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賞文庫
全部分類
  • 抗擊疫情 >
    抗擊疫情
    病毒認知 防護手冊 復工復產(chǎn) 應急預案 防控方案 英雄事跡 院務工作
  • 成品畢設 >
    成品畢設
    外文翻譯 畢業(yè)設計 畢業(yè)論文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任務書 課程設計 相關資料 大學生活 期刊論文 實習報告
  • 項目策劃 >
    項目策劃
    土地準備 規(guī)劃設計 開工開盤 項目綜合 竣工移交 售后移交 智慧方案 安全專項 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 商業(yè)計劃書 危害評估防治 招投標文件
  • 專業(yè)資料 >
    專業(yè)資料
    人文法律 環(huán)境安全 食品科學 基礎建設 能源化工 農(nóng)林牧畜 綜合待分類 教育經(jīng)驗 行政人力 企業(yè)管理 醫(yī)學衛(wèi)生 IT技術 土木建筑 考研專題 財會稅務 公路隧道 紡織服裝
  • 共享辦公 >
    共享辦公
    總結匯報 調研報告 工作計劃 述職報告 講話發(fā)言 心得體會 思想?yún)R報 事務文書 合同協(xié)議 活動策劃 代理加盟 技術服務 求職簡歷 辦公軟件 ppt模板 表格模板 融資協(xié)議 發(fā)言演講 黨團工作 民主生活
  • 學術文檔 >
    學術文檔
    自然科學 生物科學 天文科學 醫(yī)學衛(wèi)生 工業(yè)技術 航空、航天 環(huán)境科學、安全科學 軍事 政學 文化、科學、教育、 交通運輸 經(jīng)濟 語言、文字 文學 農(nóng)業(yè)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藝術 歷史、地理 哲學 數(shù)理科學和化學 綜合性圖書 哲學宗教
  • 經(jīng)營營銷 >
    經(jīng)營營銷
    綜合文檔 經(jīng)濟財稅 人力資源 運營管理 企業(yè)管理 內(nèi)控風控 地產(chǎn)策劃
  • 教學課件 >
    教學課件
    幼兒教育 小學教育 初中教育 高中教育 職業(yè)教育 成人教育 高等教育 考研資源 試題真題 作業(yè)習題 課后答案 綜合教學
  • 土木建筑 >
    土木建筑
    專項施工 應急預案 建筑規(guī)范 工藝方案 技術交底 施工表格 圖片圖集
  • 課程導學 >
    課程導學
    醫(yī)學綜合 中醫(yī)養(yǎng)生 醫(yī)學研究 身心發(fā)展 醫(yī)學試題 影像醫(yī)學 醫(yī)院辦公 外科醫(yī)學 老年醫(yī)學 內(nèi)科醫(yī)學 婦產(chǎn)科 神經(jīng)科 醫(yī)學課件 眼鼻喉科 皮膚病科 腫瘤科 兒科醫(yī)學 康復醫(yī)學 全科醫(yī)學 護理學科 針灸學科 重癥學科 病毒學科 獸醫(yī) 藥學
    • 簡介:哲學不是思維著的人的頭腦中的產(chǎn)物,而是在實踐中通過對實踐活動及其積極成果的結晶的集中反映而形成的,并作為時代“文明的靈魂”,對時代的發(fā)展起著促進、推動和指引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也不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歷史和實踐的升華,具有反思和批判的功能。本文通過對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位不同代的領導人在哲學思想的邏輯起點、發(fā)展觀思想、為廣大人民謀利益的思想三個方面進行比較,希望能夠深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基礎。通過比較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三代領導人哲學思想的邏輯起點、發(fā)展觀思想、為廣大人民謀利益的思想,可以看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起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江澤民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起點,“科學發(fā)展與求真務實”是胡錦濤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邏輯起點,它們各自構成了理論體系起始的范疇。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他們?nèi)叩陌l(fā)展觀思想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不同,發(fā)展觀內(nèi)容的側重點也不同,鄧小平側重于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江澤民的發(fā)展觀思想側重于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發(fā)展是第一要務論,胡錦濤發(fā)展觀思想體現(xiàn)在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上,和諧發(fā)展上。黨的三代領導人為人民謀利益思想的側重點也不同,鄧小平為人民謀利益思想體現(xiàn)在堅持群眾路線,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上;江澤民為人民謀利益思想體現(xiàn)在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胡錦濤為人民謀利益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人為本、重視民生問題上。不難看出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三代領導人的哲學思想既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繼承,又結合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三代領導人的哲學思想進行比較研究,可以看出他們的哲學思想具有十分顯著的時代特征,并且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品質。另外,他們的哲學思想還具備創(chuàng)造性的特征,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理論。研究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三代領導人的哲學思想有助于從更深層的意義上為我們黨的社會主義理論建設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對于指導我們當前的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2
      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伴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fā)展,環(huán)境問題日益嚴重,人們開始反思人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尋求解決人類環(huán)境危機的途徑,由此西方生態(tài)倫理學應運而生。隨著全球性環(huán)境危機的出現(xiàn)以及中國經(jīng)濟、社會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遭遇到的環(huán)境問題,國內(nèi)學者也展開了生態(tài)倫理學方面的積極探索。本文從分析國內(nèi)學界對西方生態(tài)倫理學研究的現(xiàn)狀出發(fā),以研究莊子哲學的現(xiàn)代生態(tài)倫理學意蘊為認識平臺,期望解決這樣的問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西方生態(tài)倫理學是否可以進行生態(tài)倫理意義上的對話莊子哲學對于現(xiàn)代生態(tài)倫理學的意義是什么本文主要從莊子哲學本質以及莊子哲學的認識方法兩個方面來闡述莊子哲學對于現(xiàn)代生態(tài)倫理學發(fā)展的意義。本文除緒論外,主要有兩章構成。第一章中西方生態(tài)倫理研究的現(xiàn)狀;莊子生態(tài)倫理學研究的現(xiàn)狀。第二章莊子哲學的現(xiàn)代生態(tài)倫理學意蘊對莊子哲學本質的闡發(fā)以及對莊子哲學的生態(tài)倫理學意義的揭示。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98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張君勱“一生興趣,徘徊于學術與政治之間”,自稱“不因哲學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學”,其政治哲學,實際上是關于國家、社會及個人關系的認識。鑒于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以及近代中國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站在“國家民族本位”的立場,張君勱力圖從理論上調和“自由與權力”的沖突而對“在乎人權”的民主政治進行修正,并認為這種“修正的民主政治”是除“議會政治”與“獨裁政治”之外的“第三種”政治方案。而要達到“政治之獨立”,還須以“經(jīng)濟之獨立”來實現(xiàn),此即是他“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主張,而這一主張不外乎是為了解決“個人自由與社會公道”的統(tǒng)一問題?;凇罢沃毩ⅰ迸c“經(jīng)濟之獨立”,張君勱認為可以獲得一種“新的心理態(tài)度”以達到“理性政治”,即民主憲政,并以此使中國走上強國之路。但在近代中國的實踐過程中,張君勱的政治訴求并未達到他所預期的理想結果。盡管如此,在其思想中蘊含的一些合理因素,是我們在建設現(xiàn)代國家時不應拋棄而應加以利用并發(fā)揚的。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9
      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過程哲學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建構的龐大的理論體系。其研究的主題是宇宙的生成,目的在于向我們提供一種全新的對真實世界構造的解釋方式和概念圖示。建構這種宇宙論的宗旨,是通過闡述嚴密的概念,來發(fā)現(xiàn)我們面對的世界是什么樣子,而且為什么是這個樣子。懷特海認為,宇宙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機體,它處于永恒的創(chuàng)造過程之中。唯一可能的宇宙學說是這個宇宙永遠趨向于新穎性或創(chuàng)新。構成宇宙的不是所謂原初的物質或是客觀的物質實體,而是性質與關系構成的“有機體”。有機體的根本特征是活動,活動表現(xiàn)為過程,過程則是構成有機體各元素之間具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創(chuàng)造活動。世界的實在性正在于它的過程性,過程就是世界,世界就是過程,過程就是實在,實在就是過程。顯然,這種“過程實在論”同傳統(tǒng)的“實體實在論”具有本質的區(qū)別。在這種“過程化”了的宇宙生成中,懷特海對永恒客體ETERNALOBIECTS和現(xiàn)實實有ACTUALENTITIES作了形而上學的分類。永恒客體只是一種潛藏的可能性,但一旦卷入事件之流就可以顯現(xiàn)出來,成為實質性的現(xiàn)實實有。現(xiàn)實實有又構成了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在這兩個領域中,價值的要素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邏輯上講,我們這個世界也只是永恒客體轉化出無限多個世界中的一個。那么,是誰從無限多可能性中選擇了這個現(xiàn)實世界呢懷特海認為這個絕對選擇者只能是上帝。這已經(jīng)與傳統(tǒng)基督教中的上帝觀念不同上帝的選擇性表明他既是創(chuàng)造我們世界的源泉,又是不讓其他可能世界成為現(xiàn)實的限制性根源。因此,世界形成的過程是提供各種可能性的條件,而上帝才是使可能世界轉化為現(xiàn)實世界的終極力量。這種對宇宙生成模式的闡釋,正是懷特海建構的形而上學的新穎之處。文章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以柏格森生命哲學為思想源泉,論述懷特海在批判傳統(tǒng)西方哲學實體性思維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形而上學的本質及其基本框架。第二部分論述宇宙在可能性領域中的場景,永恒客體在其中的地位,以及價值因素的初步導入。第三部分論述宇宙在現(xiàn)實性領域中的場景,以及其基本粒子現(xiàn)實實有的基本狀態(tài)、聯(lián)系與生成過程,并再次說明價值對現(xiàn)實世界的影響。第四部分論述上帝是可能世界向現(xiàn)實世界轉化的終極力量,并對上帝與世界,上帝與價值之間的關系作詳細的闡述。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45
      1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按照拉康的觀點來看,女性并不存在LAFEMMENEXISTEPAS,或者女性是一切“無”LAFEMMEESTPASTOUTE?,F(xiàn)實中,女性需要打亂自己的天然秩序,才能進入到男性方式的社會網(wǎng)絡中,但結果卻是女性在男性社會中成為沉默的群體。因為很多時候,女性式的存在無法用男性文化的標準去衡量,因而也無法被承認甚至是被認識。無論怎樣,女性都不得不重新構建一個無法預知的新的精神世界,一個與男性文化異質的充滿差異性的世界?!瓣幮詴鴮憽盜éCRITUREFéMININE或者是“雌雄同體”ROGYNY概念,都試圖尋找一種包含男性語言意義在內(nèi)的雙性同體模式,但是正如德勒茲所說的那樣,這只不過是在微縮和內(nèi)化舊有的二元機器,而不是擺脫它。二元機器指的是由男性社會“樹根”文化產(chǎn)生的層級制的、二元對立的,并且不斷進行自我生產(chǎn)的二元對立機制。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真正地逃離男性女性、主動被動、文化自然、高低等等層級制的區(qū)分和二元對立,并以此為基礎尋求更真實而合乎自然的女性陰性方式、尋找與自然一樣綿延不息的生命本質?!敖浴笔恰芭允降摹睂嵺`方式的抽象化,體現(xiàn)著女性化的規(guī)律和與男性化方式不同的綿延、生成的演進方式。“近女性”的性質可以被理解為綿延LADURéE。綿延是超越了概念和物質世界的生命的永恒之流,而“近女性”的探索則從“流”開始。流是綿延、流變和融合,是對運動的認識。相應于大多數(shù)哲學以概念和定義作為哲學思辨的內(nèi)涵與認識論來源,并以“意義”作為其旨歸,“近女性”以生命作為哲學思辨的內(nèi)涵與認識論的來源,以“流變”和“生成”作為其旨歸。因此,“近女性”不僅是流通CIRCULATION、流動、強度及欲望能量的更加充分的釋放,也不僅是一種永不停息的欲望生產(chǎn),一種無所顧忌的沒有確定目標的沖動,一種縱橫馳騁的身體奔突,而是以游牧方式展開的一種新的生成生成之流。如同赫拉克利特所描述的那條永恒的河流一樣,女性及女性式的性欲、體驗、寫作、精神、行動等等都是開放而多元化的,是富于變化和韻律的,是歡悅輕快的,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充滿可能性的。它們猶如德勒茲的“塊莖”一樣,擺脫了“樹根”的束縛,以游牧的方式繁殖、蔓延、流淌,無休無止。它們遵循著“”的邏輯法則,結合為一個聯(lián)盟無限擴展和生成的聯(lián)盟。本文對以吉爾德勒茲為代表的后結構主義哲學、以亨利柏格森為代表的生命哲學、威爾海姆賴希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及中國傳統(tǒng)哲學等思想做了一個無層級的聯(lián)結,沿延著德勒茲的“逃逸線”前行,用存在于每個人身體和意識里的生命意志,一種生成的、充溢著力感的感性的、流動的本體實在來重新認知世界并塑造主體和社會。這種聯(lián)結實現(xiàn)了“近女性”的邏輯方式,是以“近女性”的方式進行的一次女性、美學與政治哲學實踐。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04
      1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當現(xiàn)代社會遭遇生態(tài)危機時,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如何認識、應對生態(tài)危機,如何構建生態(tài)文明等都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在老子文本解讀基礎上,以人與自然關系為中心,先以“道”、“德”的視角審視生態(tài)問題,考察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及與自然的關系。然后探討在世之人深根固柢、長生久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充分肯定人的存在價值,進而思考人應如何處理與自然的關系以更好地在世,最后闡述了老子生態(tài)哲學的理想境界?!暗馈笔巧鷳B(tài)環(huán)境變化的本體論基礎,也是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方法論依據(jù)?!暗隆笔巧赖默F(xiàn)實貫徹,是生態(tài)保護的入手點和合理性之源。人是開放性的的生命存在,是可以合“道”與“德”的重要載體。人需要以現(xiàn)實境遇為依據(jù)而尊道貴德,結合自身需求開拓生存空間,構建生態(tài)文明。健康的體魄是維系生命之流的“源頭活水”,意義世界的生成因之而水到渠成,生態(tài)文明的構建也有賴于斯。人法自然、知常善為,寡欲知止、去甚去奢,治于未亂、作于細易,悶悶其政、終無棄物是構建生態(tài)文明的現(xiàn)實路徑。構建生態(tài)文明的最終目的是趨致“玄同”境界,成就詩意人生。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9
      11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指導小組成員名單按姓氏拼音序白形東陳居淵郭曉冬李若暉林宏星劉康德吳震天辰謝遐齡徐洪興楊澤波張汝倫教授教授副教授研究員教授教授教授教授教授教授教授三周易的形而上學106四道德的形上學之初顯108五道德的形上學之證成111第二節(jié)攝用歸體與攝體歸用115第三節(jié)良知本心是體還是用一121第四節(jié)宇宙論形上學的困境一127本論二量論131第八章唯識總義一132第一節(jié)量論架構一132第二節(jié)首破別計一136第三節(jié)次破總計140第九章相由心生一144第一節(jié)習心取境一144第二節(jié)四緣生義一147第三節(jié)識的現(xiàn)起152第四節(jié)格物致知一160第十章遮詮明體一166第一節(jié)唯識而非唯境一166第二節(jié)新舊唯識學辯一168一關于心之看法170二關于真如本體172三關于阿賴耶識176四關于性寂性覺一178第三節(jié)遮詮以明本體183第十一章量論論衡190第一節(jié)本體能否說明190第二節(jié)現(xiàn)象是否真實一194第三節(jié)范疇如何可能一199本論三心性論203第十二章心性論總義。204第一節(jié)天命與心性204第二節(jié)心體與理體一209第三節(jié)天理與人欲214第十三章本心即功能一220第一節(jié)本心與習心。220第二節(jié)智慧與知識一232第三節(jié)良知是呈現(xiàn)236第四節(jié)本心即功能241第十四章功能與原理248第一節(jié)本有功能與先驗原理248第二節(jié)阿賴耶識與現(xiàn)行經(jīng)驗256一阿賴耶識之能熏所熏256IL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458
      7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莊子是中國哲學史上影響重大的一位大思想家,聞一多曾說“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其深邃超凡的思想至今使人驚嘆不已。而悲劇是西方文化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但它不是純粹的戲劇分類,更是哲學的藝術。悲劇中攝入了深刻的哲學內(nèi)涵和美學啟迪,是一個關系到生命存在且具有重大哲學意義的審美范疇。雅斯貝爾斯在其悲劇的超越中將人類最初對自身悲劇性的洞察稱為潛在的哲學,尼采稱自己的哲學為“悲劇世界觀”,這充分表明了悲劇與哲學之間的重要聯(lián)系。當今時代學科間的交叉研究拓展了我們的視野,美學與哲學的交融尤為明顯。但是具體到從悲劇意識角度對莊子哲學思想進行相關研究仍有不足。本文擬從悲劇意識的內(nèi)涵切入,第一部分闡明悲劇意識的內(nèi)涵及其與哲學之間的關系第二部分探析莊子的時代背景,即悲劇情境第三部分探析莊子所面臨的種種困境第四部論述困境之中莊子的悲劇意識所升成的哲學理論第五部分歸結莊子如何從哲學層面反超越悲劇意識最后闡述莊子悲劇意識的哲學意蘊對現(xiàn)代人精神困境的啟迪。二戰(zhàn)之后,存在主義在西方社會引起了巨大而持久的社會影響,也讓我們深刻地意識到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陷入嚴重的精神危機與異化困境之中。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主流價值體系被解構,新的價值體系尚未建構,人們忘記了自己生存處境就等于迷失了人作為人的本質。雖然莊子的時代已經(jīng)遠去,但是莊子所悲乃是人類永恒的悲劇性命運,他的悲劇意識及其哲學超越對于現(xiàn)代人的仍有重要借鑒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5
      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作為生活在戰(zhàn)國后期的荀子,不但是先秦時期思想斗爭的總結者,也是先秦時期音樂哲學的集大成者。荀子音樂哲學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其樂論專篇中,同時也貫穿荀子全書。其“樂論”思想不但成為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三百多年音樂爭論的發(fā)展式總結,對后世的音樂思想如禮記樂記也有重要影響,在我國的古代音樂思想史上起著繼往開來的重大作用。面對當今復雜紛繁理論的強烈沖擊情況下,弘揚中國傳統(tǒng)音樂哲學思想精髓對于當下的藝術活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期望在對荀子音樂哲學價值的發(fā)掘中,能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新的精神食糧。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力圖更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荀子音樂哲學思想。本文共分四部分,導論部分,簡要論述了文章的寫作緣由及音樂哲學的相關基本問題第一章,通過分析荀子對先秦典籍、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以及道家等樂論思想的吸收與借鑒,論述了荀子音樂哲學的理論淵源第二章,從樂情論、禮樂觀、中和論等三個方面對荀子音樂哲學之內(nèi)涵進行了論述第三章,從音樂對個人、國家以及社會的教化作用,闡述了荀子音樂教化思想第四章,通過論述其對禮記樂記、嵇康聲無哀樂論以及徐上瀛溪山琴況等三篇我國古代樂論方面典型代表之作的影響,探討了荀子音樂哲學對后世的重大影響。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8
      8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丹麥哲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作為“存在主義的先驅者”以及“黑格爾主義的堅決反叛者”在西方哲學界享有盛名。他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存在觀,提出了人生道路的三階段,即作為人的存在的三個層次審美階段、倫理階段和宗教階段。對這三個階段的論述,構成了克爾凱郭爾哲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其后揭露了審美階段和倫理階段是屬于兩種沒有根基的存在方式,而且最終會導致人生絕望以及絕望后人所體驗到的虛無處境,于是他將這種“個體的絕望”引渡至基督教中的“罪”,而在克爾凱郭爾看來,這種“罪”正好是對“個體存在”的最相近的表現(xiàn)。所以他在著作中提出為了解決這樣一個“有罪”的問題,我們不可沉湎于審美階段,也不能依靠倫理階段,而只有向上帝懺悔,從而開始走向了人生道路的第三種生活方式宗教,而宗教階段的生活是為信仰所支配。因此,本文著重梳理總結了克爾凱郭爾關于“個體的非理性的存在觀”、“人的存在的三個層次”以及“信仰與成為一個人”等問題的看法,試圖探究信仰如何作為存在的根據(jù)與表達。在論文第二章介紹了克爾凱郭爾的個人生平,著作及所處時代的變遷,通過分析克爾凱郭爾生存哲學的理論建構,強調生存即成為一個個體的人,而個體的人的生存歷經(jīng)審美階段、倫理階段,必將通過信仰的跳躍,指向生存的皈依階段宗教階段。在第三章中,文章圍繞信仰與人的生存的關系展開深入的探討,闡釋了克爾凱郭爾對無根的生存階段的批判,論證了有根的生存階段的基礎及其實現(xiàn)途徑,認為,在克爾凱郭爾的生存哲學中,只有信仰才能為存在奠定根基。而“成為一個基督徒”,“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成為一個自我的存在”,是走向有根的存在的基本途徑。最后在第四章針對克爾凱郭爾關于“生存”與“信仰”的哲學在各個領域的影響,分別從幾個維度進行了進一步闡述在哲學領域,他對黑格爾主義的反叛以及對其他存在主義哲學家的影響;在存在主義文學領域對作家卡夫卡創(chuàng)作的巨大影響以及克爾凱郭爾個體論與當今女性主義發(fā)展的相關聯(lián)系。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8
      9人已閱讀
      ( 4 星級)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2
      頁數(shù): 52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老子道德經(jīng)河上公章句哲學思想探析姓名張雪瑩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中國哲學指導教師丁原明20030408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內(nèi)容摘要老子道德經(jīng)河上公章旬作為一部流傳至今的老子注本,是反映西漢中后期道家思想演變情況的一部重要著作,并成為那個時代黃老學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然而,由于前人對該書貶損頗多,甚至將其判為偽書,故學界對它所蘊含的哲學價值及其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地位,一直不夠重視。鑒于此種研究狀況,本文擬從考辨老子道德經(jīng)河上公章句的真?zhèn)稳胧?,著重以哲學思維的視界對其思想進行整體透視與探析,從其在兩漢黃老學發(fā)展中的地位來把握它的恩想體系,全面認識它的價值。本文分別從宇宙論、治身論以及治國論三個方面進行論述。首先,在其宇宙論中,河上注繼承了老子關于“道”的本體論觀念,并導入了漢代哲學中關于“元氣”、“精氣”等概念,明確提出了氣化論的宇宙論體系。河上注還繼承改造了老予中關于“一”的思想,使其成為“道”的本體論與“道”的生成論相結合的契機,同時實現(xiàn)了道論與氣論的有機結合。河上注的氣化論的宇宙論模式初步克服了老子道論中本體論與宇宙生成論相分離的缺憾,從而推動了那個時代認識的發(fā)展。與其氣化論的宇宙論相對應,河上注提出了自然論的規(guī)律論,高揚自然之天,崇尚自然的運行規(guī)律,光大了老子開其端的自然主義傳統(tǒng),與當時的神學目的論相對立而充滿了理性精神。其次,河上注從天人相通的思維方式出發(fā),建構出一個治身論的理論體系。一方面,它從“道”的清靜無為、虛靜柔謙的屬性,感悟出修養(yǎng)處世哲學,要求人們遵循“道”之本性,以虛靜柔謙處世,達到避害全身。另一方面。它從形神關系出發(fā),由氣化論體悟出養(yǎng)生思想,主張以愛氣、固精、養(yǎng)神的內(nèi)養(yǎng)術,達到益壽延年。前者是對人之心靈境界的提升,后者是對人自然生命的培護,實現(xiàn)了追求生命之善與生命之真的有機結合,反映了那個時代黃老學發(fā)展的特征。最后,河上注延續(xù)了漢初黃老學的“君人南面之術”,從“國身同也”的理念出發(fā),由治身、養(yǎng)生感悟出治國理民的原理,要求人君遵循“道”之自然無為的本性行事,以實現(xiàn)國富民安、天下太平的理想社會狀態(tài)。關鍵詞道氣化論修身養(yǎng)生無為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41
      40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論卡爾納普的科學哲學思想姓名王文男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哲學、科學技術哲學指導教師王貴友20030601THEPAPERFIRSTTOUCHESUPONTHETHOUGHTONTHEDEMARCATIONOFSCIENCECARNAP’PERSPECTIVEONTHISPROBLEMHADCHANGEDSEVERALTIMESTHROUGHOUTHISLIFETHOUGHONTHEWHOLEHISPOSITIONWASINACONSTANTRETREATHEINSISTEDONTHEDISTINCTDICHOTOMYBETWEENSCIENCEANDMETAPHYSICSNEXTITANALYSESCAMAP’STHOUGHTON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SCIENCECARNAPINSISTEDONTHEMODELOFTWOLANGUAGESTHENITDISCUSSESCAMAP’SNOTIONONTHEEVALUATIONOFSCIENTIFICTHEORYCAMAPEVALUATEDTHETHEORYBYTHEDEGREEOFCONFIRMATIONANDDIDGREATCONTRIBUTIONTOTHEINDUCTIVELOGICAFTERTHATITISFOLLOWEDBYANANALYSISOFCARNAP’SIDEAONTHEDEVELOPMENTOFSCIENCEHISTHOUL曲TONTHISPROBLEMWASNOTINCOMPATIBLEWITHTHATOFTHOSEWHOFOLLOWEDHISTORICISMITELUCIDATESTHEPROGRESSINTHESTUDYOFTHESEVERALTRADITIONALPROBLEMSOFTHEPHILOSOPHYOFSCIENCEAFTERCAMAPINTHEEND,THEPAPERAPPRAISESCAMAP’STHOUGHTOBJECTIVELYONTHEPHILOSOPHYOFSCIENCEFROMDIALECTICALPERSPECTIVE,POINTSOUTTHEFLAWINHISTHOUGHTSANDEMPHASESTHEIRSOUNDNESSKEYWORDSCAMAP;PHILOSOPHYOFSCIENCE;DEMARCATION;INDUCTIVELOGIC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4
      15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傳統(tǒng)西方哲學是一種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知識論路向哲學。傳統(tǒng)哲學的知識論路向不能解決“人”的缺失的困境。要解決這一困境,哲學只能展開其它的路向?,F(xiàn)代西方哲學以對形而上學的批判的為根本旨趣,試圖解答“人”的困境。克爾凱郭爾開啟了生存論的轉向。海德格爾以在世的“此在”來揭示人與存在者的差異,著眼于在世的“此在”。海德格爾正是在對此在的解遮中來關切人的生存。從哲學的整體性轉換的角度來說,馬克思才真正是開啟哲學生存論轉向的第一人。在手稿中,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思辨哲學進行了批判,并對異化、實踐、人的本質以及共產(chǎn)主義等問題進行了論述。從馬克思對這些問題論述來看,他雖然還沒有完全擺脫費爾巴哈思想的影響,但已經(jīng)從黑格爾的思辨哲學中脫離了出來。把自己的哲學思想建立在人的“對象性活動”的研究之上,真正實現(xiàn)了哲學對人的生存的關注。開始展示了馬克思哲學的生存論路向。對于手稿中生存論思想的論述,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分析1、通過對手稿中自然觀分析,確立自然對于人的生存的本源性地位。在本源性的自然面前,人也不是一味地盲從,人也要體現(xiàn)也對自然的超越性。人的這種超越性的實現(xiàn),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人化自然與自然化人。人化自然與自然化人二者都離不開勞動實踐,這樣使得本部分的第五個問題與此緊密聯(lián)系;人化自然需要有人的主體地位。2、因為人對自然的超越性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必須得個個體現(xiàn)在其現(xiàn)實性上。因此,對人的研究也需要從認識論中投身而出,轉向對感性的個體的人的進行研究。個體的生存包括物性生存和精神生存,物性生存是個體生存的基礎,精神生存則體現(xiàn)了人類生存的超越性。3、人的存在方式只能是通過社會而體現(xiàn)的。人在實踐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人與人的關系性共在。人在社會存在中的社會交往關系有兩個向度,其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二是人與人的關系,并且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是交互作用的。4、手稿對被私有制異化的人就成為生存論中的主體。作為主體的人既是一種社會性存在,也是一種歷史性存在。馬克思在手稿中認為人的歷史其實就是勞動的異化與復歸的過程。人的歷史性復歸的方向就在于共產(chǎn)主義。5、實踐是馬克思哲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但對馬克思的實踐概念存在著認識論的理解誤區(qū)。在手稿中,馬克思把實踐確定為人的對象性勞動,并建立起了對象性活動原則,凸顯了實踐的生存論意義。在手稿中,馬克思哲學的生存論思想已經(jīng)形成,但還并不成熟。主要體現(xiàn)在于其思想深受費爾巴哈及其人道主義思想的影響,并采用了思辨哲學的思維方式,因而沒能建立起真正的實踐觀。實踐觀的不成熟是生存論思想不成熟的主要障礙。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35
      6人已閱讀
      ( 4 星級)
    • 簡介:南開大學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人完全了解南開大學關于收集、保存、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同意如下各項內(nèi)容按照學校要求提交學位論文的印刷本和電子版本;學校有權保存學位論文的印刷本和電子版,并采用影印、縮印、掃描、數(shù)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論文;學校有權提供目錄檢索以及提供本學位論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閱覽服務;學校有權按有關規(guī)定向國家有關部門或者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在不以贏利為目的的前提下,學??梢赃m當復制論文的部分或全部內(nèi)容用于學術活動。學位論文作者簽名I等汐眸、J,月7J,日經(jīng)指導教師同意,本學位論文屬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指導教師簽名學位論文作者簽名解密時間年月日各密級的最長保密年限及書寫格式規(guī)定如下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本文的研究對象,隱喻邏輯,是邏輯學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是計算機人工智能研究的客觀要求。隱喻研究是認知科學、計算語言學、邏輯學以及人工智能等眾多學科共同關注的課題。特別是近幾年來,從邏輯角度研究隱喻逐漸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人們利用現(xiàn)代邏輯知識對隱喻形式化、隱喻推理展開研究成為這一時期隱喻研究的重要方向。對隱喻邏輯的研究主要朝著以下兩個方向進行其一是運用現(xiàn)代邏輯的方法對隱喻語句進行形式化刻畫;其二是隱喻推理的內(nèi)在機制研究。但從整體上看,目前的隱喻邏輯研究仍處于草創(chuàng)階段,關于隱喻邏輯的許多探討以及由此而凸顯出的哲學問題并沒有取得共識,因而筆者將對隱喻邏輯進行較為全面的闡釋并對其哲學問題作出嘗試性的回答。本文主要針對隱喻邏輯的哲學問題即隱喻邏輯的各方面以及與它們相關的一些哲學問題進行探討。從這一角度出發(fā),力圖深入分析和闡述隱喻邏輯的特點、隱喻形式化、隱喻推理以及由此而凸顯出來的一些問題。論文共由五章組成。導言部分重點講述本文的研究緣起、研究意義和研究狀況,為我們搭建一個隱喻邏輯研究的可行性基礎。第一章分三節(jié)從隱喻、隱喻理解與隱喻的邏輯基礎三個方面做了闡述,以期對本研究相關的內(nèi)容有個大致了解。第二、三、四和五章是本文的重點,分別闡述了隱喻邏輯的特點、隱喻形式化嘗試和隱喻推理并對一些哲學問題作了回答,具體地說,在隱喻邏輯的特點這一章中,分別就隱喻邏輯的模糊邏輯、內(nèi)涵邏輯特征以及隱喻邏輯的創(chuàng)新性三方面進行了闡述;在隱喻形式化的嘗試這一章中,我們首先探討了隱喻形式化研究的背景,然后對目前隱喻形式化研究兩個突出成果隱喻結構理論STM和漢語隱喻邏輯理論進行了細致的介紹并對其作客觀的評價,本章最后闡述了隱喻形式化的實踐意義;在隱喻推理這一章中,首先論述的隱喻推理的不確定性,然后探討了隱喻推理的兩個模式,并對隱喻推理的作用作了論述,我們認為,隱喻推理是人類借以認識世界的工具,科學研究離不開隱喻推理。在論文的最后一章,筆者對隱喻邏輯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和進一步展望。我們首先闡述了隱喻形式化的局限性,并就其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探討了隱喻邏輯的認知問題;再次,從哲學維度對隱喻真值的理解過程和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60
      4人已閱讀
      ( 4 星級)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機械圖紙源碼,實習報告等文檔下載

    備案號:浙ICP備200186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