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ompany Logo,腸桿菌科細菌,主講:戈紅雨 2013-1-28,Company Logo,革蘭氏陰性菌(Gram-negative),革蘭氏陰性菌泛指革蘭氏染色反應呈紅色的細菌。在革蘭氏染色實驗中,首先添加了結晶紫(crystal violet),再添入另一種復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紅(safranin)),從而將所有的革蘭氏陰性菌染成紅色或粉色。通過這種測試我們可以區(qū)分兩種細胞壁結構不同的細菌。革蘭氏陽性菌在反應后的除色溶液
2、中將呈現(xiàn)龍膽紫的顏色。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含量高。當用乙醇處理時,脂類物質溶解,細胞壁通透性增強,使結晶紫極易被乙醇抽出而 脫色;再度染上復染液番紅的時候,便呈現(xiàn)紅色了。,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ompany Logo,,革蘭氏陰性菌的病原能力通常與其細胞壁組成相關,具體說來有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又稱為LPS或者內毒素(endotoxin))層。
3、在人體中,LPS可以激發(fā)一種固有免疫反應(innate immune response)這種反應是通過細胞素制造和免疫系統(tǒng)活化等來描述其特征的。比如,紅腫就是細胞素產(chǎn)生并釋放導致的。因為脂多糖在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墻表皮,所以大多數(shù)或舊型抗生素都不能有效抑制此類細菌。,Company Logo,,,周質,Company Logo,,胞質膜(Cytoplasmic membrane): 存在于細胞質中各膜結合細胞器中的膜,包括核膜、內質網(wǎng)膜
4、、高爾基體膜、溶酶體膜、線粒體膜、葉綠體膜、過氧化物酶體膜等。 肽聚糖薄層,比革蘭氏陽性菌要薄得多 外層膜(outer membrane),是在肽聚糖層之外的膜,內含有脂多糖,核糖,O抗原 外層膜中還有孔蛋白,允許特定的分子通過 周質(periplasmic space): 指肽聚糖層和外層膜之間的空間 S層直接與外層膜相連,而非肽聚糖層 如果有鞭毛,表毛有四個支撐環(huán)而不是兩個 沒有磷壁酸(teichoic acids)或
5、者脂磷壁酸 多糖骨架上有脂蛋白 大多數(shù)革蘭氏陰性菌中含有胞壁質脂蛋白(Braun's lipoprotein),其作用為通過共價鍵連接外層膜和多糖,Company Logo,腸桿菌科,分布:是一大群寄居在人類和動物腸道中、生物學性狀近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可隨人和動物排泄物廣泛分布于土壤、水和腐物中。其中部分為致病菌,如:沙門菌屬、志賀菌屬等;而多數(shù)為腸道正常菌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致病,故稱為條件致病菌。 致?。赫>?
6、-條件致病菌--致病菌、引起多器官、多組織的病變。種類:腸桿菌科、種類眾多,30個菌屬、120多個菌種。,Company Logo,,,,,,,Company Logo,包括——埃希菌屬——志賀菌屬——沙門菌屬——耶爾森菌屬——腸桿菌屬——變形桿菌屬——克雷伯菌屬——摩根菌屬——枸櫞酸菌屬——腸桿菌屬——沙雷菌屬——普羅2wei,腸道正常菌群條件致病菌醫(yī)院感染,,,,,,,,,Company Logo,形態(tài)
7、染色相似 革蘭陰性桿菌 (兩端鈍圓,無芽胞。多數(shù)細菌有周身鞭毛,能運動,個別細菌有莢膜。多數(shù)細菌有菌毛。本科細菌為需氧和兼性厭氧菌,營養(yǎng)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各種細菌菌落大小相似,直徑2~3μm。) 2. 培養(yǎng)特性相同 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 3. 生化反應活潑 發(fā)酵葡萄糖,氧化酶陰性,觸酶陽性,還原硝酸鹽為亞硝酸鹽,O/F試驗為發(fā)酵型。4. 抗原構造復雜5. 抵抗力弱 6. 易變異,返回,腸桿菌科的共同
8、特性,Company Logo,O-F試驗,Company Logo,氧化酶試驗陽性:紫紅色 陰性:無色,Company Logo,硝酸鹽還原試驗陽性:紅色 陰性:淡黃色,Company Logo,4、抗原構造復雜,,,,,,,,鞭毛抗原(H),菌體抗原(O),,K或Vi抗原,,,Company Logo,O抗原耐熱,100 ℃不被破壞。是腸道桿菌血清學分型和分群的主要抗原、如大腸桿菌O157,霍
9、亂弧菌O139。IgM型抗體,凝聚反應0抗原可分三部分:①多糖側鏈,腸桿菌科細菌具有不同的糖成分,多糖的排列也不相同,決定了0抗原的特異性;②核心部分,包括外核心區(qū)、骨架和核心糖脂,腸桿菌科的核心部分相同;③類脂A,與內毒素有關,可引起與內毒素血癥相同的發(fā)熱、炎癥和血液動力學改變的各種臨床表現(xiàn)。,抗原結構: O抗原、H抗原、表面抗原,Company Logo,H抗原:即細菌的鞭毛蛋白;不耐熱,60℃ 30分鐘即被破壞;其特異性
10、取決于多肽鏈氨基酸的組成、排列順序和空間構型IgG型抗體H抗原可能與細菌在尿路中的播散有關。多數(shù)腸桿菌科細菌表面有菌毛,為一種蛋白成分,與細菌對粘膜表面的粘附能力有關表面抗原不耐熱,60℃ 30分鐘即被破壞;可阻斷O抗原與相應抗體的結合。莢膜抗原能抑制細菌與0抗血清的凝集,并可促使細菌易于粘附于粘膜表面,與細菌的侵襲力有關,如:大腸桿菌的Ki抗原和傷寒桿菌的Vi抗原。,Company Logo,易變異,溶源性轉換,生化反應性
11、變異,,通過,引起,耐藥性變異,毒力性變異,轉導,接合,,,自發(fā)突變,Company Logo,腸桿菌科與其它革蘭陰性桿菌區(qū)別,Company Logo,臨床意義,致病物質所致疾病,Company Logo,菌毛或菌毛樣結構莢膜或微莢膜外膜蛋白內毒素外毒素,致病物質,Company Logo,所致疾病,腸道感染 腹瀉、食物中毒、旅行者腹瀉、腸熱癥腸道外感染 (志賀菌除外)
12、 泌尿道感染、肺炎、腦膜炎、傷口化膿、菌血癥等,Company Logo,治療,在尚未有病原學報告時, 對泌尿道感染和腹膜炎--可按革蘭氏陰性桿菌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 對肺炎和敗血癥者--需兼顧革蘭氏陰性和陽性菌。氨基糖苷類和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有較長的抗生素后效應,與內酰胺類連用可增強抗菌活性,延長抗菌作用時間,有利于感染組織內獲得有效的藥效濃度。,Company Logo,Company Logo,腸桿菌科:革蘭氏染色陰性、觸
13、酶陽性、 氧化酶陰性、硝酸鹽還原試驗陽性。定屬和定種試驗:KIA(K/AH2S-或A/AH2S-)IMViC(++--)MIU(-+-或++-)多價血清和單價血清的凝集試驗,確定血清型。致病性大腸桿菌:ETEC-毒素EIEC-侵襲力試驗。,埃希菌屬鑒定,Company Logo,大腸埃希菌,大腸埃希菌(E.coli)是埃希菌屬典型代表。分布:嬰兒出生后數(shù)小時即進入腸道,并終生伴隨,是人體腸道正常菌群的
14、重要構成菌。A:分解代謝產(chǎn)物,抑制痢疾桿菌等致病菌的生長 B:合成 ViB、ViK等,供人體吸收利用。 C:天然抗原,致病:正常菌群------------腸道外感染 特殊菌株------------腸道內感染,Company Logo,,形態(tài)特征培養(yǎng)特性生化反應抗原結構,細菌特性,,Company Logo,G— 小桿菌,有鞭毛、菌毛、多數(shù)菌株有多糖微莢膜。發(fā)酵多種糖類,產(chǎn)酸并產(chǎn)氣,大部分菌株迅速
15、發(fā)酵乳糖,但引起腸內感染的菌株(致病性大腸桿菌)不發(fā)酵或緩慢發(fā)酵乳糖;在腸道鑒別培養(yǎng)基上呈現(xiàn)有色菌落;IMViC++--,脲酶試驗陰性、硫化氫試驗陰性。三種抗原,血清型表示式-------- O:K:H O111:K58:H2,生物學性狀,Company Logo,大腸埃希菌革蘭染色,大腸埃希菌電鏡圖,Company Logo,大腸埃希菌菌落特征(血平板),大腸埃希菌菌落特征(MAC),Company Logo,
16、大腸埃希菌KIA(AA+-)MIU(++-),Company Logo,大腸埃希菌IMViC試驗(++--)右側為對照(--++),Company Logo,大腸埃希菌抗原結構,Company Logo,標本 腸外感染:尿液;膿液;血液 腸道感染:糞便 分離培養(yǎng) 計數(shù)培養(yǎng)
17、 純培養(yǎng)形態(tài)學檢查 生化反應 毒素檢測 血清學試驗 報告結果,,,,,,,,,,,,大腸埃希菌檢驗程序,Company Logo,在環(huán)境和食品衛(wèi)生學上,常被用作糞便污染的檢測指標,≤ 3個大腸菌群/1L飲水≤ 100個細菌總數(shù)/1ml飲水,衛(wèi)生學指標,大腸菌群指數(shù),,每1000ml水中大腸菌群數(shù),我國的衛(wèi)生標準:,細菌總數(shù),,每1ml或1g樣品
18、中細菌總數(shù),,,Company Logo,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實驗中,重要的實驗材料和研究對象,也是重要的實驗材料和研究對象,Company Logo,致病物質,侵襲力 菌毛、K抗原內毒素腸毒素 耐熱腸毒素(ST) 不耐熱腸毒素(LT),Company Logo,腸道外感染-------機會性感染以化膿感染最為常見:泌尿系統(tǒng)感染、傷口感染、腹膜炎、闌尾炎、膽囊炎。 在嬰兒、老年人:敗血癥、
19、腦膜炎。腸道內感染---------腹瀉腸產(chǎn)毒性大腸桿菌(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EIEC)腸致病性大腸桿菌(enteropathogenic E. coli EPEC)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腸集聚型大腸桿菌(enteroaggregative E
20、. coli EAggEC),致病性,Company Logo,引起腹瀉的大腸埃希菌,,,菌株,,作用,,部位,,疾病與癥狀,,致病機制,,,,,,,,,,,,,,,,,,,ETEC6、8、15、25、27、78、148、159,,小腸,,旅行者腹瀉,,嬰幼兒腹瀉,,水樣便,惡心,嘔吐,腹,痛,低熱,,LT,和(或),ST,腸毒素,大,量分泌液體和電解質,,,,,,,,,,,,,,,,,,,,,,,,,,,,,,,,,,EIEC
21、28ac、29、112ac124、136、143。。。,大腸,,水樣便,少量血便,,腹痛,,發(fā)熱,,質粒介導侵襲和破壞結腸粘,膜上皮細胞,,EPEC2、55、86、111、114、119、125-128、142、158,小腸,,嬰兒腹瀉,,水樣便,惡心,,嘔吐,發(fā)熱,,粘附和破壞上皮細胞,,EHEC157、26、111,大腸,,水樣便,大量出血,劇烈,腹痛,低熱或無,可并發(fā),HUS,、血小板減少性紫癜,,SLT,-,I,或,
22、SLT,-,II,,中斷蛋白質,合成,,EAggEC42、44、3、86,,小腸,,嬰兒,持續(xù)性,腹瀉,,嘔吐,,脫水,低熱,,集聚性粘附上皮細胞,阻止,液體吸收,,,,,,,,,,,,,,,,,,,Company Logo,,ETEC 粘 定居因子(colonization factor) 附 又稱粘附素(adhesin) 是細菌的特殊菌毛
23、 CFAⅠ/CFAⅡ ( colonization factor antigenⅠ,Ⅱ) 小腸粘膜——以免被腸蠕動、腸分泌液所清除 釋 放 腸毒素 由細菌的質粒DNA編碼 不耐熱腸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 65℃30分鐘失去活性 耐熱
24、腸毒素(heat stable enterotoxin,ST) 100℃加熱20分鐘仍不被破壞,,,,1. 腸產(chǎn)毒性大腸桿菌 (ETEC),Company Logo,不耐熱腸毒素(LT) B亞單位—— 受體:腸粘膜上皮細胞膜 表面的GM1神經(jīng)節(jié)苷脂 A亞單位(毒性活性部分) 穿越細胞膜 活化
25、 腺苷環(huán)化酶 ATP cAMP 水、電解質紊亂 腹瀉,,,,,,,,Company Logo,LT 檢測( CHO細胞培養(yǎng)),Company Logo,臨床癥狀:輕度腹瀉/嚴重的霍亂樣癥狀 是嬰幼兒和旅游者腹瀉的重要病原菌,,耐熱腸毒素(ST) 鳥苷環(huán)化酶 GTP cGMP水、電解質紊亂
26、 腹瀉,,,,,,,Company Logo,ST檢測(乳鼠灌胃試驗),Company Logo,2、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 無外毒素---腸毒素,但有強的侵襲力(類似痢疾桿菌) 定位于結腸 侵入腸粘膜上皮細胞,生長繁殖,產(chǎn)生內毒素。 破壞細胞形成炎癥和潰瘍, 引起腹瀉,呈膿血便 ,有里急后重,
27、 臨床癥狀酷似志賀菌感染,主要侵犯較大兒童、成人。,,,,Company Logo,是嬰兒腹瀉的主要病原菌;不產(chǎn)生腸毒素;也無侵襲力;但能粘附小腸粘膜上皮細胞,在小腸黏膜表面大量繁殖,破壞微絨毛,導致刷狀緣破壞,絨毛萎縮,上皮細胞結構、功能受損,干擾細胞的再吸收,造成嚴重腹瀉,嚴重者可致死;最近報導,可產(chǎn)生類志賀毒素。,3、腸致病性大腸桿菌( EPEC),Company Logo,亦稱為Vero毒素大腸埃希菌主要血清
28、型:O157:H7主要毒力因子:菌毛——質粒編碼,介導細菌與腸粘膜細胞結合。志賀樣毒素(Shiga-like toxin,SLT) ——噬菌體編碼 ——細胞毒素主要臨床癥狀: 出血性結腸炎、伴以劇烈腹痛、血便。輕重不一。10%小于十歲患兒,有嚴重并發(fā)癥,死亡率高,4、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Company Logo,E. coli O157:H7 – induced hemorrhagic c
29、olitisin a three-year-old girl,Company Logo,5、腸集聚性大腸埃希菌,質粒編碼粘附素、使細菌吸附在腸粘膜細胞表面。分泌腸毒素、導致腸液大量分泌。嬰兒水樣腹瀉。,Company Logo,治療,,Company Logo,能分解葡萄糖,產(chǎn)酸不產(chǎn)氣,不分解乳糖,除宋內志賀菌,第二節(jié) 志賀菌屬 shigella,是人類細菌性痢疾最為常見的病原菌,,通稱痢疾桿菌dysentery b
30、acteria,,無鞭毛,有菌毛,生化反應,低于其他腸道桿菌,對酸敏感,形態(tài),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Company Logo,志賀菌O抗原---------分類、4群44個血清型 菌種 群 型 亞型 痢疾志賀菌 A 1~10 8a,8b,8c 福氏
31、志賀菌 B 1~6, 1a,1b,2a,2b X,Y變種 3a,3b,4a,4b 鮑氏志賀菌 C 1~18宋內志賀菌 D
32、 1K抗原-----------與分類無關。中國福氏志賀菌多見。,,,,抗原構造及分類,Company Logo,,致病性,,傳染源:患者和帶菌者,,,,,糞—口傳播,,,,感染灶局限于結腸粘膜層,一般不入血,,,,,,病后免疫期短,也不鞏固,Company Logo,志賀菌屬,Company Logo,,致病物質,1、侵襲力:,菌毛—有利于菌粘附至腸粘膜,2、毒 素:,內毒素腸粘膜通透性升高→毒素吸收→
33、發(fā)熱、神志障礙、休克破壞腸粘膜→炎癥、潰瘍、膿血粘液便腸壁植物神經(jīng)→腸蠕動失調、痙攣→腹痛、里急后重內毒素血癥,外毒素(A群Ⅰ、Ⅱ型) 志賀毒素 ST(VT)有3種毒性,與內毒素協(xié)同作用,加重局部和全身癥狀,,,,局部(腸壁)全身,Company Logo,致病過程:志賀菌—痢疾 糞—口傳播(傳染源:病人/ 帶菌者) 潛伏期 10-200個細菌即使人感
34、染 1-3天 突破人體防御能力 ①胃酸② 正常菌群拮抗作用 ③局部免疫作用(SIgA)
35、大腸部位 侵入 侵襲力(菌毛) 粘膜上皮細胞(生長繁殖,形成感染灶),,,Company Logo,內毒素、外毒素 壞死、脫落粘膜組織 局部刺激 進入血流粘液、 1、腸功
36、能紊亂 發(fā)熱、WBC細菌、 痙攣、腹痛 脫水、酸中毒炎性細胞、 大便次數(shù)增多 微循環(huán)衰竭血液 里急后重 中毒性腦炎 2、腸壁通透性增 DIC
37、 促進毒素吸收 腹瀉 中毒性菌痢,,,,,,,,,死亡率高,Company Logo,,所致疾病,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典型:發(fā)熱、腹痛、膿血粘液便、里急后重急性非典型:易誤診,導致帶菌和慢性 中毒性痢疾:小兒慢性細菌性痢疾:病程遷移兩個月以上帶菌者,,,,Company Logo,腸桿菌科:革蘭氏染色陰性、觸酶陽性
38、、 氧化酶陰性、硝酸鹽還原試驗陽性。定屬和定種試驗:KIA(K/AH2S-)IMViC(-+--或++--) MIU(-+-或---)多價血清和單價血清的凝集試驗,確定血清型。,志賀菌屬鑒定,Company Logo,,預防: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鏈霉素依賴株活疫苗(Sd),治療:易引起耐藥性,聯(lián)合用藥,Company Logo,其中許多為人畜共患病,第三節(jié) 沙門菌屬(Salmonel
39、la),一大群人與動物腸道中的寄生菌,菌群菌型甚多,僅少數(shù)對人致病,,,,Company Logo,生物學性狀,生化反應:不發(fā)酵乳糖 發(fā)酵葡萄糖產(chǎn)酸產(chǎn)氣 (傷寒沙門菌外),Company Logo,沙門菌屬,Company Logo,O-Ag: ①LPS成分、耐熱;②共同抗原;③0.1%石碳酸不破壞;④TI-Ag、產(chǎn)生
40、IgM。H-Ag:①蛋白質、不耐熱;②特異抗原;③0.1%石碳酸破壞;④TD-Ag、產(chǎn)生IgG。Vi-Ag: ①多糖成分,性質不穩(wěn)定;② 位于菌體表面;③ 抵抗吞噬,毒力抗原(Virulence);④ 阻止O-Ag與相應Ab的體內外結合;⑤ 檢測抗Vi-Ag的抗體,篩選帶菌者。,傷寒桿菌的抗原構造,Company Logo,,傷寒、希氏沙門菌的表面抗原與毒力有關,Vi抗原,抗原性弱,刺激機體產(chǎn)生短暫低效價抗
41、體伴隨活菌一起存在,測定Vi抗體有助于檢出帶菌者,,因為,,所以,,本質,Company Logo,1、致病物質:,致病性與免疫性,侵襲力:侵襲素、 Vi抗原,毒 素:,內毒素外毒素----腸毒素(鼠傷寒沙門菌),2、所致疾病:,傷寒副傷寒----腸熱癥敗血癥胃腸炎(食物中毒)(無癥狀帶菌者),Company Logo,,,,致病過程:傷寒桿菌,Company Logo,,,Company Logo,,,,,,Compa
42、ny Logo,特異性抗體升高,作用于細胞外細菌特異性細胞免疫加強,TD細胞釋放淋巴因子,激活Mφ,使 其活性增強,有效殺滅Mφ內的傷寒桿菌。( TC細胞殺傷 細菌感染的靶細胞?)抗傷寒桿菌O-Ag的抗體(IgM): 抗傷寒桿菌H-Ag的抗體(IgG):帶菌者 恢復期帶菌者:恢復后3周----3月 長期帶菌者:≥3月傷寒的痊愈指標: 膽囊、
43、膽汁細菌培養(yǎng)陰性。,,,恢復期(第3W以后),Company Logo,膽囊-----腸道-------糞排菌皮膚----血栓出血--玫瑰疹腎-----尿肝脾-----腫大骨髓,傷寒和副傷寒的致病過程,傷寒沙門和甲型副傷寒桿菌、肖氏沙門菌、希氏沙門菌,小腸上部粘膜,腸系膜淋巴結,固有層淋巴結,進入血液,再次進入血液,,,,,,第一次菌血癥,第二次菌血癥,Company Logo,3、免疫性,細胞免疫免疫力牢固,Company
44、Logo,微生物學檢查,查病原,標本,SS平板,生化反應,血清學鑒定,,,,Company Logo,微生物學檢查法:傷寒桿菌,Company Logo,因病程不同采取不同標本 血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
45、 血液Ab
46、 糞
47、便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 尿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 發(fā) 病 時 間,,,,,,,,,,,,,,,,,,,,,,,Company Log
48、o,微生物學檢查,血清學診斷,,1、肥達試驗,原理:用已知傷寒沙門菌O、H抗原,以及引起副傷寒的甲型副傷寒沙門菌、肖氏沙門菌和希氏沙門菌H抗原的診斷菌液與受檢血清作定量凝集試驗,測定受檢血清中有無相應抗體及其效價的試驗。用途:輔助診斷傷寒,副傷寒,Company Logo,原理:定量凝集反應 已知傷寒桿菌O-Ag 傷 寒 桿 菌 H-Ag + 病人血清 甲型副傷寒桿菌H-Ag
49、 乙型副傷寒桿菌H-Ag 檢測——相應Ab的有/無、含量。,,,,血清學試驗——Widal test,Company Logo,結果判定:正??贵w水平 O凝集價<1∶80;H凝集價<1∶160O-Ab H-Ab 傷寒早期或有交叉反應的其它沙門菌感染O-Ab H-Ab 傷寒急性期O-Ab
50、 H-Ab 傷寒恢復期O-Ab H-Ab A:傷寒愈后期 B:曾患傷寒桿菌 C: 預防接種疫苗輔助診斷 :A:O凝集價≥1∶80;H凝集價≥1∶160 B:2次檢測凝集價遞增≥ 4倍或以上,,,,Company Log
51、o,防治原則 口服減毒活疫苗(Ty21a),帶菌者檢查:,Vi-Ab的效價 ≥ 1∶10,反復糞便培養(yǎng)。,TYPHOID MARY,3w-3m3m-12m>1y,Company Logo,附:其他沙門菌的致病性,傷寒:由傷寒桿菌引起。副傷寒:由副傷寒桿菌引起,臨床癥狀與傷寒相似,但較輕。敗血癥腸炎型(食物中毒):最常見的沙門菌感染:鼠傷寒沙門、豬霍亂沙門、腸炎沙門菌潛伏期6-24小時;主要
52、癥狀: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常為集體性食物中毒。,Company Logo,志賀菌屬(Shigella): 人類細菌性痢疾最為常見的病原菌 通稱痢疾桿菌(dysentery bacteria)沙門菌屬(Salmonella): 引起腸熱癥---- 傷寒、副傷寒 食物中毒 敗血癥,Company Logo,一、生物學性狀,志 賀 菌有菌毛不分
53、解乳糖無鞭毛(動力-)分解葡萄糖 產(chǎn)酸不產(chǎn)氣不產(chǎn)生H2S,沙 門 菌有菌毛不分解乳糖周身鞭毛(動力+)分解葡萄糖 產(chǎn)酸產(chǎn)氣(傷寒桿菌不產(chǎn)氣)大多產(chǎn)生H2S,Company Logo,flagella,Company Logo,,志 賀 菌 沙 門 菌,致病部位: 大腸 不侵入血流致病物質:侵襲力:菌毛 粘附上皮細胞侵襲 侵入結腸粘膜
54、上皮細胞,繁殖、擴散,形成感染病灶內毒素外毒素:ST,致病部位: 小腸 侵入血流,引起 菌血癥 致病物質:侵襲力 菌毛 鞭毛 穿越小腸粘膜達皮下組織 Vi抗原 抵抗吞噬細胞的殺傷內毒素腸毒素,二、致病性,Company Logo,細菌性痢疾腸道癥狀:有 不侵入血流全身中毒癥狀: 中毒性痢疾血象 WBC ?膿血粘液便,糞便是唯一的標本以局部體液免疫, --- SI
55、gA為主,所致疾病——臨床癥狀的差異,傷寒腸道癥狀:有 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癥全身中毒癥狀:有 尚影響肝、腎、脾、膽等器官。血象 WBC? ? 嗜酸性粒細胞? ?除糞便外,血液、骨髓、尿液、膽汁均可分離到細菌。以細胞免疫為主,病后獲牢固免疫力,Company Logo,其他腸道桿菌,,克雷伯菌屬--------醫(yī)源性感染的重要細菌,變形桿菌-----條件致病菌食物中毒多形性
56、 遷徙生長現(xiàn)象分解尿素外斐試驗,Company Logo,空腸彎曲菌 幽門螺桿菌銅綠假單胞菌流感嗜血桿菌百日咳鮑特菌嗜肺軍團菌氣單胞菌屬產(chǎn)單核細胞李氏菌,,革蘭陰性無芽胞桿菌,Company Logo,彎曲菌屬 (Campylobacter),空腸彎曲菌(C.jejuni),Company Logo,生物學特性,革蘭陰性形態(tài)細長,呈弧形、螺旋形、S形或海鷗狀單鞭毛,運動活潑無芽胞,無莢膜微需氧,42
57、℃能生長,營養(yǎng)要求高抵抗力較弱,Company Logo,致病性,產(chǎn)生細胞毒素和一種不耐熱腸毒素 散發(fā)性細菌性腸炎病程5~8d,自愈,Company Logo,診斷與防治,糞便標本涂片、鏡檢主要是注意飲水和食品衛(wèi)生,Company Logo,螺桿菌屬(Helicobacter),幽門螺桿菌(H.pylori),最適溫度:37℃ 不能生長:42 ℃,25 ℃,Company Logo,生物學特性,在胃粘膜粘液層中常呈魚
58、群樣排列,傳代培養(yǎng)可變?yōu)闂U狀或球型。微需氧菌,營養(yǎng)要求高,需血液或血清菌落:細小、針尖、半透明脲酶、氧化酶、過氧化氫酶豐富,Company Logo,Company Logo,幽門螺桿菌與人類B型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胃癌等密切關系確切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呈弧形、S形微需氧尿素酶豐富,分解尿素釋放氨-----------抵抗胃酸 也是鑒別依據(jù)之一幽門螺桿菌對胃酸敏感,但能在
59、胃中生長,原因:定居在胃粘液層中分解尿素釋放氨-----------抵抗胃酸,緩沖PH運動活潑機體胃酸低下,Company Logo,Company Logo,幽門螺桿菌與疾病,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胃粘膜相關淋巴樣組織(MALT)淋巴瘤,,,Company Logo,診斷與防治,診斷:直接涂片鏡檢 快速脲酶分解試驗 血清學診斷 分子生物學技術防治:重組脲酶幽門螺桿菌疫苗,Co
60、mpany Logo,腸道桿菌生化反應,乳糖 葡萄糖 動力 硫化氫 尿素酶大腸桿菌 + - -痢疾桿菌 - + - - - 傷寒桿菌
61、 - + + +/- -副傷寒桿菌 - + + -變形桿菌 - + +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腸桿菌科的細菌
- 產(chǎn)esbls腸桿菌科細菌感染的治療
- 產(chǎn)超廣譜酶腸桿菌科細菌感染
- 腸桿菌科細菌外排泵TolC功能研究.pdf
- 腸桿菌科
- 腸桿菌科細菌產(chǎn)KPC酶的檢測研究.pdf
- 腸桿菌科細菌KPC碳青霉烯酶的研究.pdf
- 碳青霉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耐藥機制研究.pdf
- 腸桿菌科細菌替加環(huán)素耐藥機制研究.pdf
- 腸桿菌科ppt課件
- 腸桿菌科 ppt課件
- 攜帶β-內酰胺酶腸桿菌科細菌的耐藥分子機制研究.pdf
- 30340.腸桿菌科細菌質粒介導喹諾酮耐藥機制研究
- 呼吸科病房腸桿菌科細菌耐藥性分析及產(chǎn)esbls菌株的檢出
- 可疑流行碳青霉烯耐藥腸桿菌科細菌耐藥機制探索.pdf
- 腸桿菌科細菌對炭青霉烯的耐藥性分析.pdf
- 產(chǎn)ndm-1泛耐藥腸桿菌科細菌感染診療指南(試行版)
- 碳青霉烯類不敏感腸桿菌科細菌耐藥及傳播機制研究.pdf
- 腸桿菌科細菌對碳青霉烯類藥物耐藥機制的研究.pdf
- 腸桿菌科細菌產(chǎn)AmpC酶的檢測及其耐藥性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