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素功能化研究進展及其前景-周彤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考試成績考試成績任課教師任課教師徐永建徐永建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考試試卷考試科目纖維素化學專業(yè)制漿造紙工程制漿造紙工程年級造紙研造紙研10級考生姓名周彤考生類別日校生注意事項1試題隨試卷交回;2試卷評閱后,一周內送交研究生秘書處保存;3必修課以百分制計算成績,考查課以五級計分(優(yōu)、良中、及格、不及格)計算成績;4.考生類別為日校生、工程碩士、高校教師、同等學歷。維素、醋酸丁酸纖維素、醋酸琥珀酸纖維素和醋酸鄰苯二甲酸纖維素等[4]。張景強等

2、[5]以微晶纖維素為原料,優(yōu)化了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工藝,在零下6℃,濃硫酸:正丙醇=1.6:1,反應液:纖維素=50:1(液固比),反應時間3h的條件下,得到了較高取代度的纖維素硫酸酯(取代度為0.5~0.6)Bertoti等[6]采用在乙酸酐蒸汽中,通過絲光處理和酯化作用兩種方法使甘蔗渣纖維改性。結果表明,反應后纖維的長度和寬度都下降了。FTIR的結果顯示了部分的乙?;饔谩GA和DSC的測定結果表明,經過乙?;男院罄w維的熱穩(wěn)定性

3、增加了,而絲光處理后熱穩(wěn)定性下降了。改性后獲得了多孔性的滲水結構證實了聚合物鏈遷移到了乙?;男院蟮睦w維內,這有助于提高纖維的黏著能力。Crepy等[7]先將纖維素(150mL原液、3g、18mmol)與二甲基氨基吡啶(6.6g,162mmol;3個葡糖酐的量)混合攪拌直到完成溶解,隨后加入脂肪酰氯(8.3~54.5mL,36~162mmol;2~9個葡糖酐的量)?;旌衔镉枚嗄B(tài)微波爐處理(180W)3min。酯化產物加入甲醇沉析,固體

4、純化過程反復使用氯仿和甲醇溶解沉析,并在室溫下風干,得到的酯化物取代度為1.7~3,力學性能與取代度呈正相關性,彈性模量反之,纖維素的不飽和酯化塑膜與飽和酯化塑膜性能基本一樣。Rajam等[8]報道了一種纖維素酯膜(85%硝化纖維素,15%乙酸纖維素)表面改性方法,第一步是膜上加上單層烯丙基二甲基氯硅烷(ADC)涂層。硅烷化的膜在波長>215nm的紫外輻射下共價連接到聚環(huán)氧乙烷與聚環(huán)氧丙烷的三嵌段共聚物(PEOPPOPEO)上。膜表面環(huán)

5、氧乙烷基團的存在提高了膜的潤濕性。接觸角測量證實,硅烷化膜上三嵌段共聚物接枝度是紫外線照射時間的函數。在膜的牛血清蛋白過濾試驗中,其水的滲透性與滲透通量相對未改性的膜顯著下降,生理鹽水的清洗效果也更好。Bras等[9]用纖維素酯化制得可用于食品包裝的膜,其制備方法如下:纖維素在過量吡啶中攪拌30min(20℃),加入脂肪酸酰氯,混合物在130℃下分餾2h,降溫至100℃加入50%乙醇與過量的脂肪酸酰氯反應,沉析出均相纖維素酯,然后過濾純

6、化,得到完全取代的長鏈纖維素酯,用其制成的膜水蒸氣透過受阻,但保持良好的氧氣透過性,因此該纖維素膜可用于食品包裝和保存。張建偉[10]等人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與纖維素漿粕混合制備抗皺纖維素膜。稱取一定量的纖維素漿粕放入預冷好的NaOH尿素硫脲溶液中并快速攪拌5min;將此溶解體系置于不同溫度下預冷處理一定時間后取出在室溫下放置2小時使纖維素完全溶解;用酸式滴定管向燒杯內加入8%的BTCA和次亞磷酸鈉混合液,滴加速率為0.3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