姓 名: </p><p> 院 系: 教育科學學院 </p><p> 年級專
2、業(yè): 2013級小學教育 </p><p> 指導教師: </p><p><b> 目錄</b></p><p><b> 摘要I</b></p><p> AbstractII</p><p><b> 第一章 緒論
3、1</b></p><p><b> 1.1選題背景1</b></p><p><b> 1.2研究意義1</b></p><p><b> 1.3文獻綜述2</b></p><p><b> 1.4研究方法5</b><
4、/p><p> 1.5核心概念界定6</p><p> 第二章 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影響的現狀8</p><p><b> 2.1基本情況8</b></p><p> 2.2小學教師期望普遍存在8</p><p> 2.3小學生普遍知覺教師期望10</p><
5、;p> 2.4 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關系11</p><p> 第三章 教師期望對小學生學業(yè)成績影響的原因分析15</p><p> 3.1 教師期望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15</p><p> 3.2 教師期望能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15</p><p> 3.3教師期望促進學生積極轉變16</p>
6、<p> 3.4 教師期望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16</p><p> 第四章 重視教師期望提升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對策17</p><p> 4.1注重學生的差異性17</p><p> 4.2注重學生的主體性17</p><p> 4.3注重期望的適度性17</p><p> 4.4注意調整好
7、情感18</p><p> 4.5 學生應發(fā)揮主動性18</p><p> 研究不足與展望20</p><p><b> 參考文獻19</b></p><p><b> 致謝20</b></p><p><b> 附錄21</b>&
8、lt;/p><p><b> 摘要</b></p><p> 伴隨著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的逐漸深入,教育教學思想的不斷更新,期望教育對教育教學效果的作用與影響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本文通過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對興義市A小學部分學生進行調查發(fā)現,教師對學生普遍寄予希望,學生通常能感知教師期望的存在,教師的期望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存在正相關關系。從研究中看出,教師期望可以讓
9、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性,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向好的方面轉變,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為此,提出重視教師期望有效提升學業(yè)成績的建議。</p><p> 關鍵詞:教師期望;期望效應;學業(yè)成績</p><p> Abstract </p><p> With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theory
10、 research,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effect and influence of expectation education 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11、terviews, observation method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Xingyi A survey, teachers generally hope for students, students can usually perceive the existence of teacher expectations, the expectations of teachers and
12、students have a posi</p><p> Key words: Teacher expectation; Expectancy effect; Academic achievement</p><p><b> 第一章 緒論</b></p><p><b> 1.1選題背景</b>
13、;</p><p> 學校,是每個學生上學和健康成長的地方,與此同時,也是教師作為園丁勤勞工作的地方。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教師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學習,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新課程改革下,新課程的目標與時俱進,體現了對當代教育的要求,即要求學生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又要求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熱愛學習,培養(yǎng)成為有道德、有理想
14、、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仔細觀察我國現在基礎教育的現況:主要以班級授課為主,學生人數較多,由于教師精力有限,教育資源短缺,面對太多的學生,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沒有辦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沒能關注、了解全班每一個學生。在此情況下,教師順其自然的就會關注學習好的學生,并且在課堂上會多提問他們,給他們更多的贊美、夸獎。不愛表現,學習不好的學生,很容易被老師忽視,缺少老師的關注,沒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得到的是批評與不恰當的表揚……這樣一來,
15、鮮明的對比差異,一方面會使學習好的學生更加熱愛學習,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和參加各種課外活動,而另一方面則是出于劣勢的學生學習更加糟糕,討厭學習,并且很多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p><p><b> 1.2研究意義</b></p><p><b> 1.2.1理論意義</b></p><p> 從以前的國內外研究中不難察
16、覺,對教師知道教師期望的傳遞方法有很大用處的是教師期望的理論模型。但是,以往對教師期望的水平測量,大部分都是以教師作為被試,這樣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學生沒有感悟到教師的期望,就不會再行為上有所表現。因此,本研究主要從小學生知覺教師期望方面入手,進行調查研究,并且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地知覺到教師的期望,并且在行動上有所表現,這樣,教師期望在小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方面就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且進一步深入教師期望研究,有利于新課改下
17、的學校教育,以便更好的培養(yǎng)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一方面提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培育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鞏固自信心;另一方面,讓教師可以很好的上課,提高老師的上課水平的同時,推動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培育有能力的人民教師。而且,素質教育影響下,運用教師期望的理論促進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更有利于深化教師期望理論的運用。</p><p><b> 1.2.2實踐意義</b><
18、;/p><p> 本研究主要借助問卷法、訪談法和觀察法,從小學生感受教師期望入手,認識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提升的關系,這樣,很大程度上,教師的期望都會對小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學校教師的期望對學生學業(yè)成績有很大的作用。教師經常對學生抱有貼近實際的期望,大部分學生的考試分數就會有明顯的提高,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寄予的期望作用于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教師期望可以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自主學習,學會學
19、習,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確切、標準教師期望相關方面理論,有利于教師更好的從教,學生更好的學習,雙方共同發(fā)展,共同長大。 </p><p><b> 1.3文獻綜述</b></p><p> 通過搜查、閱讀與教師期望相關的文獻資料,關于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的研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歸納。</p><p
20、> 1.3.1 教師期望的研究</p><p> 國內相關研究學者王蕾認為,教師期望是教師對學生行為結果的一種預測性認知,以對學生的知覺感受為基礎[]。其次,與此觀點相同的還有范麗恒[]。教師期望是指教師在對學生的知覺感受基礎上產生的對學生行為結果的某種預測性認知[]。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且心智還未完全成熟,對外界的感應不是很敏感,所以,小學生感應到教師的期望,并且在行動上有所表現,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并
21、且教師期望效應,也是在學生知覺到教師期望之后,才會出現的,最終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是學生的這種知覺感受[]。</p><p> 1.3.2 教師期望效應的由來</p><p> 教師期望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其期望采取的相應行動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結果[]。教師積極的期望能夠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期望效應又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羅森塔爾效應”,這來自于一個神話傳說。聽
22、聞,一個名叫皮格馬利翁的人,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的國王,他對雕刻情有獨鐘,在無所事事的時候,腦海中靈感閃現,用大象的牙齒鐫刻了美女像,這美女像是他眼里漂亮女性的代表,長時間的伴隨,皮格馬利翁居然對自己的作品女神雕像產生了愛慕之情。他被這位美麗的女神深深吸引并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她,愛神被他真摯的情感感動了,愛神讓美女像復活,從此美女成為了國王的妻子,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p><p> 1.3.3“羅森塔爾
23、效應”實驗及研究 </p><p>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深受這個故事的啟發(fā),在1968年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羅森塔爾與他的小伙伴雅各布森一起對奧克的小學里6個班級的學生的學習成績發(fā)展進行了預測,并且把名單交給老師,對教師強調這些學生有發(fā)展前途的可能性,要求教師對這些保密,事實是:這些學生的名單是他們隨意選的,讓人驚奇的是,8個月后,出現了意料之外的結果,名單上的學生,在學習成績、智力發(fā)展、師生關系等方面
24、,都有顯著的進步,這是教師期望心理中共鳴現象,試驗中的教師在得到權威的預測之后,便會對學生投以贊賞和信任的目光,不管這些學生是優(yōu)生還是差生,事實上,這些教師扮演的是皮格馬利翁的角色,教師的這種期待和贊美使學生自信、自強、自愛,從而出現了“奇跡”[]。這種由教師的贊美、信任和愛而產生的效應,被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即“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效應”認為,教師期望應該是在師生相互作用中實現的,由于受到教師心理、教師態(tài)度、教師素質、學生
25、個性、學生成績等因素的影響,教師期望的實現要比想象中要復雜的多,在小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對于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習者的學習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教育心理學中的“羅森塔爾效應”能夠幫助教師</p><p> 1.3.4 關于學業(yè)成績的研究</p><p> 學業(yè)成績可以簡稱為“學績”,“學績”一詞通常是指個體通過對某一項知識或技術的學習、訓練之后所達到的一種水平,我們稱之為“成績”,成績一
26、般表現為個體在知識、技能或某種能力等方面心理品質的增強或提高,是個體認識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一般說來,在學校的教育中,學業(yè)成績是為了和美術、音樂、自然、科學,體育等學科的學習相區(qū)別的文化課學習成績,在小學里,小學生的學習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等多個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學校安排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圍繞學科教學內容,利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最后檢驗學生的學習結果,都會有各種考試,重要的有其
27、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這些考試出來的成績,就是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本文教師期望對小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中,學業(yè)成績主要指學生在校學習的語文、數學、英語的期末考試成績。</p><p> 教師期望對學生學業(yè)成就動機的影響,比其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更大,這說明教師期望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不是直接的,而是先影響學業(yè)成就動機,通過成就動機的折射而發(fā)生作用的[]。在現實教育生活中,要想教師期望對學生的發(fā)展起重要作用,必須設法促使教
28、師的期望與學生的最初的自我期望的整合,教師必須通過適當行為把自己對學生的期望傳遞給他們,及時了解學生的自我期望并借此調整教師的期望或者學生的自我期望[]。教師期望作用于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是一個容易的流程,而是一個繁瑣的過程。教師的期望,需要讓小學生知覺到,在知覺的同時,在行為上采取實際行動,并且取得一定效果的,才會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產生影響。而且,教師積極的期望,對學生也會有積極的作用。</p><p> 1
29、.3.5 個人見解 </p><p> 以上是國內外關于教師期望的研究,大部分都指向教師期望在學生智力、性格以及師生關系之間有顯著的積極影響,而沒有具體的關于教師期望對學業(yè)成績方面的說明。時代在迅速的發(fā)展,理所當然,教育也與時俱進。新時期的教育,尤其是學校的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也相對嚴格了。之所以這樣,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期望,是一種期待,教師把對學生學習上的期待,在教學中傳遞給學生,運用了
30、“羅森塔爾效應”,這樣,符合新課改中的“新”的理念。小學生知覺到教師的期望之后,在行為上積極表現,學習成績就會有所提高。運用教師期望在小學教學課堂上,以往也有,現如今的教學,更加需要。教師在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時,也應該與時俱進,針對現代小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有效的教學。所謂“心想事成”,教師應該多賞識、贊美、肯定學生,給學生足夠的自信,讓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堅持學習,這樣,才會逐漸提高學業(yè)成績,教師也完成了教學任務。</p>
31、;<p><b> 1.4研究方法</b></p><p> 寫這篇論文,我主要運用了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這4種研究方法。</p><p><b> 1.4.1文獻法</b></p><p> 文獻法是指通過收集、鑒別、整理和分析和研究各種現存的教育問題有關文</p><
32、p> 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形成對教育事實的科學認識,以達到教育研究目的的一種研究方法[]。通過去圖書館查閱書籍,登陸中國知網查閱與教師期望及教師期望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的相關資料,閱讀相關的碩博論文,了解國內外教師期望的研究動態(tài),與相對的定義進行研讀和思考,從而進行借鑒,作為本研究的依據。 </p><p><b> 1.4.2問卷法</b></p><p&g
33、t; 問卷法又稱為填表法,是指研究者將要調查的問題編制成問卷或表格,郵寄或直接分發(fā)給被調查者填寫,并予以回收、整理、分析,以獲得要調查問題的有關信息的研究方法[]。通過借鑒相關期望研究的調查問卷,綜合制定出《小學生知覺教師期望表》的調查問卷,擬發(fā)問卷150份,以興義市A小學三到六年級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調查。</p><p><b> 1.4.3訪談法</b></p>
34、<p> 訪談法是指研究者通過與研究對象進行面對面的交談,以口頭問答的形式來了解某人、某事、某種行為態(tài)度和教育現象的一種調查研究方法[]。分別選取興義市某小學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共30人,12名學生,依據寫好的訪談提綱進行訪談,訪談題目有5個,最后進行總結概括。</p><p><b> 1.4.4觀察法 </b></p><p>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
35、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通過制定觀察記錄表,在實習期間,經過班主任的允許,針對實習班級各階段的學習及考試情況,進行觀察并記錄,把每次重要的考試成績都進行登記,最后便進行統(tǒng)計分析。</p><p><b> 1.5核心概念界定</b></p><p><b> 1.5.1教師
36、期望</b></p><p> 國外學者Cantor對教師期望(Teachers expect)的定義為:教師對學生的將來行為或學習成績做出的判斷,是在認識學生的基礎上形成的[] 。Kathleen提出了教師是對行為規(guī)范、學業(yè)表現和社會關系提出的期望[]。可以看出,教師期望是教師對學生寄予的一種對未來可以成為現實的一種積極期望。國內研究學者王蕾認為,教師期望是教師對學生行為結果的一種預測性認知,以對
37、學生的知覺感受為基礎[]。教師期望是指教師在對學生的知覺感受基礎上產生的對學生行為結果的某種預測性認知[]。所以,本研究中的教師期望,專指教師對學生學習上的期望。</p><p><b> 1.5.2學業(yè)成績</b></p><p> 學業(yè)成績可以簡稱為“學績”,“學績”一詞通常是指個體通過對某一項知識或技術的學習、訓練之后所達到的一種水平,我們稱之為“成績”,成
38、績一般表現為個體在知識、技能或某種能力等方面心理品質的增強或提高,是個體認識性心理品質的發(fā)展[]。一般說來,在學校的教育中,學業(yè)成績是為了和美術、音樂、自然、科學,體育等學科的學習相區(qū)別的文化課學習成績,在小學里,小學生的學習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等多個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學校安排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圍繞學科教學內容,利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最后檢驗學生的學習結果,都會有各種考試,重要的
39、有其中考試和期末考試,這些考試出來的成績,就是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本文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中,學業(yè)成績主要指學生在校學習的語文、數學、英語的期末考試成績。</p><p> 第二章 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影響的現狀</p><p><b> 2.1基本情況 </b></p><p> 本次研究調查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提升的
40、關系,主要從教師期望的特點,結構以及小學生學業(yè)成績幾個方面展開,以興義市A小學為例,分別抽取三到六年級的15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學生知覺教師期望量表問卷,涉及到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所感知到的教師對他們學習上的期望行為和態(tài)度,包括學習要求、情感偏愛、能力支持三個維度??偭勘砉灿?0個題目,量表分為5個評分,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另外,還選取了教師30位,學生12位,進行訪談。表2.1是本次問卷的構成信息。從表中可以看出,三到六年
41、級的學生男女比例相當。</p><p> 表2.1 問卷樣本構成</p><p> 本次調查也采用了訪談法,主要訪問的是興義市A小學的教師,隨機訪問30名,主要是了解教師對期望,對學生的期望以及期望影響的看法。另外也訪問了12名學生,了解學生是否能知覺到教師的期望。實習的時候,主要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訪談,也仔細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看他們在教師期望下的變化。</p><
42、p> 2.2小學教師期望普遍存在</p><p> 本次研究向興義市A小學三到六年級的學生發(fā)放了150份問卷, 最后收回問卷130份,回收率為87%,問卷收回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在訪談興義市某小學30名教師的過程中,主要利用課余時間,分別與他們聊天,交流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以及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訪談結束后記錄,最后進行整理、統(tǒng)計、分析。圖2.2是教師對學生抱有期望多少的情況。</p><p&
43、gt; 圖2.2教師對學生寄予期望的情況</p><p> 從圖2.2中可以看出,在調查的30名小學老師中,大部分老師對學生寄予高的期望,占有50%,有33%的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普遍較高,當然,也有17%的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偏低,顯然,教師期望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期望,都是因人而異的。對學生沒有期望,幾乎是沒有的。</p><p> 從訪談中可以了解到,很多教師都是根據學
44、生的行為表現及考試成績而形成對他們的期望,期望形成后,變化比較小。教師寄予學生的期望有高低之分,與之對應的就是會對高期望的學生偏心,重視他們的學習,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得到穩(wěn)步提升;但是對低期望的學生,則更多的是忽略,關心少,差別影響下,他們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成績也日漸趨下。低年級是教師對小學生期望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教師對學生影響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教師多關心學生,盡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知到老師對他們學習、能力以及情感的支
45、持,如此說來,就可以極大的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興趣。</p><p> 研究結果發(fā)現,教師期望的總體水平中等偏上,這說明當教師對學生產生特定的期望時,學生確實能夠知覺到教師細微的、無意識的期望和差別性行為,這與以往眾多研究結果相一致[]。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因教師而異。可以看出,教師期望也會受到學生因素的影響,教師比較偏重對學生的學習期望,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成績,學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教師也有所期望。小學教師的
46、期望,主要偏向于學生的學習要求,情感偏愛和能力支持,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對他們的期望,都是這三種主要部分的綜合,看學生而定,或多或少。 </p><p> 2.3小學生普遍知覺教師期望</p><p> 表2.3.1是本次訪談學生的基本情</p><p> 訪談是在三年級到六年級之間,分別從每個年級抽取三名學生,一共12名學生,6名男同學,6名女同學。在對學生
47、的交談過程中,很大部分學生都是仔細考慮之后才答題的。課堂上,小學生都喜歡積極回答問題,有不舉手或者不喜歡回答問題的,大部分是因為對提問的問題不理解或者是害怕回答錯了,會被嘲笑。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敢于向老師提出來,并積極配合老師,成績差的學生,大部分不認真聽課,遇到不懂的問題,也置之不理。很多學生都喜歡親切和藹的老師,特別是幽默風趣的,講課詳細有耐心的,而對于比較嚴肅的老師,學生心理會害怕。在學習方面,學生會有較大的動力是因
48、為受到家長及老師的影響,大部分學生覺得,教師把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講課生動有趣,就會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喜愛學習,考試成績也會慢慢提高。</p><p> 教師期望是普遍存在的,教師在對學生的熟悉了解的基礎上,建立對學生切實的期望,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就會在行為舉止上有所改變。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知覺到教師期望的多少是有限的,圖2.3.2是本次問卷調查中學生知覺教師期望情況的分析。</p>
49、<p> 2.3.2 學生知覺教師期望情況</p><p> 從圖2.3.2中可以看出,由于學生自身原因及外界因素,小學生知覺教師期望的能力是有限的,42%的學生能夠感知到教師傳遞給他們的期望;35%的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的期望,但是程度一般;較少知覺到教師期望的只有15%;只有8%的學生知覺不到教師的期望。由此可見,教師期望普遍存在的同時,學生也普遍知覺教師期望。</p><p&
50、gt; 可以清晰的看出,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多,彼此的了解加深,學生對教師期望感知的也比較多,從而就會增加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習興趣。學生的成就動機高,學習成績也會隨之慢慢增高。由此可見,教師的期望伴隨著每一個學生。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形成特定的期望,并施加到學生的身上,在這一期間,隨著學生的變化而不斷變更期望。學生也是通過接觸,感知到了教師的期望,并付諸行動,在學習上有所改變,從而影響學習。</p><p>
51、2.4 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關系</p><p> 為了充分了解在教師期望影響下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變化情況,我在調查之前,與所調查班級的班主任了解了該班的學習成績情況,并記錄了相關數據。介入調查之后,通過觀察法仔細觀察學生在教師期望教育影響下的變化情況,尤其是學業(yè)成績方面的情況,以此為基礎記錄數據并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看法。</p><p> 2.4.1 學習成績的基本情況</p
52、><p> 雖然教師期望多數存在于校園里,且大部分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期望,但是學生知覺到教師期望之后,是否在行為舉止上有所表現,努力地向老師期望的目標前進呢?沿著這一思路,我通過與負責指導我實習的鄧老師溝通交流,表明我的觀點,即希望通過觀察他們班在教師期望下的表現及考試成績,來做為我論文的數據分析。在調查之前,我通過鄧老師,獲得了該班上學期即2016年春季學期各階段考試的成績,并將數據進行了整理分析。圖2.4.1
53、是2016年春季學期成績分析情況。</p><p> 圖2.4.1 2016年春季學期學生學習成績情況</p><p> 圖2.4.1是我在進行調查之前對該班學生學習成績的基本了解情況,根據該班老師反映,這個班的插班生比較多,大家的學習基礎不一樣,所以成績一直不穩(wěn)定??梢悦黠@看出,在教師期望一般的情況下,該班的學習成績處于低分組的學生比較多,都占20%及以上;居于中間組占的比例較大,第
54、二次月考和期末考試都超過了一半的人數,最高的都占有56%;而處于高分組的比例則比較小,且不穩(wěn)定。換言之,該班學習成績居于中等偏下的學生較多,而居于成績優(yōu)秀的比較少,總體基礎較差,平均成績偏低。</p><p> 2.4.2 期望教育下的學習成績</p><p> 針對該班的基本情況,我與該班的各科老師進行了溝通交流,表明我的研究方向及目的,請求各科教師配合我并協(xié)助我進行試驗調查,老師們
55、都積極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表示會在課堂及其他與學生接觸的時候,積極向學生寄予較高的且符合實際期望,多贊美、表揚學生,指引學生主動學習,少訓斥、挑剔、忽略學生。在此基礎上,我也會仔細的觀察學生及老師的變化,尤其是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改變,并一一記錄下來。圖2.4.2是本次調查中針對學生知覺教師期望后受到影響的統(tǒng)計,關于該班級秋季學期各階段考試的成績分析。</p><p> 2.4.2學生成績情況</p>
56、;<p> 從圖2.4.2中可以看出,這一階段的學習中,在教師期望的影響下,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變化。首先,第一次月考中,高分組人數占的百度分比較低,只有22%,大多數學生居于中間組,低分組的人數高達38%。這一情況表明該班學生的成績普遍不高,優(yōu)秀學生少,而成績差的存在較多?;谶@一情況,該班主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的施加教師期望,鼓勵,夸贊學生,希望學生能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在接下來的第二次月考中,低
57、分組與高分組的百分比有了明顯的變化,到第三次月考時,這樣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通過觀察最后一次考試,也就是期末考試,我們驚訝地看到,在教師期望的影響下,高分組的比率從一開始的22%增長到了45%,翻了一倍!而低分組的則是直接下降到8%,中間組的雖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也是持續(xù)增多的??梢姡趯W生知覺到教師期望之后,教師期望會在一定程度上作用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推動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習進步。</p><p>
58、 對比圖2.4.1和圖2.4.2,不難發(fā)現,試驗前和試驗后差異顯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過觀察發(fā)現,教師在課堂上表揚學生,學生會得到很大的鼓舞,久而久之會建立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好;也有很多的學生,面對自己不喜歡的科目,漸漸的增加了興趣,對不懂的問題,更是積極向老師請教;遇到難題時,不少的學生會獨立思考,解決不了時,就會跟同學討論或者問老師……這些,都是孩子們的變化,潛移默化的。</p><p>
59、; 2.4.3 教師期望的形成</p><p> 世間萬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且有著一定的原因和結果的關系。這是一個循環(huán)反復的過程,既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又有所區(qū)分,各有特點。雖然教師期望作用于學生是一個復雜且循環(huán)的過程,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實現的。</p><p> 圖2.4.3是教師期望實現的過程。</p><p><b> →</b&
60、gt;</p><p><b> →→→→→→→</b></p><p> ↑ ↓</p><p><b> ←</b></p><p> 圖2.4.3教師期望的形成</p><p> 正如圖2.4.3所示,首先教師了解熟悉學生,
61、并對學生形成一定的貼近實際情況的期望,在與學生的來往過程中傳達給學生;學生在這一流程中,可以感受到或多或少的教師期望,但很大部分知覺到的是微小的期望。學生知覺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會因此在行為上有所表現,加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從而加入更多的精神練習,改變了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成績也會有所提升。當這些信息反饋給教師之后,教師會根據實際的情況,更改對學生的期望,希望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越學越好。與之相悖,如果學生無法知覺
62、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或者是知覺到教師對其較低的期望這類的,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就會降低,不愛學習,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等等,都會影響學習成績,讓成績在短時間內迅速下降,亦或者是提高不起來,遠遠落后于班級平均成績。教師期望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希望教師充分利用起教師期望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業(yè)成績。</p><p> 第三章 教師期望對小學生學業(yè)成績影響的原因分析
63、</p><p> 固然教師期望是普遍存在的,學生也基本上能夠感知到教師期望的存在,但是,教師期望是怎樣作用于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呢?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教師期望的形成中分析出來,教師期望有許多的積極作用與影響,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原因。</p><p> 3.1 教師期望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p><p> 形成教師期望的前提是建立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溝
64、通方面的,在此基礎上,便出現了影響教師期望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師與學生的不同特征。小學教師期望的特點,也是受教師因素的影響,所以才會不同的。學生是學校教學的主體,尤其是現在,學校教育中越來越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離不開的,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讓學生發(fā)揮主動作用,不但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而且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育的發(fā)展。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尤其是不同學生的性格了解,將自己的
65、期望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領悟并采取相對應的行動,積極主動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在學習上占據優(yōu)勢。所以,教師期望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從而推動學習的進步,提高了學業(yè)成績。</p><p> 3.2 教師期望能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p><p> 小學生年齡尚小,對社會的了解不夠深入,心理、生理等方面發(fā)展還不夠完善,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教師期望在這時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
66、師期望會給予他們積極的力量,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克服困難,積累豐富的人生經驗。</p><p>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期望給予了學生自信,讓學生更多的相信自己,克服弱小脆弱的心靈,造就了頑強的心理。因為有老師的支持與信任,在學習上,更是百折不撓,堅信一定能征服學習這座高峰。教師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期望便是一味良藥,在學生困頓迷茫的時候,“對癥下藥”,積極引導學生向上,向美好的未來前進。教師對學生的幫
67、助、信賴在一定程度上調節(jié)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學生喜愛老師,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上課認真聽課,積極配合老師,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這樣一來,學生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同時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慢慢的,學習成績也會有所提高,日積月累,就會有大的突破。</p><p> 3.3教師期望促進學生積極轉變</p><p> 由于小學生出發(fā)于不同的起跑線,學生在智力,動手能力,情感上都會有差異。這時,教師
68、對學生加以欣賞,夸贊,就會給學生走向積極的道路指明方向,轉化學習的方向,改變?yōu)榻處熛M暮脤W生。盡管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是普遍存在的,但在小學里,依然有一部分學生感受不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這很大部分原因來自于學生,大班上課中,有表現好的學生,也有表現不好的學生,差生,就是這樣,各種各樣的學生,在體會教師期望的時候,也會有所差異,并不在一個等級上??墒?,教師對待學生的期望是因人而異的,只要教師采用準確的方法對學生寄予期望,很多學生就會受到相應
69、的影響并有所改變,指導學生向積極的方面變化,努力學習,天天進步?,F實生活也是這樣的,大部分教師夸贊、表揚學生,這些學生的成績就不會太差,遇到問題時,也敢于向老師請教,在生活中,也是有禮貌,講文明的好學生。</p><p> 3.4 教師期望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p><p> 在小學課堂的教學過程,就是小學教師深情并茂的教,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橋梁,他們充
70、滿與其年齡相適應的活潑和可愛,同時也是很好動,愛玩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類優(yōu)點,展現教師的期望,賞識學生,贊美學生,讓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學會自強,自愛,這樣孩子們會對學習感興趣,,樂于學習,學習成績也就會順勢增長,迅速提高。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密切合作,共同研習,這樣很容易提高教學效率。可見,教師巧妙的運用教師期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小學生在課堂上,也會受益匪淺,在學習上也就更加用心了。 <
71、;/p><p> 第四章 重視教師期望提升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對策</p><p> 教師期望的形成以及學生知覺到教師的期望,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經過,也是一個非常繁瑣的流程。教師期望的實現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認識因素在其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功能。積極的教師期望,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自信,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此相反,消極的教師期望,會讓學生討厭學習,缺乏自信,不愛表現,教學效率也不高。所以,
72、在教師期望的實施過程中,注意一些細節(jié),還是非常必要的。</p><p> 4.1注重學生的差異性</p><p>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每一個學生都是有個性的,具有個體的差異,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的才能。另外,對待事物的看 法,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學生也會受到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影響,彼此會不同。對此,教師應該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對癥下藥,區(qū)
73、別對待,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形成與之相對應的教師期望,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感知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尤其是對學習的期待。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均衡對學生的期望,讓期望對學生學習有積極的影響,從而提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p><p> 4.2注重學生的主體性</p><p> 教學,就是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同時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讓期望教育在教學中能夠獲得
74、一定的收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時刻把學生當作主體,讓學生的主體位置體現出來,充分使用這一主體地位,盡量讓把學生的主體作用表現出來,將學生看作重中之重,是教師期望得以實施的關鍵。想要更好的實現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就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寄予合理的期望,盡量讓學生體會得到教師的期望,加強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對學習的趣味性,從而讓小學生各科的學習成績獲得進步。</p><p> 4.3注重期望的適度性<
75、;/p><p> 這里的“適度性”指教師在形成教師期望的過程中,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對學生合理的、正確的、靠譜的、積極的,可以實現的期望。積極的教師期望,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的自信,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此相反,消極的教師期望,會讓學生討厭學習,缺乏自信,不愛表現,教學效率也不高。貼近實際的教師期望,符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這樣,學生也比較容易感知到教師的期望,實現教師期望,也比較容易。教師應該與時俱進
76、,注重教師期望的適度性,期望不可過高,也不應過低,對學生的應貼近實際,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信心,增加學習的樂趣,對待學習,多點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學習成績也會隨之慢慢提高。</p><p> 4.4注意調整好情感</p><p> 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伴隨著教學過程的開始與結束。教師對學生多信任,夸贊,多支持他們的學習,學生就會信任老師,覺得老師親切,師生之
77、間的關系也會變得融洽,親近。這樣一來,就會為學生感知到教師的期望提供有利的條件,會為學生奠定感情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多相信學生,多夸贊,支持學生,多學生多一點愛,這樣,教師期望會更好實現,教學效果也會更加明顯。所以,調整好情感,對教師的期望是很重要的。</p><p> 4.5 學生應發(fā)揮主動性</p><p> 在期望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重視實施教師期望,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學
78、生才是教育的主角。現代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期望教育中,學生應該積極的配合老師。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假如學生厭惡學習,提不起興趣,這時,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的改變看法,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向好的方面看齊;當遇到難題時,應該迎難而上,敢于挑戰(zhàn),而不是畏縮不前,學會向老師尋求幫助。學生應發(fā)揮主動性,自主學習,在教師期望教育下,做一個自信,自強的人。</p><p> 4.6 學校與教育部門應積極推廣期望
79、教育</p><p> 學校,是每個學生上學和健康成長的地方,與此同時,也是教師作為園丁勤勞工作的地方。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教師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學習,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應該大力推廣期望教育,鼓勵教師及家長對學生寄予貼近實際的期望,多夸贊、表揚學生,積極信任學生,少批評,責罵學生;對于基礎不好的孩子,應該多一些耐心和幫
80、助,而不是忽略與嘲諷。相關的教育部門,也應該提倡期望教育,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步伐,給學校及教師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在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同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p><p><b> 研究不足與展望</b></p><p><b> 一、研究不足</b></p><p>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法、問卷法、訪談法
81、和觀察法,針對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關系展開相關方面的研究討論。在調查過程中,主要以興義市A小學為例,所以本文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在訪談與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收集資料的時候遇到一些困難,期望教育的研究,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因此,盡量收集更加有用的資料,是我在后續(xù)的研究中要做的事情,更好的把握學生與教師的特點,減小研究誤差,增加精確度,并且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讓教師期望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促進教育的發(fā)展,提高教學的質量。</p>
82、<p><b> 二、研究展望</b></p><p> 現今社會,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普遍受到國家的重視。教師期望也受到廣大學校的關注,本文主要研究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提升的關系,有效的利用教師期望,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的學習成績穩(wěn)步提升,培養(yǎng)各方面都有所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并且還可以融洽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加強雙方的交流與溝通。至
83、今,期望教育,也是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p><p><b> 參考文獻</b></p><p><b> 書籍類:</b></p><p> [1]Thomas L. Good,Jere E. Brophy,陶志瓊,王鳳等譯.透視課堂[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2.</p><p&
84、gt; [2]羅森塔爾,雅各布森.課堂中的皮格馬利翁——教師期望與學生智力的發(fā)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p><p> [3]戴海崎,張峰,陳雪楓.心理與教育測量[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p><p> [4]吳振東,李樹清,馬壯等.學前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p><p> [5]Jennif
85、er Willard,Stephanie Madon, Max Guyll,Richard Spoth, Lee Jussim. Self-efficacy as a moderat or of negative and positiv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effects: mothers’beliefs and children’s alcohol use.John Wiley & Sons ,
86、Ltd,2007.</p><p><b> 碩博論文類:</b></p><p> [1]Cantor J, Kester D, Miller A. Amazing Results! Teacher Expectations and Students Achievement(TESA) Follow-Up Survey of TESA-Trained Teach
87、ers in 45 States and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alifornia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0.</p><p> [2]范麗恒.初中教師期望效應:教師期望、教師差別行為及其與學生發(fā)展之系研究[D].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畢業(yè)論文,2006.</p>&
88、lt;p><b> 期刊類:</b></p><p> [1]王蕾.教師期望效應最優(yōu)化的策略.寧波大學學報[J].教育科學版.1999(4):12-16</p><p> [2]范麗恒.國外教師期望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6(3):646-648.</p><p> [3]Weinst,R.S.Perceptions of
89、 classroom process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Children views of self-fulling prophecies. Research on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89.</p><p> [4]徐君藩.教師期望效應的創(chuàng)始人及其富有傳奇色彩的實驗.福建師范大學學報[J].哲社
90、版.1988(3):131-137.</p><p> [5]于靜.淺談羅森塔爾效應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0-12. </p><p> [6]高占海,劉永恒.趙愛學.關于“羅森塔爾效應”的四個不等式[J].教書育人,2005(6):53-54.</p><p> [7]劉麗江,姚清如.教師期望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心理科學
91、[J].1996:06-08.</p><p> [8]王文娟.對教師期望效應的反思.現代教育科學[J].2009:12.</p><p> [9]Lane K L, Wehby J H, Cooley C. Teacher Expectations of Student’Classroom Behavior Across the Grade Span:Which Social Ski
92、lls Are Necessary for Success?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2006,72(2):153-167.</p><p> [10]王蕾.教師期望效應最優(yōu)化的策略.寧波大學學報[J].教育科學版.1999(4):12-16.</p><p><b> 網絡文章:</b></p><p
93、> [1]鄭海燕.初二學生知覺到的教師期望、自我價值感與目標趨向的價值研究[N].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3:16-22</p><p><b> 致謝</b></p><p> 四年的大學生涯猶如白駒過隙般,眼看就要接近尾聲了,我也將要離開熟悉的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在離別之際,我是非常不舍的,畢竟是待了四年的地方,就像交了四年的朋友,彼此之間,很熟悉,很
94、了解,很親密,有了深厚的感情。</p><p> 在此,我將致謝我的導師:xx教授,感謝他耐心、細心、認真的指導我們的論文寫作,感謝他將我從迷茫的少年訓練成優(yōu)秀的大學畢業(yè)生,一切感恩盡在不言中,我會銘記老師的好,謹記老師教誨。當然,畢業(yè)論文,也是我大學生活中最后一項重要的任務,謝謝xx老師,輔導我完成任務,點亮了我人生的另一盞燈。祝愿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天天開心,生活幸福美滿。</p>&l
95、t;p> 另外,我還要感謝我的父母、同學及朋友,真心感謝他們陪伴我度過大學這珍貴、難忘的四年,在這四年里,我笑過、哭過、拼過,當然也傻過,時間是寶貴的,但又是容易流逝的,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好好珍惜時間,帶著這份純真,努力找工作,好好奮斗,認真譜寫我的人生!</p><p><b> 附錄</b></p><p><b> 附錄一:</b&
96、gt;</p><p> 學生知覺教師期望問卷</p><p><b> 親愛的同學們:</b></p><p> 這是一份關于你所感知到的教師期望的調查問卷。請認真閱讀每一道題目,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如實地進行選擇。你的回答只反映你對相關問題的基本看法和認識,沒有對錯之分,但對我們的課題研究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對我們課題研究的大力支持
97、和鼓勵。該問卷所有問題右邊各標有從1到5的五個數字,分別代表: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不確定;4符合;5完全符合。</p><p> 個人信息:性別 班級 </p><p> 請大家在符合自己情況的數字上劃勾“√”,謝謝同學們合作!</p><p> 1.老師常常關心我的學習。
98、 1 2 3 4 5</p><p> 2.老師對我比較和藹。 1 2 3 4 5</p><p> 3.在我回答問題時,老師通常會看著我,經常點頭。 1 2 3 4 5</p><p> 4.在學習方面,我接受過老師很多
99、幫助。 1 2 3 4 5</p><p> 5.當我向老師請教時,老師會耐心的給我講解。 1 2 3 4 5</p><p> 6.在學習方面,老師會經常鼓勵我。 1 2 3 4 5</p><p> 7.上課時,
100、老師讓我起來回答問題的次數比其他同學少。 1 2 3 4 5</p><p> 8.當我在課堂上回答不出問題或答錯時,老師總是批評我。 1 2 3 4 5</p><p> 9.老師常常會對我的表現產生失望的表情。 1 2 3 4 5</p><p> 10.在學習生活中,老師
101、對我嚴格要求。 1 2 3 4 5</p><p> 11.我常常感到老師對我的學習寄予很高的期望。 1 2 3 4 5</p><p> 12.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老師會留出時間讓我獨立思考。 1 2 3 4 5</p><p> 13.當我在課堂上表現
102、好時,老師會給予我表揚。 1 2 3 4 5</p><p> 14.我覺得老師不重視我,忽略我。 1 2 3 4 5</p><p> 15.老師常常會推薦我去參加各種活動或比賽。 1 2 3 4 5</p><p> 16.
103、老師會認真聽取我提出的關于學習的建議。 1 2 3 4 5</p><p> 17.老師在學業(yè)上對我的要求比大多數同學要求都高。 1 2 3 4 5</p><p> 18.回答問題錯誤時,老師會向我解釋錯誤的原因,教我改正。 1 2 3 4 5</p><p> 19.我的作業(yè)常常
104、得到老師的稱贊。 1 2 3 4 5</p><p> 20.老師相信我能夠學得更好。 1 2 3 4 5</p><p><b> 附錄二:</b></p><p><b> 訪談提綱(學生卷)</
105、b></p><p> 學校 年級 性別 </p><p><b> 同學你好:</b></p><p> 因研究需要,我們需要得到你的幫助。我們將詢問一些你對于教師的認識問題。這些問題只作為研究使用,我們鄭重承諾:我們會為你保密,其
106、他任何人(包括學校領導、老師、家長)都沒有機會看到你的答案,問題不記名回答,答完后我們直接回收,請老師們放心作答,謝謝你的支持。</p><p> 下面的題目老師對學生的期望有關,老師的期望就是老師對我們每位同學的學習、生活、品格紀律等方面抱有的期望。此處的期望專指教師對學生學習方面的期望。</p><p> 1. 你為什么不喜歡積極回答問題?</p><p>
107、 2. 你喜歡學習嗎?喜歡老師嗎?</p><p> 3. 你能感知到老師對你的期望嗎?</p><p> 4. 你希望教師在日后的教學中有什么改變嗎? </p><p> 5. 你認為自己的學習動機是什么?</p><p><b> 訪談提綱(教師卷)</b></p><p> 學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畢業(yè)論文終稿-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提升的關系研究——以興義市a小學為例
- 畢業(yè)論文終稿-教師期望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提升的關系研究——以興義市a小學為例
-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教師期望知覺、學業(yè)情緒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
- 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教師期望知覺、學業(yè)情緒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pdf
- 畢業(yè)論文--淺析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影響
- 5961.小學生班級氛圍、學業(yè)情緒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
- 小學生心理素質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的研究.pdf
- 教師期望、學業(yè)自我概念、學生感知教師支持行為與學業(yè)成績之間的關系研究.pdf
- 小學生家庭支持、學習投入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pdf
- 小學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感知教師期望與學習成績關系的研究.pdf
- 小學生課堂參與、自我概念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pdf
- 農村寄宿制小學生焦慮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pdf
- 小學生自我意識狀況及其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pdf
- 小學生同伴接納、教師接納、學業(yè)成績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pdf
- 父母陪伴與小學生自我意識和學業(yè)成績的關系.pdf
- 農村小學生學業(yè)情緒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性研究.pdf
- 父母教育卷入、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學業(yè)情緒與小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pdf
- 小學生數學觀及其與學業(yè)成績的相關研究.pdf
- 銀川地區(qū)小學生成就目標、學業(yè)求助現狀及其與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pdf
- 41439.小學生體力活動、執(zhí)行功能與學業(yè)成績關系的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