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腫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其心理干預研究概述綜述報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李敏、王佩玲、王松,我國腫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其心理干預研究概述,目錄,,心理干預的概念,腫瘤的概念,研究背景,心理社會因素與腫瘤的關系,腫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目錄,,不足之處,心理干預對腫瘤患者治療的影響,心理干預的措施,參考文獻,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隨著社會環(huán)境和各種因素的刺激,腫瘤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最常見的心身疾病。惡性腫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關。一方面,惡性腫瘤的診斷對患者的精神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導

2、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另一方面這些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又可對患者的治療與康復產生不良影響,并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加重某些軀體癥狀如疼痛、疲勞等,給病人及家庭帶來痛苦。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患者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研究背景,隨著我國現(xiàn)代醫(yī)學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患者對生命質量的不斷提高,心理干預在臨床護理中逐漸體現(xiàn)出重要地位,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加強對腫瘤患者心理干預,保持積極、美好的心態(tài),增強求生

3、、拼搏意志,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提高生命和生活質量。,腫瘤的概念,腫瘤的概念,腫瘤是一種多病因、多效應、迄今病因病機尚不清楚的疾病, 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是機體在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 體內抑癌基因、致癌基因失衡, 免疫功能紊亂, 局部組織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1]。,心理干預的概念,心理干預的概念,心理干預是指醫(yī)療過程中,由醫(yī)護人員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 包括應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術) , 積極影響患者的心理活動, 從而達到治療目標的心理干預方

4、法。心理干預工作應該是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干預過程相結合。有意識心理干預是指醫(yī)護人員自覺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 通過設計的語言和行為, 如有益的暗示、確切的保證、合理的解釋等, 實現(xiàn)對患者的心理支持、心理調控或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無意識心理干預是指護理程序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隨時可能影響患者的心理。無論醫(yī)生本身是否已意識到,有的行為可能對患者起到積極的引導, 有的行為可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要求醫(yī)生的一切操作和言談舉止都要想到對患者心理的潛在影

5、響。[2],心理社會因素與腫瘤的關系,心理社會因素與腫瘤的關系,惡性腫瘤無論是其診斷還是治療對每一個個體均是嚴重的負性生活事件。在患者的個性、應對、認知評價、社會支持和經(jīng)歷等因素的影響下, 引發(fā)患者各種心理行為反應, 這些反應反過來又可以對腫瘤發(fā)展及預后產生不同的影響。1885 年Parker就指出, 無法解決的悲哀與乳腺癌關系甚大。1893年Herbers在倫敦腫瘤醫(yī)院報道了250位乳腺癌和子宮癌病人其中156 位經(jīng)歷了失去親人的巨大

6、悲痛而發(fā)病的病史。1980年Grossarth指出, 不愿意表達個人情感和情緒壓抑是腫瘤發(fā)病的心理特點。腫瘤的死亡率和抑郁情緒有密切的聯(lián)系, 高抑郁分者死于腫瘤的人是其他人的兩倍, 說明抑郁情緒可導致或加速腫瘤的發(fā)展[3] 。,心理社會因素與腫瘤的關系,有的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患者的生活經(jīng)歷有一致性的趨勢: ①有一段凄涼的童年, 感到孤獨、孤立, 與雙親關系緊張或有敵意。童年沒有愛撫也沒有友誼。②青年時代, 在工作和生活中情緒低落。③以后

7、又發(fā)生使自己焦慮的生活事件, 如與心愛的子女離別、配偶死亡, 這種沖擊無法補償, 由喪失變?yōu)闊o望的憂郁, 有的人在6~8 個月內發(fā)生腫瘤。[4],腫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腫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張磊晶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病人在認知上常感到失望、無助, 情緒上表現(xiàn)為焦慮、悲傷、抑郁, 行為上表現(xiàn)回避、否認, 并在社會適應上影響到家庭、婚姻和工作關系。產生這些心理變化的首要原因是患者對癌癥的恐懼感以及對腫瘤的片面認識。很多癌癥患者認為癌癥

8、死亡率高, 轉移快, 復發(fā)率高等, 同時由于醫(yī)療費用較高, 以及抗腫瘤藥物也會產生一定的負性生理心理反應, 患者可表現(xiàn)為拒絕治療及產生自殺企圖, 并且抑郁、焦慮情緒加重, 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影響對腫瘤的整體治療效果。[5],1、焦慮,焦慮:多表現(xiàn)為煩躁不安、緊張恐懼、似有大禍臨頭,惶惶不可終日?;颊叱C碱^緊鎖,坐立不安,有刻板重復的、無意義的小動作,常伴有心悸、出汗、 發(fā)抖、口干等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癥狀或疑病癥狀。

9、此外有難以入睡或入睡后多夢、夜驚等。在生殖系統(tǒng)方面還會出現(xiàn)陽痿、性交困難、性感缺乏、月經(jīng)失調和痛經(jīng)等。,1、焦慮,有關研究顯示焦慮是癌癥患者突出癥狀之一, 產生的原因有:(1)癌癥對病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精神刺激, 當病人知道癌癥的診斷后, 在最初的否認之后即出現(xiàn)恐懼和憂傷情緒, 無法接受將舍親友而去, 永遠離開這個世界的事實;(2)擔心因疾病會拖累家庭其他成員, 經(jīng)濟負擔過重等, 對所患疾病的憂慮和對未來的絕望情緒將會不斷侵襲患者的

10、精神活動等;(3)難以控制的疼痛也可導致病人產生焦慮;(4)當病人對自身病情缺乏了解、期盼早日確診時也可產生焦慮。 [6],1、焦慮,有關研究報道,在161名腫瘤患者中,患者焦慮發(fā)生率19.2%,輕度焦慮16.1%,中度焦慮2.5%,重度焦慮0.6%,S A S均分為44.13±8.47。[7],2、抑郁,抑郁:抑郁是癌癥患者另一突出表現(xiàn), 往往和焦慮伴隨出現(xiàn), 或繼焦慮后出現(xiàn),癌癥患者的抑郁情緒主要表現(xiàn)為:無助感和絕望

11、感, 這是一種無路可走, 無可奈何, 悲憤自憐的情緒狀態(tài)。當病人預感到疾病嚴重、治療無望時, 即出現(xiàn)沉默不語、哭泣、自暴自棄、不順應治療, 甚至輕生。抑郁會使腫瘤患者產生自殺行為。,2、抑郁,相關研究報道腫瘤患者的SDS 均分為( 56.46±12.62)分, 明顯高于常模( 41.88±10.57) 分, 兩者差異有顯著性,在118例患者中 SDS>50 分有88 例,其發(fā)生率為74.58%。[8],心理干預

12、的措施,心理干預的措施,(1)對惡性腫瘤病人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減輕無助感和彌補對疾病知識的缺乏或不了解, 有關教育的內容包括提供腫瘤診療知識、防癌知識、如何去面對腫瘤以及如何疏導情緒反應, 主要形式為講座、知識手冊和情緒管理手冊等。,心理干預的措施,(2)通過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安靜、愉悅的病房環(huán)境,鼓勵其閱讀、看報、看電視和與其他患者進行有興趣的活動,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保持愉快的心情。,心理干預的措

13、施,(3)與患者進行溝通,幫助患者采取合適的體位,在病房內播放旋律慢、舒緩的音樂,放松患者心情,并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想象美好、快樂的景象和未來,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心理干預的措施,(4)定期讓腫瘤患者之間進行交流,特別是化療后的患者,常由于化療后的不良反應而失去信心。主動與患者進行心理和情感支持,激發(fā)生存欲望,使其保持堅強的信念,樂觀的情緒,控制和延緩腫瘤的惡化和擴散,促進康復。,心理干預的措施,(5)家庭的支持可緩解

14、患者的抑郁情緒,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家庭成員的精神支持,對惡性腫瘤患者來說,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惡性腫瘤患者心理因素更敏感,更多疑,情感更脆弱。重視對患者家屬(尤其是配偶)的情感支持方面的指導教育,使家屬能理解患者,不與患者發(fā)生爭吵,以減輕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同時,護理人員應關心、理解、同情患者家屬的心情與處境,協(xié)調好家屬和患者之間的關系,讓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心理干預對腫瘤患者治療的影響,心理干預對腫瘤患者治療的影

15、響,(1)心理干預能改善患者的自我認知。腫瘤病人患病后由于社會角色及社會功能發(fā)生變化, 加上各種治療帶來軀體形象的改變, 如乳腺癌病人的乳房切除, 骨癌患者的患肢截肢, 結腸癌病人的造口術及婦科惡性腫瘤病人放療、手術治療引起的生殖器官形態(tài)的改變, 對病人的自尊感及自我概念產生嚴重影響。已有研究證明, 對癌癥病人的個別咨詢或集體咨詢能改善、增強他們的自尊感和完善自我概念。,心理干預對腫瘤患者治療的影響,(2) 心理干預能減輕疼痛及治療副作

16、用.疼痛是心-身復合物, 疼痛體驗與病人的心理社會因素有一定關系, 而腫瘤治療引起的副作用, 如惡心、嘔吐等癥狀也與病人的心理狀況有關。一定的心理行為干預技術,如行為治療, 包括松弛訓練、松弛想象、催眠技術等已被證明能有效地幫助病人減輕疼痛和治療帶來的副作用, 減輕軀體癥狀及心理困惑。,心理干預對腫瘤患者治療的影響,(3) 心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還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自我控制感,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等。[3],心理干預對腫瘤

17、患者治療的影響,有關研究報道,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腫瘤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此外,心理干預對患者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也有重大意義,而這些影響明顯有利于患者的康復。歐陽艷俠的研究報道,心理干預后比干預前腫瘤患者的SAS及SDS評分明顯較少。[9],不足之處,不足之處,1、 我國心理學的發(fā)展較晚, 腫瘤心理社會學的研究干預就更晚, 這一方面比發(fā)達國家要落后幾十年,對腫瘤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的治療還不是很受重視。,不足之處,2、腫瘤心理治療理論、技

18、術和應用的發(fā)展還需大量的經(jīng)腫瘤臨床和心理學兩方面訓練的臨床醫(yī)生和研究者, 而我國的現(xiàn)狀基本上是單一的。,不足之處,3、除了化療外,現(xiàn)在的醫(yī)療技術還沒發(fā)現(xiàn)治愈腫瘤的方法。腫瘤仍然是當今社會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的心身疾病。,參考文獻,[1] 趙博元.162例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 陜西九棉有限責任公司醫(yī)院,2009,11,20(6):361-362.[2] 高敬華, 孟憲靜, 王建華, 等. 腫瘤患者的心理特征

19、及針對性心理干預措施[J], 河北省唐山市第五醫(yī)院 , 2010 ,9 , 13(6): 874-875.[3] 張曼華. 腫瘤患者心理干預研究的現(xiàn)狀[J],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5,6(14):487-489.[4] 賈玫, 陳信. 腫瘤患者社區(qū)康復重在心理干預[J],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中醫(yī)臨床版),2008,5,15(3): 9-10.[5] 張磊晶,安鋼輝,徐曄,等。腫瘤患者伴發(fā)抑郁、焦慮癥狀的臨床治療

20、[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7:482-483.[6] 寇振芬,石玉中. 癌癥患者情緒障礙的調查分析[J],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5,3:163-165.[7] 劉景麗,邱紅,劉東伯,等。癌癥患者焦慮抑郁發(fā)生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藥品評價,2012,3:24-28.[8] 李亞群. 118例癌癥患者家屬焦慮和抑郁情緒調查[J], 腫瘤學雜志,2007,3:239-240.[9] 歐陽艷俠. 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