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六章 體外診斷試劑的標準基礎,,目錄,§6-1 ISO 17511-2003,即GB/T 21415—2008§6-2 ISO 18153:2003§6-3 臨床化學體外診斷試劑(盒) 通用技術要求§6-4 體外診斷試劑性能測試的分析§6-5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YY/T 0654-2008)的技術要求,ISO 17511-2003,即GB/T 21415—2008,
2、該標準規(guī)定了對以建立或確認測量正確度為目的的校準品和控制物質賦值的計量學溯源性進行確認的方法。校準品和控制物質由制造商提供,作為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的一部分或與其一起使用。,ISO 17511-2003,即GB/T 21415—2008,由國際公認的參考測量系統或國際公認的約定參考測量系統賦值的、已證實具有互換性的室間質量評價樣品適用于該標準。,§6-1 ISO 17511-2003,即GB/T 21415—2008,GB/T
3、21415—2008是關于《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生物樣品中量的測量校準品和控制物質賦值的計量學溯源性》,由SAC/TC 136全國醫(yī)用臨床檢驗實驗室和體外診斷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為了使檢驗醫(yī)學量的測量得到正確的醫(yī)學應用、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具有可比性,量必須有明確的定義,報告給醫(yī)生或其他衛(wèi)生人員及患者的結果必須準確(正確和精密)。實現“正確的醫(yī)學應用”不僅涉及溯源鏈的計量(分析)內容。測量結果最終由醫(yī)生為患者服務,因此醫(yī)生還宜收
4、集許多其他的信息,如關于分析前和分析后問題;診斷靈敏度和診斷特異性,以及有關參考區(qū)間等內容。,生物樣品中量的測量要隸參考測量系統包括,與測量結果預期醫(yī)學應用相關的生物樣品中分析物的定義;人體樣品中選定量的參考測量程序;適用于選定量的參考物質,如一級校準品和具有互換性的二級具基質校準品。,,為某一校準品或正確度控制品的一個指定量所賦的值的測量正確度取決于該值通過不同測量程序和測量標準(校準品)的不間斷比較鏈而具有的計量學溯源性。比較
5、鏈逐級向上測量不確定度不斷減小。為一個給定校準品或正確度控制品所賦的值的不確定度則取決于規(guī)定的計量學溯源鏈和與其相關聯的合成不確定度。,,計量學溯源鏈的理想終點是國際單位制系統(SI)相關單位的定義,但是,步驟的選擇和給定值所處的計量學溯源鏈的水平,依賴于可以使用的較高等級的溯量程序和校準品。日前在許多情況下,沒有比制造商選擇的測量程序或制造商的工作校準品更高級的計量學溯源性。此時,在有國際公認的參考測量程序和/或校準品可用之前,正確度
6、即指校準級別的水平。,,某個被選定的計量學可溯源的校準的目的是將一個參考物質和/或參考測量程序的正確度水平傳遞至一個具有較低計量學水平的程序,例如常規(guī)程序。校準的計量學溯源性要求,參考測量程序和常規(guī)測量程序測量的是同一可測量,量的分析物具有相同的相關特性。,,這里有必要指出,旨在對同一量進行測量相同量的不同的程序用于測量特定某一樣品或參考物質時,實際上可能會得出不同的制量結果。例如當用兩個或更多的免疫學程序對某個參考物質中的某激素,如
7、促甲狀腺索(甲狀腺刺激激素,TSH)的濃霞進行測量時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不同的試劑識別被測物質中的不同抗原決定簇并與其產生不同程度的反應,于是會產生不同的但相互關聯的量。,,常規(guī)通常檢驗醫(yī)學可提供400~700類量的結果。其中這些量中的大多數,因為僅由(參考)測量程序組成一個計量上的較高步驟、或因測量程序和(參考)校準品組成兩個較高步驟等,終止了產品校準品賦值上計量的可追溯性。原因是許多這樣的量通常和具有臨床上相關性質的分子種類混合物
8、有關,但是,這些比例各異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結構和相對分子量,如:糖蛋白。根據計量學溯源至SI的可能性及測量程序和校準品的不同計量水平的可獲得性。,,測量結果可以在計量上溯源至SI的量;有可用的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和一個或多個(經認定的)一級參考物質(用作校準品)。達到這樣水平的有約25~30個類型的量,具有較好確定的組分。如:一些電解質、代謝物、甾體激素和一些甲狀腺激素。在醫(yī)學實驗室提供的常規(guī)結果中,這些量占較大部分。,測量結果不能在計量上
9、溯源至SI的量,有可用的國際約定的參考測量程序(不能稱為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和一個或多個由此程序賦值的國際約定校準物。如HbAlc(糖化血紅蛋白)即是符合該情況的量的組分。有可用的國際約定的參考測量程序,但沒有國際約定校準物。符合該情況約有30種類型組分的量,如:凝血因子。有可用的一個或多個國際約定校準物(用作校準品)和賦值方案,但沒有國際約定參考測量程序。符合該情況的量約有300多種如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國際標準的量,如蛋白類
10、激素、某些抗體和腫瘤標記物。既無參考測量程序又無用作校準的參考物質。制造商自行建立“自用”測量程序和校準品,為產品校準品賦值。符合該情況的約有300種組分的量,如抗體和腫瘤標記物等。,GB/T 21415—2008不適應的范圍,沒有賦值及只用于評價一個測量程序的精密度,即其重復性或重現性的控制物質(精密度控制物質);用于實驗室內質量控制的控制物質,此類物質具有建議的可接受結果值區(qū)間,此區(qū)間由不同實驗室針對某具體測量程序協議制定,其限
11、值無計量學溯源性;在相同的計量水平下,測量相同量的兩個測量程序的測量結果具相關性,但是這樣的“水平”相關不提供計量學溯源性;以不同計量水平的兩個測量程序結果間的相關作校準,但是測量的量的分析物特性不同;常規(guī)結果可溯源至產品校準品的計量溯源性及其與醫(yī)學判斷限值的關系;與名義標度有關的特性,即無量級的特性(例如血細胞分類)。,測量準確度注意事項,測量準確度:根據IS0 5725-1,測量準確度與測量的正確度和精密度有關。(測定的精密
12、度高,測定結果也越接近真實值。但不能絕對認為精密度高,準確度也高,因為系統誤差的存在并不影響測定的精密度,相反,如果沒有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獲得較高的準確度??梢哉f精密度是保證準確度的先決條件。就被測量而言,準確度不能給出一個數字形式的值,只能根據一個明確的目的描述為“足夠”或“不足”。從反面衡量準確度的估計是“偏差”,定義為“值減去約定真值”。IS0 3534-1中不使用上述定義中的“真值”的概念,而使用“可接受參考值”,后者
13、可以是理論值(真值)、賦值、公認值或由程序確定的值。,分析物,可測量名稱中示出的組分。例:在“24 h尿蛋白量”類型的量中,“蛋白質”是分析物。在“血漿中葡萄糖物質的量”中,“葡萄糖”是分析物。兩個例子中的整個短句內容為被測量。分析特異性:測量程摩只測量被測量的能力。,,測量值偏倚:測量結果期望值與被測量真值之間的差異。注:一種估計是,“測量的統計抽樣偏倚”,等于“平均值減去參考值”。校準:在規(guī)定條件下,為確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所
14、指示的量值,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校準傳遞方案:使用相同類型量的較高級參考物質,對特定順序的測量程序進行校準,用于對參考物質進行賦值的過程的詳細描述。校準物:具有在校準函數中用作獨立變量值的參考物質。有證參考物質,CRM:附有證書的參考物質,其一種或多種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確定,使之可朔源到準確復現的表示該特性值的測量單位,每一種出證的特性值都附有給定置信水平的不確
15、定度。,,物質的互換性:由兩個測量程序測量一給定物質的特定量產生的測量結果間的數學關系,與測量常規(guī)樣品的量得到的數學關系的一致程度。影響量:非被測量但可影響測量結果的量。國際約定校準物:量值不能溯源至SI,由國際約定予以賦值的校準品。注:該量按照預期臨床用途定義。,物質系統的基質,基質matrix:一個物質系統中除分析物之外的所有成分?;|效應:除被測量以外的樣品特性,對特定測量程序測定被測量及其測量值的影響。注1:某個基質效應
16、的明確原因即為一個影響量。注2:“基質效應”有時被錯誤地用于因分析物的變性或加入非真實組分(代用品)以模擬分析物等缺少互換性。,可測量,量:現象、物體或物質可定性區(qū)別和定量確定的屬性。注1:以一個名義標度表達的特性不是可測量。 注2:不能將“可測量”與“分析物”混淆。被測量:作為測量對象的特定量。 測量程序:進行特定測量時所用的,根據給定的測量方法具體敘述的一組操作。,計量學溯源性,遁過一條具有規(guī)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
17、鏈,使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能夠與規(guī)定的參考標準,通常是與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聯系起來的特性。注1:通過校準傳遞方案確定的(參考)測量程序實現每一步比較。注2:溯源性有幾種類型。本標準使用術語“計量學溯源性”。,計量學,關于測量的科學。注:計量學涵蓋科學或技術的所有領域有關測量的理論與實踐的各個方面,包括測量的不確定度。,,一級參考物質:具有最高計量特性的參考物質,由一級參考測量程序賦值。 注1:“一級校準品”的概念從屬于“校準品
18、”和“一級參考物質”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具有最高級計量學特性的參考測量程序,其操作能夠被充分描述和理解,可用國際單位制(SI)單位表示完整的不確定度,不必使用測量的量的測量標準為參考,結果即可接受。,,注:物質的量咨詢委員會使用術語“一級測量方法”,在本標準中,術語“一級參考測量程序”與VIM一致。VIM中不用“決定方法”,但決定方法有時指經充分研究和評價的、具有高準確度的參考測量程序。,,參考物質:具有一種或多種足夠均勻和很好地確定了
19、酌特性,用以校準測量裝置、評價測量方法或給材料賦值的一種材料或物質。注:詞“均一”指肉眼可見的物質的物理均一性,不是分析物分子間的微觀不均一性。,,確認validation: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特定的預期角途或應用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驗證verification:通過提供客觀誕疆對規(guī)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如何認識ISO17511,計量學溯源的目的,應是使經校準的常規(guī)測量程序所得的結果,按現有校準等級最高水平所得值表示。應在開
20、始進行最終測量前建立計量學溯源鏈,并以相反方向的降序校準等級,即從計量最高參考到終端用戶結果進行描述。,溯源性(可追溯性),通過一條具有規(guī)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使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能夠與規(guī)定的參考標準,通常是與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聯系起來的特性。通過一條連續(xù)(不間斷)的比較鏈〔在一定的誤差條件下〕,使病人樣品檢測結果與國際或國家的參考系統〔在參考實驗室,使用參考方法、參考品得到的結果〕聯系起來的特性。說明結果準確的依據。,實現
21、溯源性的兩個基本方式,整個比較鏈始終以病人的新鮮樣品為比對的實驗對象。始終以方法學比較為判斷結果實現溯源性的實驗手段。,現在為什么要求病人樣品結果的溯源性?,當前,醫(yī)學領域對病人疾病的診斷、治療的監(jiān)視等,都必須有證據。證據來自各種檢查的結果,包括臨床檢驗的結果。所以,臨床檢驗結果必須在以往準確度是相對的水平上,要說明準確可靠的依據。即:準確的依據需要有溯源性(或可追溯性)。為了領會可追溯性。為此,檢驗結果除了在分析性能(如精密度、正確
22、度、檢測范圍、分析特異性、分析靈敏度、參考區(qū)間等)有足夠的證據外;還應顯示結果量值在計量單位一致的前提下,和參考方法、或以參考品校準后的方法對病人樣品檢測結果量相同的依據。這就是追求檢驗結果的可溯源。,值的溯源性步驟,,SI制度、單位的定義,,(一)一級標準品(原級參考物),定義: 是已經確定的穩(wěn)定而均一的物質,其數值已由決定性方法確定或由高度準確的若干方法確定,所含雜質已經定量。,應用: 用于校正決定性方法,評價和校正
23、參考方法以及為“二級標準品”定值。,(二)二級標準品(次級參考物),定義: 這類標準品可以是純溶液(水或有機溶劑的溶液),也可以存在于相似基質中??捎蓪嶒炇易约号渲苹驗樯唐?,其中有關物質的量由參考方法定值或用一級標準品比較而確定。,應用: 主要用于常規(guī)方法的標化和控制物的定值。,(三)控制物(質控物),用二級標準品和常規(guī)方法測定,用于常規(guī)質量控制,以控制病人標本的測定誤差??刂莆锊荒苡糜跇硕▋x器或方法。,,定值
24、血清:在發(fā)生問題時查找原因,未定值血清:一般情況下使用,另:用二級標準品和常規(guī)方法測定,然后定值經過修正后得到校準品。,根據質控品的物理性狀不同分為凍干質控品、液體質控品和混合血清等. 根據有無測定值可分為定值(藍色標簽)質控品和非定值(紅色標簽)質控品。 各實驗室可根據各自的情況選用以上一種質控品作為室內質控品.,質控品的種類,①人血清基質,分布均勻。 ②無傳染性。 ③添加劑和調制物的數量少。 ④瓶
25、間CV%酶類應小于2%,其它應小于1% 。 ⑤凍干品復溶后穩(wěn)定,2~8℃時不少于24小時,-20℃時不少于20天;某些不穩(wěn)定成分(如BIL,ALP等)在復溶后4小時的變異應小于2% ⑥在實驗室的有效期應在一年以上。 ⑦合理的成本。,質控品應具有的特征是:,①嚴格按質控品說明書操作。 ②凍干質控品的復溶要確保溶劑的質量。 ③凍干質控品復溶的加量要準確一致。
26、 ④凍干質控品復溶應輕輕搖勻切忌劇烈震搖。 ⑤質控品應按規(guī)定方法保存不用超期品。 ⑥質控品要與標本同樣測定條件下測定。,質控品的正確使用和保存,實驗方法選擇的原則,總原則: 從實際出發(fā),根據實驗室的條件和檢測要求確定適當的方法。,條件優(yōu)越的實驗室:參考方法,一般臨床化學實驗室實驗室:常規(guī)方法或使 用方便的參考方法,,盡量選用國內外通用方法或推薦方法,便于方法的規(guī)范化
27、和質量控制,重點考慮實用性和可靠性。,常規(guī)方法選擇時的原則:,,(一)實用性,微量快速、方法簡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二)可靠性,所選方法具有較高的精密度、準確度和較大的檢測能力,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性能滿足方法允許誤差限度的要求。,標本μl、試劑ml,實驗方法選擇的步驟,,(一)廣泛查閱文獻:,(二)選定侯選方法:全面認識該法。,(三)侯選方法的初步試驗:,根據方法選擇的要求,比較各種方法,初步試驗包括:簡單 標準曲線
28、和重復性 質控血清和新鮮標本的重復實驗 析濃度不同的標本,并與公認的參考方法的結果對比.,初步試驗目的: 使工作者熟悉有關技術,掌握各分析步驟要點,判斷能否適合本室條件要求.根據所獲得的資料確定是否有必要作進一步研究。,初步試驗,為什么將“SI”放在計量溯源性的最高級?,通過對反應條件等的測量系統的描述,它定義被測量、尤其是酶組分等,組成的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應是給定校準等級的下一水平,但也是第一級操作等級
29、。國際單位制(SI)計量可追溯性鏈的理想終點是國際單位制(SI)有關單位的定義,但是,步驟的選擇和給定值處在計量可追溯性的什么水平上,依賴于可以使用的較高等級的測量程序和校準品。計量可追溯性鏈的理想終點。注意,檢測結果的溯源性一定是結果在數量上的溯源性。這是計量的溯源性。,,所有的檢測結果都有計量單位。若數量值一樣,但是計量不一,結果毫無可比性。更沒有任何計量溯源性的基礎。為了使檢測結果具有溯源性,實現計量單位在全球的一致,這就是
30、國際單位制(SI)的目的。我國于1990年由國務院發(fā)布命令,全國實施法定計量單位。國際上,在許多歐美國家,仍然在臨床上使用以往的習慣單位。只是在發(fā)表的文章中,勉強使用SI。因此,實現全球檢測結果的可比性,任重道遠。,什么是測量系統或測量程序?,生物樣品中量的測量要求參考測量系統,包括:確定生物樣品中分析物,以及測量結果的預期臨床應用;確定人樣品中選定量的參考測量程序;適用于選定量的參考物質,如一級校準品和可以替代的二級具基質校準品。,
31、測量系統=檢測系統,對樣品的檢驗,必須使用儀器、試劑、校準品、和操作程序組合的檢測系統。沒有檢測系統的固定組合,也就不可能實現樣品檢驗結果的可追溯性。ISO17511的要求是建立在已經具有良好性能的檢測系統上,論述檢測系統如何實現對樣品檢驗結果的溯源性。因此,單純的試劑盒沒有說明指定在什么儀器上、也沒有校準品的,無法證實它對病人樣品檢驗結果的溯源性。單一的儀器,沒有說明使用什么試劑盒,也沒有指定的校準品,也無法證實任何溯源性。,怎樣
32、理解校準品的計量溯源性?,校準品:參考系統與常規(guī)檢測系統對病人新鮮樣品的檢測結果,實現了可比性后,如何使常規(guī)系統能持續(xù)保持溯源性,引入校準品作為實現長期溯源可靠性的“橋梁”。這就是校準品的功效。,校準品,校準品是完成樣品檢測的檢測系統的一個組分。在具有良好性能的檢測系統中,校準品的校準值對檢測結果的數量起著重要作用。檢測系統的要素:(1)試劑;(2)分析儀;(3)校準品。它實現可追溯性中自始至終必需使用新鮮病人樣品。始終采用方法學比較,
33、為了使病人樣品的結果和參考系統檢測結果一致,調整校準品的值。校準品都屬于制造商提供的檢測系統專用的。從來沒有任何系統、試劑通用的校準品。ISO17511中談及的一級或二級校準品,只是為說清問題,將一級或二級參考品表示為一級或二級校準品。,參考實驗室的要素,參考方法;參考品;有資格的人員。通過提取病人新鮮樣品,結合具有參考值水平的結果。要求:結果水平公認;因手工操作、要求高;報告速度慢。所以無法適用于常規(guī)。,參考實驗室,只有在國際認可
34、的參考實驗室,使用參考物質或參考方法(程序),對病人樣品的檢測,得到的結果才有資格被成為參考值結果。未經國際認可的任何實驗室,即使使用了參考物質或參考方法,對樣品的檢測結果不是參考值。,廠商在實現溯源性上的地位重要性,實現溯源性的根本目的是追求病人結果的可靠。實驗室只有使用具有溯源性的檢測系統,才能使檢測結果實現溯源性。因此,廠商在制備產品中,實施質量管理;在此基礎上,按照ISO 17511的要求,對校準品的定值實現計量溯源性。對于
35、血清方面的試劑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首先建立日常檢測系統經具有參考值的病人樣品;校準后,它和參考系統在檢測病人樣品結果上實現了一致性、確認日常檢測系統的檢測結果在計量上可追溯至參考系統后,才由具有可追溯性的日常檢測系統對校準品定值。,,根據測量結果計量可追溯至SI的可能性,以及測量程序和參考物質的不同計量水平的可行性,已證實了哪些計量可追溯鏈的上端參考系統?,參考系統,a) 測量結果可以在計量上可追溯至SI的被測量。有可用的一級參考測量程
36、序和一個或多個(經認證的)一級參考物質(作為校準品)。達到這樣水平的有約25~30個類型的量,具有良好確定的組分,如:一些電解質、代謝物、甾體激素(可的松)、及一些甲狀腺激素等。b) 測量結果不能在計量上可追溯至SI的量。有可用的國際約定的參考測量程序 (不能被稱為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和一種或多種用此參考檢測測量定值的國際約定校準物質。符合這些條件的量的組分,象HbA1c(糖化血紅蛋白)、IFCC酶參考系統。,,有可用的國際約定參考
37、測量程序,但是沒有國際約定校準物質。符合這些條件的約有30種類型組分的量,如:凝血因子。有可用的一個或多個國際約定校準物質(用作校準品)及定值方案,但是沒有國際約定參考程序。符合這些條件的約有300多種量,如: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國際標準的量,象蛋白激素、某些抗體和腫瘤標志物等,特定蛋白CRM470等。既無參考測量程序,也無校準的參考物質可用。廠商自行建立“自用”測量程序和校準品,為商品校準品定值。符合這些條件的約有300種組分
38、的量,如腫瘤標志物和抗體等。,如何認識控制品的溯源性?,控制品的可追溯性正確度控制物質應滿足以下要求實現病人樣品結果的溯源性中,臨床實驗室的責任是什么?,控制品的可追溯性,需要搞清楚標準指的是什么控制品。標準強調了檢測系統對病人樣品檢測結果的可追溯性。為了證實實驗室日常使用的檢測系統是否仍然處于可追溯性的狀態(tài),需要確認。此時,使用被ISO17511標準定義的“正確度控制品(Tureness Control)”,若檢測系統對該控制
39、品的檢測值,和控制品的值極其一致,則說明:檢測系統的可追溯性得到正確地確認。,,正確度控制物質(Trueness control material)用于評估測量系統測量偏倚的參考物質。,正確度控制物質應滿足以下要求,a) 基質應相似于控制下的測量程序測量的樣品;注1 這和要求具有計量上為較高水平的校準品相反,校準品可以是高純度組分,常處于單一的基質中。b)有定值,其測量不確定度和用途適應。注2原則上,須使用正確度控制物質驗證測量真
40、實度;因此,為正確度控制材料定值的傳遞方案應相似于校準品定值的傳遞方案。根據正確度控制物質的用途,應使用為相應產品校準品定值時給定等級或更高水平的定值方案。,,對于正確度控制品,標準中特別指出,本標準不適用于:1) 沒有定值、僅用于評估檢測程序的精密度,重復性或重現性的控制物質(精密度控制物質)。2) 用于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附有建議的可接受值區(qū)間的控制物質。每個區(qū)間由各實驗室用某特定測量程序測量協調一致形成每個區(qū)間和極值,不具計
41、量溯源性。,,對于控制品的可追溯性,國內前階段有認為,ISO17511講到控制品定值可以具有可追溯性,所以,定值的控制品都可以有可追溯性,這是嚴重的誤導。要注意:按照ISO要求的定值,要比為校準品定值還嚴格。一些實驗室對控制品的檢測結果簡單的統計數據,無法屬于“正確度控制品”的定值手段。,,識別控制品是否屬于“正確度控制品”,大致上可以按以下的步驟予以甄別:1)控制品是否是制備檢測系統制造商出品的?2)控制品說明書上是否指出:該定值
42、按照ISO17511的規(guī)定進行定值?而且,定值只有一個值,以及有不確定度。不是一般控制品定值的均值與標準差、或定值范圍。3)控制品是否專用于制造商檢測系統,沒有其它定值數據?,實現病人樣品結果的溯源性中,臨床實驗室的責任是什么?,臨床實驗室的責任實驗室獲得可靠結果,不僅需要具有可追溯性的檢測系統;還應重視完成檢驗的所有過程。在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可能出現的任何變異和誤差,都要認真實現質量管理。沒有這些,再好的檢測系統,病人樣品無法
43、獲得具有可追溯性的結果。建立參考實驗室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需要基礎的積累。國內要通過自己建立參考實驗室,確認參考方法與參考物質,如果沒有國際的認可,還是難以實現國際量值溯源性。國際上由各國有關學術機構、政府的計量研究院所、制造商的合作,形成了國際檢驗醫(yī)學溯源性合作委員會。,§6-2 ISO 18153:2003,ISO 18153:2003是關于《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生物源性樣品中量的測量——校準品和控制品中酶催化濃度定值的
44、計量學溯源性》的標準,是體外診斷試劑的一個基礎性標準。由SAC/TC 136全國醫(yī)用臨床檢驗實驗室和體外診斷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在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指令98/79/EC中,要求校準品與控制品的定值具有計量學溯源性,能夠溯源到上一級參考測量物質和參考測量程序。按照這一概念,關于“溯源性”的標準ISO 17511對測量程序和校準物質的溯源等級進行了具體描述。這一標準中的總則同樣適用于催化活性的定量。應當盡可能使計量溯源到SI單
45、位,即校準等級中的最高級。,,該標準對酶催化活性濃度(以下稱為“催化濃度”)的測量中校準品和測量程序的等級進行了描述。酶學測量中,SI單位定義為 “摩爾每秒立方米(mol/s?m3)”,國際計量大會將其命名為“卡特每立方米katal/m3”,是溯源等級的最高級,然后是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其它低級測量程序、校準品以及控制品應盡可能溯源至該程序。,,測量血液或其他生物體液中酶的催化濃度有助于疾病的診斷。測量底物轉化的催化速率分析原理,具有速度
46、快、檢測限低、分析特異性高和成本低等優(yōu)點。只有在同一條件下測量得到的催化濃度值才具有可比性。因此,對一個酶被測量進行說明時,不僅應有量的類(例如催化濃度)、酶和系統的名稱,而且還應包括特定的測量程序,特別是測量反應中的指示成份。在溯源等級的頂點,測量程序應是國際認可的,例如“肌酸激酶(CK)的IFCC參考測量程序,以NADH轉化速率測量CK”。,,因此,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是被測量的定義不可分割的部分,必須在所有細節(jié)處嚴格遵守,應包括如下內
47、容:底物的種類(由酶的特異性決定)及其濃度、催化劑及其濃度、催化反應的方向、指示成份、緩沖系統及其pH、溫度、預溫時間、反應啟動物質、延遲時間、反應時間。,,酶被測量定義對程序的依賴以及造成測量結果的缺陷眾所周知:在室間質量評估(EQA)以及評估方法的可轉移性出現的問題;生物參考區(qū)間的多樣性使酶結果的臨床應用產生錯誤的危險。(常規(guī)酶測量的標準化對檢驗醫(yī)學非常重要,通過消除現有生物參考區(qū)間的差異,改善結果的臨床應用和可比性。),,可以考
48、慮兩種方式:a) 常規(guī)只應用每個酶推薦的或標準化測量程序。b) 使用經選定參考測量程序定值的可互換的酶校準品,對一個或多個常規(guī)測量程序進行校準。,,方法(a)“推薦程序”已經持續(xù)追求了20多年。在提高酶測量質量水平和可比性以及廢除不好的分析程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使用推薦程序進行標準化的途徑已經達到了極限。其不足之處在于:在眾多推薦程序選擇時缺乏一致意見,在常規(guī)使用時對推薦程序有意或無意的改動,無意對推薦程序進行分析和
49、技術上的改進,推薦程序對自動化要求相當不適合。常規(guī)酶測量程序的改變,不管是否為推薦程序,都不可避免會導致生物參考范圍的改變,臨床醫(yī)生必然不易接受。,,改進酶測量設計和分析性能將會、也應該永無止境。然而,這一程序需要遵循科學、發(fā)展的道理,應具有可操作性。試圖通過對標準化測量程序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改進,使其成為“通用”方法的做法既不切實際也不符合需要。,,方法(b)“參考測量程序和校準物質” 未得到足夠重視,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缺乏具有相應基質
50、的穩(wěn)定酶參考物質作為校準品。候選酶校準品與人樣品中的酶存在差異,包括同工酶的差異。酶校準品和含有分析物酶的患者樣品,在校準(參考)程序和被校準(常規(guī))程序之間缺乏穩(wěn)定的程序間比值(即缺乏互換性)。,,由這些問題,對建議進行校準的較高等級的酶參考物質和測量程序二者,提出了系列要求。校準品應穩(wěn)定、內含的分析物酶在其基質中的催化特性應和常規(guī)樣品中分析物酶的催化特性接近。測量程序自身對目標酶的催化活力具有相同的特異性。對于目標酶的催化活性,
51、測量程序應具有相同的特異性。對于每個臨床上重要的酶,可通過選擇參考測量程序和證實有關系列程序,實現常規(guī)酶測量結果的可比性。只要使用該系列的任何程序得到結果都可以在計量上溯源至選定的參考測量程序。,,該標準規(guī)定了用于確立或驗證酶催化濃度測量真實度的校準品和控制品定值的計量學溯源性的確認方法。該標準適用于由制造商提供的作為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的一部分或者與其組合使用的校準品和控制品。但并不是所有的標準均適用該標準,以下是一些不適用的標準:,,
52、參考測量程序設計或選擇的要求;包含酶的質量或酶的免疫活性的量;非定值、僅用于評價測量程序精密度,即重復性或重現性的控制物質(精密度控制物質);用于實驗室內質量控制的控制品,此類控制品提供了可接受的數值區(qū)間,每個區(qū)間都是由不同實驗室根據一個規(guī)定測量程序得出的,而且該數值區(qū)間不具有計量學溯源性;常規(guī)結果向產品校準品的計量學溯源性,及其與醫(yī)學判斷限的關系;與名義和順序標度相關的特性。,定義,物質的互換性:由一組旨在測量同一量的測量程
53、序對某一物質分別進行測量時,各測量結果間可以產生相同的數字關系的能力;以及由同一測量程序測量含有該量的其它相關類型的物質時,可以獲得期望的關系的能力,,計量學溯源性:通過一條具有規(guī)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使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能夠與規(guī)定的參考標準,通常是與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聯系起來的特性。注1.每一個比較都是通過(參考)測定程序得到的,這些測量程序在校準互換方案中有限定。注2.溯源性有幾種。故在本文中用了“計量學溯源性”這一術
54、語。,計量學溯源性鏈與校準溯源等級,ISO17511對生物源性樣品中量的測量結果的計量學溯源性及其校準的命名和基本原理進行了說明,它們也可以用于被測物是酶、被測量是衍生量的類“催化活性”(或者進一步的衍生量的類如“催化濃度”或“催化內容”)的情況。一級校準品用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定值,一級參考物質再用于校準下一級測量程序,以此類推,直到終用戶測定常規(guī)樣品得到的結果。,保證互換方案可用的先決條件,在溯源等級圖中的下一級測量程序測量的是同一個
55、量。因此,應表明,校準溯源等級中一級測量程序的二級程序測量的是相同的被測量。例如:特定同工酶的催化濃度或者在給定系統中具有同樣相關程度的異構體。,,注1:既然量的類“催化活性”定義為在特定反應體系(特定是指:底物濃度、輔助因子、分析部分的體積分數、溫度)中,特定底物被轉化的速率;高級到低級的所有測量程序的測量條件應盡量相似。應避免任何使校準品或控制品定值不確定度增加的反應條件變化。注2:有些酶的催化特性較緩和,允許對底物的性質加以改變
56、,但是如果在低一級的測量程序中選定的底物與參考測量程序中的底物不同,則需要另外的實驗證據表明在修改程序中測量的是相同的量。原則上,如果制造商校準品的定值需要溯源到SI,則需要提供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和制造商校準品。注1:為降低不確定度,應盡可能多的去除校準溯源中的連續(xù)級別對(校準品和程序)。,,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在給定校準等級中應優(yōu)于其它水平、處于第一級操作水平的測量程序。描述的內容有反應條件、定義被測量、特別是酶的組分等。測量結果應
57、直接用催化濃度表示,如導出SI單位卡特每升或摩爾每秒升,或是其相應的倍數或約數。測量的每一步應清楚定義,才可能對標準不確定度進行估計。,不確定度,注1:不確定度估計要求清楚描述測量的每一個步驟,實驗在控制下,不是自動化的測量程序。注2: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應由國際公認組織推薦,如國際臨床化學和檢驗醫(yī)學學會(IFCC)。如果沒有國際認可的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應當鼓勵國家計量機構或科學組織建立這樣的程序,以尋求國際認可。注3:IFCC目前正
58、在更新其參考測量程序,允許用攝氏溫度370C,代替300C。已經發(fā)布了在新的370C下測量ALT,AST,CK,r-GT和LDH的參考測量程序。附錄A列出了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清單。,,一級校準品應具有由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所賦的值和測量不確定度,通過正式的實驗室間驗證實驗,包括互換性的評估。注1:一級校準物質的制備和驗證應由國際組織負責。注2:舉例來說,BCR有證參考物質是一級校準物質,由歐盟“測量和測試機構”建立?;蛘哂蓺W盟的“參考物質
59、和測量研究院(IRMM)”與IFCC合作建立。,,二級參考測量程序應是由一個或多個一級校準品校準的測量系統。其反應條件應保證被測量與一級參考測量系統相同。應遵循關于說明以及值和不確定度的計算原則。其反應條件應使被測量和一級參考測量系統的是相同的。應使用給出的敘述原則以及值和不確定度的計算。注1:為操作方便,二級參考測量程序應比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更適合機械操作。注2:二級參考測量程序應由參考實驗室或制造商進行說明和實施。,,二級校準品應
60、由二級參考測量程序定值。注1:二級校準品可以有證書。注2:可在參考測量實驗室或制造商實驗室內進行定值。注3:二級校準品可以是具有基質的材料;這些基質相似于最終用戶常規(guī)測量程序測量的人樣品。,,制造商選定測量程序應指定一個測量系統,如果可能,該系統應經一個或多個一級或二級校準品校準。注:制造商選定測量程序可以是二級參考測量程序。,,制造商工作校準品應由二級參考測量程序定值并確定測量不確定度,也可直接由一級參考測量程序定值。在參考測
61、量程序和被校準的程序間的校準物質應具有足夠的互換性。注:制造商工作校準品可以是具有基質的材料;這些基質相似于最終用戶常規(guī)測量程序測量的人樣品。,,制造商常設測量程序應由一個或多個制造商工作校準品校準,也可以由計量學上更高級別的校準品進行校準。注:制造商常設測量程序和常規(guī)測量程序很接近,但是因輸入量和影響量的較小容許區(qū)間、以及進行重復測量,可以有較低的測量不確定度。,,制造商產品校準品的值和不確定度應由制造商常設測量程序來確定,或者由
62、計量學上更高級的程序來確定。校準物質對于定值測量程序與常規(guī)測量程序應具有足夠的互換性。最終用戶常規(guī)測量程序應由一個或多個制造商產品校準品進行校準。制造商應負責證明常規(guī)測量程序對常規(guī)樣品測量的量與一級參考測量程序測量的量相同。,計量學溯源校準的確認,確保真實度傳遞應是所有相關的測量程序具有相同的分析特異性,并且校準品應具有足夠的互換性。,,注1:在常規(guī)測量程序中(例如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使用計量學可溯源的校準品的目的是:常規(guī)測量程序測量樣
63、品得到的被測量結果,與使用的校準品在計量上可追溯到的參考測量程序測量相同樣品的測量結果盡可能接近。因此,由校準的常規(guī)測量程序給出的值的真實度,來自可用的參考測量程序。注2:依據酶分析物的性質與樣品的基質,即使測量系統和兩個測量程序間測量步驟的細微差異,也能造成特異性上的差異。,測量程序的分析特異性,按照現有的資料,應完整描述候選測量程序的性質,說明測量程序測量的有可能是相同的量。應表明:垂直校準等級中的所有測量程序,本質上具有相同的
64、分析特異性。應使用典型的最終用戶的系列人樣品,樣品值的范圍分布于實際具有的測量區(qū)間。為表明兩個測量程序在本質上具有相同的分析特異性,兩個程序對每個樣品得到的值的比例,應在規(guī)定實驗不確定度的常見的測量區(qū)間內是恒定的。注:具有相同分析特異性的所有測量程序,組成了指定量的測量程序組合。,校準品的互換性,制造商工作校準品的互換性可以通過同時用參考測量程序和常規(guī)測量程序對制造商工作校準品和一系列相關的人(常規(guī))樣品進行測量來評估。對于人樣品
65、,如果參考測量程序得到的結果x,和常規(guī)程序得到的結果y的數學關系與用兩個程序測量制造商校準品得到兩個結果的數學關系之間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則證明這個校準品具有互換性。,,注1:如果點(x,y)分散在回歸線旁,和(或)其偏移量不能被接受,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兩個測量程序在分析特異性上存在差異。注2:如果人樣品的數學關系和工作校準品的數學關系不同,可以通過調整用于工作校準品定值的校正因子或校正函數予以處理差異。應當按用戶的需求提
66、供校正因子或校正函數。,,制造商產品校準品的有效性,應由參考程序和校準過的常規(guī)程序,對本用于常規(guī)測量程序測量的一組實際標本進行測量結果的比較予以證明。這些樣品應最好來自各個單一供體、未配制混合過的人樣品,它們的值應盡可能分布于被測量特定測量區(qū)間的整個范圍。只有處理過的樣品與實際樣品相似,才允許配制或混合等處理。,控制品的互換性,如果控制品定值采用的測量程序和常規(guī)測量程序不同,應采用和校準物質同樣的方法對其互換性進行研究。EU-JR
67、C參考物質和測量研究院(IRMM)可以提供下類物質:制備的酶制品有助于測量血清的酶催化濃度結果的標準化。依據國際臨床化學和檢驗醫(yī)學學會(IFCC)認可的推薦方法確定每個制品的酶催化濃度。每個CRM用來保證IFCC方法的傳遞性,并可能為特定方法和IFCC方法得到的結果間建立相關。,,§6-3 臨床化學體外診斷試劑(盒) 通用技術要求,該標準規(guī)定了臨床化學體外診斷試劑(盒)質量檢驗的通用技術要求,適用于醫(yī)學實驗室進行臨床化學項目
68、定量檢驗所使用的體外診斷試劑(盒)。該標準不適用于:性能評價試劑(如僅供研究用試劑);臨床化學體外診斷儀器或設備;自測用臨床化學體外診斷試劑。,試劑盒,包裝在一起并預期用于進行特定體外診斷檢驗程序的體外診斷醫(yī)療器械的一組組件。注:試劑盒組件可包括抗體、酶、緩沖液、稀釋液、校準品、控制品及其它物品和材料。,有證參考物質,附有證書的參考物質,其一種或多種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確定,使之可溯源到準確復現的表示該特性值的測量單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