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1五年級上冊科學知識要點復習提綱五年級上冊科學知識要點復習提綱第一單元第一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生物與環(huán)境一、基礎知識。一、基礎知識。1、種子發(fā)芽需要一定的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適當?shù)目諝狻?、在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中,光、溫度、水等三個條件適合我們進行實驗研究。3、種子發(fā)芽實驗中,要用放大鏡觀察綠豆種子,測量它們的大小,再把它們畫下來,并用適當?shù)脑~匯描述它們。4、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當環(huán)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適應環(huán)境的改變。說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5、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中。6、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不同的動物對環(huán)境有不同的需求。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環(huán)境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8、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9、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二、解釋概念。二、解釋概念。1、食物鏈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2、生產(chǎn)者食物鏈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產(chǎn)者。3、消費者食物鏈中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費者。4、食物網(wǎng)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事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wǎng)狀結構,叫做食物網(wǎng)。5、生態(tài)系統(tǒng)像池塘里的這些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一片森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物群落。三、舉例。三、舉例。1、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答①香蕉樹生活在降水豐富的熱帶地區(qū),所以葉子非常闊大。②松樹生長在降水相對較多的溫帶地區(qū),所以葉子細長成針形。③仙人掌生長在干旱的沙漠地區(qū),所以葉子退化成了葉刺。④白楊樹生長在多風的北方地區(qū),所以樹干長得十分高大。⑤橘子樹生長在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結出甘甜可口的果實。2、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動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答①候鳥(如大雁)為了找尋適合生活的環(huán)境條件會遷徙。②青蛙為了滿足自身對環(huán)境的需要會尋找地方冬眠。③企鵝生活在極其寒冷的南極,所以它們身體的脂肪很厚,用來抵御嚴寒。④貓、狗、狼等有皮毛的動物每年都會脫毛以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⑤天鵝等水鳥必須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3、食物鏈的舉例。、食物鏈的舉例。答①草→兔子→鷹②落葉→蚯蚓→小鳥4、自然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區(qū)。答①世界第一個自然保護區(qū)美國黃石國家公園。②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qū)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qū)。四、簡答。四、簡答。1、哪些條件影響綠豆芽的生長哪些條件影響綠豆芽的生長答綠豆芽的生長受水分、溫度、陽光、養(yǎng)分等因素的影響。2、在食物鏈、在食物鏈“草兔子兔子鷹”中,如果中,如果①如果鷹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如果鷹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答兔子會大量繁殖,草來不及長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會餓死,草可能重新生長,經(jīng)過漫長的時間重新平衡。或者因為沒有植被,形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小氣候惡化,降水減少,植物更難生長,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鷹死的死,遷徙的遷徙。②如果兔子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如果兔子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答大量的鷹會餓死,草會瘋長,植被不合理,可能引發(fā)草原火災③如果草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如果草少了,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答兔子會因缺少食物而減少,最后會消失。老鷹也會餓死,草原會逐漸荒漠化3、人類的什么行為會造成鷹、兔子的減少和草的減少、人類的什么行為會造成鷹、兔子的減少和草的減少答人類對老鷹、兔子的獵殺;為防止兔子與牛羊爭牧草而進行的獵殺和驅(qū)趕;為了發(fā)展經(jīng)濟而過度的放牧;環(huán)境的惡化導致的生長困難;等等。4、為了維護生態(tài)平衡,我們?nèi)祟悜撟鲂┦裁础榱司S護生態(tài)平衡,我們?nèi)祟悜撟鲂┦裁创稷賽圩o動植物,不傷害它們。②保護森林,不亂砍濫伐。③多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保護珍惜的動植物。④保護草原,合理放牧。第二單元光第二單元光一、基礎知識。一、基礎知識。1、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光源、擋光物體、屏)。3第三單元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地球表面及其變化一、填空1、地球的地表形態(tài)可以分為高原高原、丘陵丘陵、平原平原和盆地盆地,西藏地處高原高原,那里有許多有著尖峰的冰山冰山;內(nèi)蒙古的大草原大草原很寬廣,一望無邊。2、地球上海洋海洋多,陸地陸地少。海洋海洋在地形圖上用藍色表示,用綠顏色表示平原平原。中國的西部多高山高山,東部多平原平原。3、2007提4月2日所羅門所羅門群島發(fā)生里氏8級地震,在引發(fā)海嘯造在人員傷亡的同時,將一座名為拉農(nóng)加拉農(nóng)加的島嶼突然拔高了3米。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nèi)部運動內(nèi)部運動引起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間發(fā)生較大改變的是火山火山和地震地震。5、地球的內(nèi)部可以分成地殼地殼、地幔地幔、地核地核三部分。絕大部分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地殼內(nèi)?;鹕交顒优c地幔地幔和地殼地殼有關。6、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溫度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7、由于受水、大氣大氣、氣溫氣溫或動植物動植物的作用,巖石風化。巖石的風化改變了地形地貌地形地貌。8、地球內(nèi)部運動使地表形態(tài)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不斷變化,地球剛形成時是汪洋汪洋一片,后來才出現(xiàn)陸地陸地的。9、科學家認為喜馬拉雅山喜馬拉雅山是兩個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東非大裂谷東非大裂谷是兩個大板塊受拉張而形成的。10、巖石的風化改變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形成了許多美麗的景觀景觀,如海南第一山海南第一山;云南的石林云南的石林;黃山奇石黃山奇石等。11、整塊的巖石風化形成碎石碎石,碎石繼續(xù)變化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顆粒,這些細小的顆粒經(jīng)過長時間后又會變成土壤土壤。12、根據(jù)顆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類,最大的土壤顆粒是沙礫(小石子)沙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著是比沙還小的粉沙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黏土。這些統(tǒng)稱為巖石的微粒微粒。13、土壤是沙、小石子小石子、黏土黏土、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空氣等物質(zhì)的混合物。土壤為生物提供了食物食物和生存空間生存空間,也為人類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來源材料來源。14、土壤是由沙、小石子小石子、黏土黏土、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空氣等物質(zhì)構成的。15、土壤中還有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和鹽分鹽分。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是動植物腐爛時產(chǎn)生的黑色黑色物質(zhì),鹽分鹽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礦物質(zhì)礦物質(zhì),它們都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營養(yǎng)元素。16、雨水降落到地面雨水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蝕侵蝕的開始。17、在自然界,地表的地形常常不是很平很平的,各處植被覆蓋的程度程度也不一樣,天空中的降雨量降雨量也有大有小。土地坡度的大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降雨量的大小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18、由于流水對土地的侵蝕作用,地表會形成許多溪流溪流和溝壑溝壑。19、侵蝕侵蝕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流失,而沉積沉積卻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低洼的地方,侵蝕侵蝕和沉積沉積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20、除了流水,還有其他自然力如風、冰川冰川、海浪海浪等對土地有侵蝕和沉積作用。21、流水流水、風、冰川冰川、波浪波浪、和重力重力等都會侵蝕侵蝕土地,侵蝕侵蝕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流失,改變了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同時對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生產(chǎn)生活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人們想辦法盡可能地減少侵蝕侵蝕。22、地球的各種力量包括人類自身人類自身都會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二、名詞解釋1、風化、風化由于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巖石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風化。2、腐殖質(zhì)、腐殖質(zhì)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燒的東西,主要是土壤里動植物肢體腐爛以后變成的,叫做腐殖質(zhì)。3、侵蝕、侵蝕雨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并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帶走了,這就是侵蝕。4、冰川冰川地質(zhì)學家把在地表緩慢移動的大冰體稱為冰川。三、問答題1、地震是怎樣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地震是怎樣形成的有什么危害地震是由地球內(nèi)部運動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災、火災等。2、引起巖石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引起巖石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主要有①冷和熱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動物活動的作用。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構成的、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構成的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zhì)、水和空氣等物質(zhì)構成的。4、說說黃河水變黃的原因,我國為什么要治理黃河、說說黃河水變黃的原因,我國為什么要治理黃河黃河在流經(jīng)黃土高原時,因為黃土高原大部分地區(qū)覆蓋著黃土,沒有樹,沒有草,下大雨時,雨水秀容易把黃土沖下山坡,流入黃河,黃河里的泥沙多起來,水就變黃了。因為黃河流到下游,流速變慢,水中泥沙沉積到河底,使河床越來越高。在雨季水大時,非常容易泛濫成災,給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了很大的損失。5、說說河流各段的巖石會有什么不同、說說河流各段的巖石會有什么不同河流上游往往布滿了大石頭,中游堆積了很多的鵝卵石,下游河床堆滿細沙。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谕纬闪耸裁矗瑸槭裁?、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谕纬闪耸裁?,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谕菀仔纬善教惯|闊的沖積平原。因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減慢,起到了沉積作用。7、哪些力量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哪些力量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是地球內(nèi)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會改變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來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也會改變地形地貌。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shù): 5
大?。?0.0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作者姓名董戰(zhàn)利指導教師姓名牛思先學科專業(yè)名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08年11月8日畢業(yè)設計論文圖書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3EASYLANGUAGESTRONGOFCANSEETOTURNINTERFACEFUNCTIONTOSUPPTOFTHEDATABASECONSTRUCTAMODELFIRSTINCREASEFUNCTIONGRADUALLYENDMEETTHEDEMSTHISSYSTEMINTERFACEISFRIENDLYTHEFUNCTIONISSTRONGERWHENTHEPLACEOFSHTAGEISTOBEADATABASEINTERVIEWSTOHASGREATCAPACITYWILLCAUSETHEFUNCTIONDESCENDTHEDISADVANTAGESHAREEFFECTIVELYINTHEDATABASESHOULDCONSIDERTHESQLSERVERASADATABASEINHEREAFTERTHEIMPROVEMENTRESOLVINGINTERVIEWSPEEDTHEDATACOMMONLYSHAREDPROBLEMTHATSYSTEMTRIESHARDFTOBEEASYTOANUSAGEHAVINGTOEXPSEXHIGHERLYCANNINGSUPPTSEXKEYWDTHERELATIONDATABASEEASYLANGUAGETHEDEVELOPMENTINFMATIONSYSTEMOFTHESYSTEMSYSTEMOFTHEDATAMANAGEMENT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22
大?。?0.85(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1、比較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分組實驗比較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分組實驗教學目標1、通過指導閱讀資料及實驗分析,初步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氧氣與二氧化碳的含量的變化。2、學習對比探究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對比實驗與分析推理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3、引導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經(jīng)歷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科學學習的興趣,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理解科學的本質(zhì)。教學重點學生經(jīng)歷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含量變化的發(fā)現(xiàn)和推理。對比探究的一般思路與方法的初步形成。教學難點對比探究的一般思路與方法的初步形成。理解呼出的氣體比吸入氣體的二氧化碳含量多,而氧含量少(不是沒有)教學準備分組材料水槽、容積相同的兩個集氣瓶、兩片毛玻璃、等高的兩根蠟燭、火柴、大小一致的氣球、打氣筒、等量的兩份澄清石灰水。演示材料呼出與吸入氣體對照表。教學過程一、資料引入1談話。同學們喜歡做實驗嗎2實驗可是我們學習科學的好辦法,我們先來看看英國普里斯特利的實驗,請同學們閱讀P5普里斯特利的發(fā)現(xiàn)思考普里斯特利做了一個什么實驗他有什么發(fā)現(xiàn)拉瓦錫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學生閱讀小結3談話在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呼吸離不開周圍的空氣,可人把空氣吸進去又呼出來了,那為什么還要呼吸(引導學生推測吸進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變化)4今天我們就來用實驗的方法比較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板書課題二、探究過程探究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的二氧化碳含量1討論收集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的方法1我們吸進的氣體是什么氣體呢你能收集一瓶這樣的氣體嗎2我們再來看看呼出的氣體,你能收集一瓶我們呼出的氣體氣體嗎3分組討論這樣收集來的氣體怎么保存你能利用桌上的這些材料收集到呼出和吸入的氣體嗎4生匯報討論情況,師引導學生利用排水法來收集呼出的氣體(學生分組收集不同的氣體)2、對比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討論3實驗結論實驗結論吸進的氣體和呼出的氣體兩者的主要不同是吸進的氣體比呼出的氣體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多;呼出的氣體比吸進的氣體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多。2、肺活量分組實驗肺活量分組實驗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經(jīng)歷測量自己肺活量的過程,對肺活量大小進行比較,知道不同的人每分鐘呼吸的次數(shù)也是不同的。2、知道什么是肺活量,掌握測量肺活量的正確方法,并能測量自己的肺活量,通過設計制作小報來宣傳如何做好自我保護。3、知道體育鍛煉對呼吸和心臟帶來的好處;認識到清新的空氣,合理的運動,有助于我們的健康,意識到個人對自身的健康負有責任。重點難點分析比較我們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能與上什么因素有關教學準備5L油瓶一個、水槽、有刻度燒杯或量筒、膠帶、吸管、記號筆、電子肺活量測量儀教學過程一、游戲引入一、游戲引入1游戲吹氣球比賽。要求猛吸一口氣,全部吹入氣球,比一比誰吹的氣球大1談話剛才同學們猛吸一口氣,全部吹入氣球的氣體總量就是你們的肺活量板書肺活量2你能比較誰的肺活量大嗎談話根據(jù)上面的活動你還有那些問題呢憑什么我的肺活量小呢到底小多少為了更好的進行比較更多地了解我們自己肺活量今天就來我們測量肺活量板書測量二、探究過程二、探究過程(一)測量肺活量,1談話要測量我們的肺活量就必須有一個測量肺活量的儀器在日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利用5L油瓶一個,水槽,有刻度燒杯或量筒,膠帶,吸管,記號筆等制作一個簡易的肺活量測量計我們怎樣做呢2指導學生一組用簡易肺活量測量計測量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A、強調(diào)盡力吸盡力吹完一口氣B、衛(wèi)生C記錄時視線與水平3介紹電子肺活量測量儀使用強調(diào)盡力吸盡力吹完一口氣把測量的結果填寫在記錄表上反復測幾次怎么計算肺活量為什么這樣計算(二)統(tǒng)計分析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shù): 24
大?。?0.27(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淺談小學科學課的分組實驗探究淺談小學科學課的分組實驗探究無作者李忠華文章來源轉載點擊數(shù)554更新時間2012311淺談小學科學課的分組實驗探究【摘要】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同時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學科。分組實驗教學在小學科學課的學習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學生步入奇妙的科學殿堂;常常能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學教學中,加強并改進分組實驗教學,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好途徑。【關鍵詞】分組實驗探究規(guī)范性主體性有序性有效性安全性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啟蒙課程,強調(diào)以學生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方式,通過這些活動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一次科學發(fā)現(xiàn)、科學探究、科學創(chuàng)造的過程??茖W探究是科學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的,也是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關于科學探究,其中有一條要求是“學生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由此可見實驗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性。意識到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力求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學生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zhì)疑的科學態(tài)度。但是在具體操作中,卻存在著很多操作層面的問題,尤其是分組實驗教學達不到預定效果,費時低效現(xiàn)象很嚴重。個人認為,分組實驗應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操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需要設計合理、規(guī)范的記錄單,并指導學生真實地記錄事實的過程。經(jīng)過一年的訓練,我很高興地發(fā)現(xiàn),在我班中,只要是課堂上使用過的儀器,下次再使用時不需要過多復習,學生們就能正確、熟練的掌握。例如在使用托盤天平時,取用砝碼、移動游碼必須用鑷子而不能用手;點燃酒精燈后火柴不會隨手扔在地上,而是放在專門的廢物杯中;電路的連接先接線路后接電源,拆卸時先斷電源,后拆線路,等等。記得在四年級上學期學習溫度與氣溫時,學生不是讀數(shù)時將溫度計液泡捏住,就是仰視或者俯視讀數(shù),致使實驗的結果存在很大誤差,在這種情況下,我將教學內(nèi)容暫時放下,專門練習溫度計的使用,因為這是這節(jié)課成敗的關鍵,后來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和學生們的練習,大家都能準確使用溫度計了,這樣雖然暫時放下了教學,但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到后面學習使用溫度計測量氣溫時,大部分學生們都能很快回憶起使用的要領,并進行了準確測量,那節(jié)課上的非常順利,這與之前的規(guī)范學習是分不開的。二、實驗操作的主體性科學教學強調(diào)學生收集處理、分析總結、觀察和創(chuàng)新等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討論、自主思考來達到自我不斷完善的過程,使學生始終處于實驗全過程的積極狀態(tài),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zhì)教育中,教師必須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自己提出探究實驗的方法,自己動手實驗,通過觀察實驗活動,鍛煉學生,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如在學習彈性一課時,學生對于彈性已有一定的生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9
大?。?0.0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檢察檢察院科院科學發(fā)學發(fā)展觀展觀關注關注民生民生走近走近群眾群眾調(diào)研調(diào)研報告報告檢察院科學發(fā)展觀關注民生走近群眾調(diào)研報告民生問題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問題,無論是何種體制的國家都會將民生作為其最核心的基礎。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法律監(jiān)督機關在履行其職能時民生就成為其首要考慮的問題。黨的十七大指出“科學發(fā)展觀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必須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基礎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自治區(qū)檢察院王雁飛檢察長提出,檢察機關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必須把“關注民生、走近群眾”作為檢察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所以,開展“關注民生、走近群眾”實踐活動,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是人民群眾的呼聲,也是進一步做好檢察工作的需要。按照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檢察機關如何在科學發(fā)展中進一步“關注民生,走近群眾”,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不斷深化對檢察工作特點和規(guī)律的認識,增強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真正把科學發(fā)展觀貫徹落實到檢察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最近一段時間,我深入各檢察聯(lián)系點、走進群眾,采取座談、征求意見等方式,對檢察機關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進一步“關注民生,走近群眾”做了一些調(diào)查與思考,現(xiàn)報告如下一、我院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關注民生,走近群眾”的基本情況如何堅持檢察機關的人民性,使檢察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科學發(fā)展,貫徹檢察工作的群眾路線,提高檢察干警群眾工作能力是檢察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的重大課題。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來,我院始終以科學發(fā)短”和“懸空”缺陷,我院深入各鄉(xiāng)鎮(zhèn)開展“農(nóng)村檢務工程”,目前,已在各鄉(xiāng)鎮(zhèn)已聘任檢察聯(lián)絡員9名,建立檢察工作聯(lián)絡點9個,設置檢察信箱9個。截止目前,共開啟信箱20余次,受理舉報線索1件。三是向社會公布了反貪局長、反瀆職局長電話,方便群眾控告、舉報、申訴、投訴和咨詢,已受理短信舉報線索2件,正在初查中。四是以查辦和預防涉及民生領域的職務犯罪為著力點,切實維護民生。積極開展查辦涉農(nóng)職務犯罪、、查辦危害能源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瀆職犯罪專項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五是開辟信訪“綠色通道”。針對群眾上訪難、打官司難的問題,我們對涉及民生、需要快速辦理的案件,優(yōu)先受理、優(yōu)先立案、優(yōu)先辦結。同時建立“解決合理訴求”的接訪機制。轉變以往“息訴罷訪”為目的的接訪機制,對信訪案件多辦少轉,達到案結事了。同時在民事行政檢察科,建立了弱勢群體的民行申訴案件優(yōu)先受理、優(yōu)先立案、優(yōu)先辦結等規(guī)定,切實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下一步將開通“民生服務熱線”,派專人接聽,及時傾聽群眾民生需求。(三)加大宣傳力度,增加了檢察工作透明度。組織干警進社區(qū)、進機關、進企業(yè)、進鄉(xiāng)鎮(zhèn)、進學校,開展了“關注民生,走近群眾”舉報宣傳活動。發(fā)放“關注民生,走近群眾”宣傳材料3000余份,民情調(diào)查表1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詢30余人次,接受群眾舉報和法律咨詢,密切了檢察機關與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使人民群眾對檢察工作有了進一步了解,也增加了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對檢察工作的關注程度。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5-22
頁數(shù): 13
大小: 0.1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材料科學基礎余永寧第二版答案材料科學基礎余永寧第二版答案其實放眼看去,咱們學過的幾節(jié)課中讓人稍感不適的無非就那14種布喇菲點陣的劃分,晶帶和沒怎么理解的倒易點陣,針對這些本文將陸續(xù)展開敘述。晶體的基本特征P2晶體那五個什么基本特性翻翻看就好。晶體結構和點陣P3晶體由結構基元在空間呈不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則三維周期排列而形成。點陣即等同點組成的陣列。P4初基矢量、初基單胞、復式初基單胞初基單胞體積、面積、長度不管怎樣劃分都相等P5單胞體積與陣點距離的公式看下應該就好,應該不會用得到P6點陣結構基元晶體結構對稱性P7對稱性就是通過平移、旋轉、反映等一系列操作后還能和自身重合,這也是后面晶系的劃分依據(jù)P8對稱變換的主動操作與被動操作隨便看看就好。P9關于旋轉,課本舉的是由平行于XOY平面的向量繞Z軸旋轉一定角度后得到新向量的變換,即R′RR,具數(shù)。P1517旋轉反演,國際方案與熊夫利斯方案并不相同,前者是先旋轉再反演,后者是先旋轉再反映,但二者都是非同宇的,而且二者間確有聯(lián)系,如S35等。其實這東西覺得蠻少用到,先理解著記住吧。晶系和點陣幾何P18上面那篇推導就想說明若晶體中含有旋轉軸,那么其軸次只能是12346,推導關鍵就是BB′∥AA′且為其整數(shù)倍。不喜歡推倒的同學記住結論應該就可以了。P1923有關晶系的劃分簡單來說三斜就是最不規(guī)則的平行六面體;單斜、正交、四方、六方很相似,首先明確這幾個都是立柱。單斜底面是一不規(guī)則平行四邊形,正交底面是一矩形,四方底面是一正方形,六方底面是一夾角為120的菱形;剩下的立方和菱形則比較相似,立方不多說,菱形其實就是立方沿其一體對角線這么一拉就OK了。這樣分這七種晶系應該就好理解多了,點陣常數(shù)間的關系無須再作說明。再看分類依據(jù)旋轉軸首先三斜只有恒等變換,單斜就一2次軸,立方有兩個以上的2次軸,四方有一個4次軸,立方是四個3次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25
大?。?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最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小學科學教案全套最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小學科學教案全套一、天氣一、天氣⒈我們關心天氣⒈我們關心天氣一、教材簡析一、教材簡析本課內(nèi)容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我們知道的天氣現(xiàn)象;第二部分今天的天氣怎么樣。第一部分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城市天氣預報圖”來幫助學生明確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圖中的各種天氣符號和表示溫度的數(shù)字,反映了這一天全國各個地區(qū)的天氣情況。學生通過對這張圖的觀察,可以對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也便于學生認識各種天氣符號。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活動的前提下,學生從云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xiàn)象來描述天氣。接下來把學生帶到室外,引導學生從這幾方面對當天的天氣進行觀察。并引導學生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下來?;貋砗蟛⑦M行交流。二、教學背景二、教學背景天氣幾乎每天都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對天氣有了初步認識,這些認識來自于平時的生活經(jīng)驗、每天的天氣預報或其他的書籍資料。三、教學設計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科學概念1初步感知可以從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xiàn)象來描述天氣。2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xiàn)象和天氣符號。過程與方法(二)過程與方法1能對各種天氣現(xiàn)象進行分類。2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出示觀察要求請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xiàn)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2安全教育,并落實小組長進行管理。3帶上科學記錄本和筆排隊到空曠場地分組進行觀察,教師巡視。(時間5分鐘左右)4回到教室進行交流請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觀察到天氣現(xiàn)象。5學生匯報,教師投影展示學生的記錄。6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7認識“網(wǎng)狀圖”的使用剛才同學們在匯報的時候想到一點說一點,有沒有辦法把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更直觀地表示出來的方法呢打開書本第3頁,看看書本上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一個好方法8帶讀提示語。9看明白了嗎有不明白的請?zhí)釂枴?0請你學著書本上的方法,在科學記錄本上為今天的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作一張“網(wǎng)狀圖”。11投影展示學生的“網(wǎng)狀圖”。12小結不同的天氣對我們生活的許多方面都產(chǎn)生了影響,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觀察了解天氣現(xiàn)象。三、總結與延伸三、總結與延伸剛才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么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后天呢一個月內(nèi)我們寧波的天氣又在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xiàn)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了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這里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課外活動觀察每天的天氣現(xiàn)象;收看、收聽每天的天氣預報。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144
大?。?0.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班時間實驗類型分組(∨)演示(∨)實驗名稱研究杠桿的秘密實驗器材杠桿尺、鉤碼猜測杠桿是否省力跟用力點和阻力點到支點之間的距離有關實驗過程左邊(阻力點)情況右邊(用力點)情況用力情況鉤碼數(shù)(個)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鉤碼數(shù)(個)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1、省力;2、費力;3、不省力也不費力1111不省力也不費力1212不省力也不費力2121不省力也不費力2222不省力也不費力2112省力4114省力4224省力3113省力3223省力1331費力2332費力2442費力1422費力2241費力觀察到的現(xiàn)象或?qū)嶒灥慕Y果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省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費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評定等級指導教師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年級班時間2011915實驗類型分組()演示(∨)實驗名稱輪軸作用的實驗實驗器材1盒鉤碼、2段粗線繩、1個鐵架臺、1個大輪、1個小輪、1個軸猜測輪軸能夠省力。實驗過程將一定數(shù)量的鉤碼掛在軸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輪上掛鉤碼,看成是我們用力的大小。試一試,在輪上掛幾個鉤碼能把軸上的鉤碼提起來。然后改變軸上的鉤碼數(shù)量在做實驗。輪軸作用的實驗記錄表輪軸作用的實驗記錄表軸上鉤碼的個數(shù)輪上鉤碼的個數(shù)我們的發(fā)現(xiàn)21省力42省力63省力105省力觀察到的現(xiàn)象或?qū)嶒灥慕Y果輪上掛的鉤碼比軸上掛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說明輪軸可以省力。評定等級指導教師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6
頁數(shù): 22
大小: 0.2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復習題班級姓名一、我來填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彼此之間也是(),()的。2、種子發(fā)芽需要()、()和適宜的()。3、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是陽光、()、()、()、()、()等。4、“水稻→老鼠→蛇”這條食物鏈中,共有()種消費者,生產(chǎn)者是()。5、()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間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稱為()。由多條食物鏈來組成的網(wǎng)狀結構,叫做()。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那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二、我判斷1、種子發(fā)芽不需要陽光。()2、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干燥的泥土里。()3、綠豆發(fā)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4、動物的生存與植物沒有關系。()5、仙人掌原產(chǎn)于熱帶荒漠地區(qū)。()6、企鵝適合在亞熱帶地區(qū)生活。()7、種子只有種在土壤里才能發(fā)芽。()8、生態(tài)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9、人類的棲息地是整個地球。()10、不同的環(huán)境里,生活著不同的生物。()11、香蕉樹、松樹和仙人掌的生活環(huán)境完全相同。()12、所有的生物都會引起它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的變化。()13、動物會有一些獨特的習性,跟適應生存環(huán)境有關。()14、仙人掌的葉變成了刺狀,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15、只要沒有自然災害,就不會有動植物滅絕。()16、“毛蟲被小鳥吃”是一條食物鏈。()17、草原上空生活的老鷹與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沒有什么聯(lián)系。()18、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tài)平衡是我們?nèi)祟惖呢熑?。(?9、保護一種生物,也就是保護了許多種生物。()20、菊花的地上部分冬季枯死,用種子來延續(xù)生命。()21、沙塵暴是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類生活的一種惡劣天氣。()22、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不會影響其他多種生物的生存。()23、環(huán)境影響植物的生長,但是植物的生長不會影響周圍的環(huán)境。()24、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消費者就是指以生產(chǎn)者為食的動物,如兔、鼠等。()25、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26、各種生物只有當環(huán)境滿足它們需要的時候,它們才能生存下來。()27、做對比實驗時,實驗組和對照組往往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28、做一個生態(tài)瓶,首先要裝水,然后把田螺、小魚、小蝦、泥鰍等放進去就行了。()29、自然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如果一個環(huán)節(jié)受到了破壞,就會失去平衡。()30、沙塵暴的形成與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受破壞有著直接聯(lián)系。()三、我來選1、植物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最基本條件有()。A、光照、水分、溫度、空氣和土壤B、光照、水分、溫度、空氣C、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空氣2、適應香蕉生活的環(huán)境是()。A、沙漠B、山地C、雨林3五、我實驗你認為鳳仙花喜歡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還是陰暗的環(huán)境請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進行實驗驗證。(1)我認為鳳仙花喜歡的環(huán)境是(2)我的實驗計劃我研究的問題我的猜想相同條件不同條件實驗方法實驗結論六、我來答維護生態(tài)平衡,從我做起,我要從哪些方面做起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一單元復習題班級姓名一、我來填一、我來填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2、種子發(fā)芽需要(水分)、(空氣)和適宜的(溫度)。3、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是陽光、(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土壤)、(養(yǎng)料)等。4、“水稻→老鼠→蛇”這條食物鏈中,共有(2)種消費者,生產(chǎn)者是(水稻)。5、(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間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稱為(食物鏈)。由多條食物鏈來組成的網(wǎng)狀結構,叫做(食物網(wǎng))。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產(chǎn)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那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做(生物群落)。二、我判斷二、我判斷1、種子發(fā)芽不需要陽光。(√)2、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干燥的泥土里。()3、綠豆發(fā)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4、動物的生存與植物沒有關系。()5、仙人掌原產(chǎn)于熱帶荒漠地區(qū)。(√)6、企鵝適合在亞熱帶地區(qū)生活。()7、種子只有種在土壤里才能發(fā)芽。()8、生態(tài)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9、人類的棲息地是整個地球。()10、不同的環(huán)境里,生活著不同的生物。(√)11、香蕉樹、松樹和仙人掌的生活環(huán)境完全相同。()12、所有的生物都會引起它們所生存的環(huán)境的變化。(√)13、動物會有一些獨特的習性,跟適應生存環(huán)境有關。(√)14、仙人掌的葉變成了刺狀,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15、只要沒有自然災害,就不會有動植物滅絕。()16、“毛蟲被小鳥吃”是一條食物鏈。()17、草原上空生活的老鷹與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沒有什么聯(lián)系。()18、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tài)平衡是我們?nèi)祟惖呢熑?。(√?9、保護一種生物,也就是保護了許多種生物。(√)20、菊花的地上部分冬季枯死,用種子來延續(xù)生命。(√)21、沙塵暴是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類生活的一種惡劣天氣。(√)22、如果一種生物滅絕了,不會影響其他多種生物的生存。()23、環(huán)境影響植物的生長,但是植物的生長不會影響周圍的環(huán)境。()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5
大小: 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新版教科版五年新版教科版五年級上冊上冊教學設計3五年級上冊始業(yè)教育課五年級上冊始業(yè)教育課【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回顧和總結小學科學的學習方法,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2、初步了解本學期的學習任務和內(nèi)容,討論本學期的主要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3、通過趣味小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窘虒W準備】【教學準備】蠟燭在水面下燃燒的實驗器材蠟燭、水、空盆一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1、自由談話,了解學生、自由談話,了解學生師我們學習科學已經(jīng)有兩年了,在這兩年中,大家對什么活動有比較深刻的印象說說。師真沒想到,大家對科學這么有興趣。那么,在兩個多月的暑假里,大家經(jīng)歷過許多事,其中有哪些是跟科學有關的呢師剛才大家說了許多跟科學相關的事,我們可以把這些事寫下來,這就是很好的科學小論文,到時候老師會組織大家參加全國小學生科學小論文比賽。2、了解教材,明確任務、了解教材,明確任務師從今天開始,我們又要一起探索科學奧秘了。那么,五年級科學有哪些內(nèi)容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組織學生看封面一個孩子正在觀察生態(tài)瓶,特別突出的一點是這個孩子正一個孩子正在觀察生態(tài)瓶,特別突出的一點是這個孩子正在記錄,強調(diào)科學探究活動中求真、記錄的重要性。在記錄,強調(diào)科學探究活動中求真、記錄的重要性。旁邊的四幅小圖,分別代表著本冊的四個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光地球表面及其變化運動和力。讓學生自由看目錄和里面的內(nèi)容,然后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3、制定制度,選課代表、制定制度,選課代表說明平時學習以4人小組為基本單位,小組長每月輪換。推選各大組科學組長和科學課代表,明確相關責任和權利。講解每月科學之星評選方法(從作業(yè)、器材準備、上課、合作等方面加星)4、做小實驗,激發(fā)興趣、做小實驗,激發(fā)興趣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70
大?。?0.2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六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題六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題班級班級姓名姓名一、研究杠桿的秘密一、研究杠桿的秘密實驗材料杠桿尺、鉤碼、記錄表。實驗材料杠桿尺、鉤碼、記錄表。實驗過程實驗過程1組裝杠桿尺,左邊看做阻力點,中間的螺絲代表支點,右邊看做用力和用力點組裝杠桿尺,左邊看做阻力點,中間的螺絲代表支點,右邊看做用力和用力點2左邊的第二格掛三個鉤碼,右邊的第一格掛六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尺保持平衡。(左邊的第二格掛三個鉤碼,右邊的第一格掛六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尺保持平衡。(1個1個掛直到平衡)個掛直到平衡)3左邊的第二格掛三個鉤碼,右邊的第二格掛三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尺保持平衡。左邊的第二格掛三個鉤碼,右邊的第二格掛三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尺保持平衡。4左邊的第二格掛兩個鉤碼,右邊的三格掛二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尺保持平衡。左邊的第二格掛兩個鉤碼,右邊的三格掛二個鉤碼,可以使杠桿尺保持平衡。實驗結論實驗結論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省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省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費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費力杠桿;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是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二、二、定滑輪作用的研究定滑輪作用的研究提出的問題定滑輪有什么作用提出的問題定滑輪有什么作用猜測定滑輪不能省力。猜測定滑輪不能省力。實驗器材實驗器材鉤碼、細繩繩、滑輪及支架鉤碼、細繩繩、滑輪及支架實驗過程實驗過程①安好定滑輪,在定滑輪上掛一根繩子,在繩子的兩端任意掛上一安好定滑輪,在定滑輪上掛一根繩子,在繩子的兩端任意掛上一些鉤碼,當繩子平衡時,兩端的鉤碼數(shù)相同。些鉤碼,當繩子平衡時,兩端的鉤碼數(shù)相同。②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再做幾次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再做幾次結論結論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變用力方向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變用力方向三、三、動滑輪作用的研究動滑輪作用的研究提出的問題動滑輪有什么作用提出的問題動滑輪有什么作用猜測猜測動滑輪能夠省力。動滑輪能夠省力。實驗器材實驗器材鉤碼、細繩繩、滑輪及支架、測力計鉤碼、細繩繩、滑輪及支架、測力計實驗過程實驗過程A組裝好動滑輪;組裝好動滑輪;B用測力計分別直接提升用測力計分別直接提升1個鉤碼、個鉤碼、2個鉤碼、個鉤碼、3個鉤碼,測出用了多大的力;個鉤碼,測出用了多大的力;C分別在動滑輪上提升分別在動滑輪上提升1個鉤碼、個鉤碼、2個鉤碼、個鉤碼、3個鉤碼,測出用了多大的力(每種做鉤碼,測出用了多大的力(每種做3次)次);D比較直接提升和用動滑輪提升升重比較直接提升和用動滑輪提升升重物用力的不同,物用力的不同,實驗的結果動滑輪能夠省力,但是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實驗的結果動滑輪能夠省力,但是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②分別用彈簧秤沿斜面提升重物,每種重量做②分別用彈簧秤沿斜面提升重物,每種重量做3次③比較直接提升重物的力,和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比較直接提升重物的力,和沿斜面提升重物的力結論斜面都能省力結論斜面都能省力八、八、檢驗斜面省力與坡度的關系的研究計劃。檢驗斜面省力與坡度的關系的研究計劃。提出的問題提出的問題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有什么不同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有什么不同我們的假設我們的假設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改變的條件斜面的坡度改變的條件斜面的坡度1、坡度小、坡度小2、坡度較陡、坡度較陡3、坡度陡、坡度陡哪些條件不變哪些條件不變同一斜面,同一個重物,拉重物的方式同一斜面,同一個重物,拉重物的方式材料木板、重物、細繩、彈簧秤、支撐物材料木板、重物、細繩、彈簧秤、支撐物等材料等材料步驟①用彈簧秤直接提升重物,測出用力的大??;步驟①用彈簧秤直接提升重物,測出用力的大??;②把一塊木板分別搭成把一塊木板分別搭成、坡度小、坡度較陡、坡度陡的斜面、坡度小、坡度較陡、坡度陡的斜面③分別用彈簧秤沿這些斜面將重物拉上去,測量了用了多大的力;③分別用彈簧秤沿這些斜面將重物拉上去,測量了用了多大的力;每種每種斜面做斜面做3次④記錄每種斜面用力的大小記錄每種斜面用力的大小結論結論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力小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省力小九、設計一個研究梁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實驗九、設計一個研究梁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實驗材料小紙板數(shù)張、墊圈、兩本字典材料小紙板數(shù)張、墊圈、兩本字典相同條件紙梁的長度、厚度,支撐物之間的距離相同條件紙梁的長度、厚度,支撐物之間的距離不同條件紙梁的寬度,分別為不同條件紙梁的寬度,分別為1倍寬、倍寬、2倍寬、倍寬、4倍寬倍寬過程與方法①先把一倍寬紙條放在兩本字典上,往紙條中間一個一個放墊圈,記錄最多過程與方法①先把一倍寬紙條放在兩本字典上,往紙條中間一個一個放墊圈,記錄最多能放多少墊圈;②接著放兩倍寬的紙條,放墊圈。③最后放四倍寬紙條,放墊圈。能放多少墊圈;②接著放兩倍寬的紙條,放墊圈。③最后放四倍寬紙條,放墊圈。發(fā)現(xiàn)(結論)梁的寬度增加,抗彎曲能力也增加。發(fā)現(xiàn)(結論)梁的寬度增加,抗彎曲能力也增加。九、設計一個研究梁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實驗九、設計一個研究梁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實驗材料小紙板數(shù)張、墊圈、兩本字典材料小紙板數(shù)張、墊圈、兩本字典相同條件紙梁的長度、寬度,支撐物之間的距離相同條件紙梁的長度、寬度,支撐物之間的距離不同條件紙梁的厚度,分別為不同條件紙梁的厚度,分別為1倍厚、倍厚、2倍厚、倍厚、4倍厚倍厚過程與方法①先把一倍厚紙條放在兩本字典上,往紙條中間一個一個放墊圈,記錄最多過程與方法①先把一倍厚紙條放在兩本字典上,往紙條中間一個一個放墊圈,記錄最多能放多少墊圈;②接著放兩倍厚的紙條,放墊圈。③最后放四厚寬紙條,放墊圈。能放多少墊圈;②接著放兩倍厚的紙條,放墊圈。③最后放四厚寬紙條,放墊圈。發(fā)現(xiàn)(結論)梁的厚度增加,抗彎曲能力大大增加。發(fā)現(xiàn)(結論)梁的厚度增加,抗彎曲能力大大增加。十、十、形狀與抗彎曲能力能力的研究形狀與抗彎曲能力能力的研究
下載積分: 3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5-22
頁數(shù): 6
大小: 0.0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4、神奇的紙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二年級上冊材料單元的第4課。本課教學以紙為載體,通過改造一張紙,比較和體驗紙改造前后性能的變化,交流紙的這種變化在生活中的應用等,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改造材料、發(fā)現(xiàn)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本課教材包括以下幾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承接第3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原有認知經(jīng)驗說說普通紙的特點,引發(fā)學生思考有什么辦法讓紙具有更多的本領。第二部分探索,用“折疊”這種改造方法,引領學生用對比觀察的方法研究紙被改造后性能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其中比較觀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比較彈力)、放一放(比較承載力)、摸一摸(比較隔熱能力)。第三部分研討,紙改造后性能的變化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第四部分拓展,引導學生在一張紙上刷食用油,然后探究這張紙具有的全新功能。【學生分析】基于上一課的學習,二年級學生對于紙已非常熟悉,但卻很少有學生對紙進行過更細致的觀察與思考,即對紙的認識較為單一。在動手能力方面,與一年級相比已有明顯進步,但在折紙方面還略顯不足,需要教師進行示范或觀看微視頻后才能折出符合實驗要求的瓦楞狀紙。教師準備瓦楞紙箱、瓦楞紙杯、瓦楞紙杯套、防腐木、課件等?!窘虒W過程】一、聚焦一、聚焦1基于觀察,交流紙的特點。紙在我們學習、生活中具有多種。這是一張非常常見的白紙,說一說,這張紙具有什么特點預設白色、很薄、輕等。2基于紙的特點,交流紙的用途。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紙來做什么預設寫字、畫畫、折紙、手工3基于現(xiàn)有特點,引發(fā)對紙的暢想。我們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領呢設計意圖設計意圖通過幾個小問題引領學生分析紙的特點、交流紙的作用,引發(fā)對紙的特點及其用途的思考,為后續(xù)的探究學習做好鋪墊。二、探索探索(一)明確改造紙的方法1交流改造紙的方法。請同學們大膽思考,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張白紙預設折疊、染色、刷油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8
大?。?0.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幼兒園科學教案滾動幼兒園科學教案滾動【設計思路】【設計思路】第一個月我們的主題活動設計到一個“滾動的圓”,小朋友對于輪胎和圓形的關系已經(jīng)了解,而且區(qū)角陸續(xù)也投入了關于可以滾動的物體??梢詽L動的圓,幼兒一般想到的就是球體,這個教學活動希望在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上做一個提升,認識圓臺體和圓錐體,更多的了解滾動的不同。【教學目標】【教學目標】1樂于探究,初步發(fā)現(xiàn)不同形狀的物體有不同的滾動路線。2能清楚地描述物體滾動的路線并用適宜的符號表示?!緶蕚洳牧稀俊緶蕚洳牧稀?、經(jīng)驗準備對生活中能滾動的物體和滾動現(xiàn)象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讓物體滾動起來的經(jīng)驗2、物質(zhì)準備材質(zhì)、重量基本相同且等底等高的圓柱體、圓錐體、圓臺體若干套,木制小山洞6個,自制“壓路機”,紙盒7只,在黑板上畫好代表三種形體的符號,記錄表格集體、個人,鉛筆,橡皮,即時貼等?!净顒恿鞒獭俊净顒恿鞒獭恳鹋d趣幼兒操作討論操作小結【活動過程】【活動過程】(一)、初步感知三種形體的特征1教師出示“神秘袋”并提出要求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字弧吧衩卮?,現(xiàn)在每組請一位小朋友去取一只“神秘袋”和一只紙盒,放在你們面前。2請每個小朋友把手伸進袋里摸一摸,想一想袋里的東西可能是什么樣子的,然后拿出來,看一看和想的是不是一樣??梢院突锇檎f一說它是什么,說完后把它放在面前的紙盒里。3教師引導幼兒逐一觀察三種形體的特征誰手中的物體和我一樣,請把它舉起來,大家說一說它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4教師逐一指著黑板上三種形體符號提問這個符號代表哪個物體引導1教師布置好山洞敵人就藏在山洞里,我們需要一些輕輕一碰就能滾進山洞的武器。大家說一說,哪種武器最容易滾進山洞為什么幼圓柱形武器最容易滾進山洞。因為它是走直線的。2請大家試一試、比一比。在嘗試過程中,幼兒發(fā)現(xiàn)雖然圓柱形武器比較好用,但由于山洞較小,他們需要反復嘗試并且對準山洞,武器才能滾進去。3討論嘗試另外兩種武器能打到敵人嗎1通過嘗試,我們發(fā)現(xiàn)圓柱形武器最容易滾進山洞。那么圓臺形和圓錐形武器能輕輕滾進山洞嗎為什么幼圓臺形武器大概可以滾進去,因為它是向前拐彎的。圓錐形武器是滾不進的,因為它只會在原地打轉兒。2請大家去試一試。如果武器不夠,彈藥庫里還有一些,大家可以來取。幼兒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當幼兒不能將圓臺形武器滾進山洞而又想不出好辦法時,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武器的形狀變了,它走的路線一樣嗎試試從戰(zhàn)壕的其他地方滾過去,能不能鉆進山洞?!碑斢變航K于將圓臺形武器滾進山洞時,教師提示幼兒關注滾動路線“你用了什么辦法武器走的是什么樣的路線”“你為什么要調(diào)整戰(zhàn)壕的位置你的武器走的是什么樣的路線”當幼兒嘗試讓圓錐形武器滾進山洞而未獲成功時,教師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它進不去它走的是什么樣的路線”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3
大?。?0.01(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計1教科版六年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上冊科學教學設計20172017年9月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設計32、小組長領材料,組織小組成員開展實驗3、全班交流說說你們剛才選擇的工具是最合適的嗎分組發(fā)言共同評論。四、完成三項任務的工具選擇1、請大家觀察P3的三幅圖,請你在右邊選擇最恰當?shù)墓ぞ邅硗瓿蛇@3項工作。并且說說你選擇的理由。2、油桶通過斜面推上車,比較省力;大石頭用撬棍當趕感去撬動比較省力;利用繩子和滑輪組成定滑輪可以很方面地將國旗掛到旗桿頂上。3、教師小結有一些很費力、很難做的事情,如果我們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讓我們做的更好。4、請大家看P3工具的定義,深入理解。五、全課總結對于簡單機械,我們還有什么問題想研究六、作業(yè)布置第二課時杠桿的研究【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有的杠桿能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有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過程與方法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guī)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shù)據(jù)的重要意義,并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窘虒W重點】對杠桿尺進行研究【教學難點】對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分析【教學準備】杠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窘虒W過程】一、導入新課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臺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臺)哎,講臺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二、認識杠桿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桿。什么是杠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杠桿”。2、示范用杠桿撬講臺。3、板書分析杠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39
大小: 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1、大氣污染、大氣污染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zhì)進入大氣中,呈現(xiàn)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而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態(tài)環(huán)境。1、局部地區(qū)污染受到某些煙囪排氣的直接影響;2、地區(qū)性污染工業(yè)區(qū)及其附件地區(qū)或整個城市大氣受到污染;A按污染范圍3、廣域污染涉及比一個地區(qū)或一個城市更廣泛地區(qū)的大氣污染;4、全球性污染涉及全球范圍的大氣污染。1、煤煙型(或還原型)污染例如倫敦煙霧事件;2、石油型(或氧化型、交通型)污染例如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B按能源性質(zhì)3、混合型污染由于燃煤或石油導致的污染,例如臭氧和烯烴反應生成的過氧化氫自由基等氧化物,可大大增加二氧化硫的氧化速率。4、特殊型污染由于工廠生產(chǎn)過程或者發(fā)生意外事故排放的廢氣。補充補充大氣污染形成具備的條件大氣污染源、大氣作用、復雜地形、受害對象大氣污染形成具備的條件大氣污染源、大氣作用、復雜地形、受害對象。3、全球大氣污染問題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全球大氣污染問題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4、酸沉降、酸沉降是指大氣中的酸通過降水(如雨、雪、霧)遷移到地表,或者在含酸氣團氣流的作用下直接遷移到地表。直接引起酸沉降的主要物質(zhì)是人為和天然排放的SOX(SO2和SO3)和NOX(NO和NO2),天然源全球范圍內(nèi)分布,人為源成地區(qū)性分布特點。5、溫室氣體、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臭氧、氟氯烴等。它們濃度升高時,溫室效應加劇,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氣層下部溫度升高。6、溫室效應、溫室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及其它微量氣體如甲烷、一氧化二氮、臭2、大、大氣污染氣污染的分類的分類B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C吸入被污染的空氣。(最重要)13、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定義定義實質(zhì)上就是為了達到區(qū)域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控制目標,對多種大氣污染控制方案的技術可行性,經(jīng)濟合理性,區(qū)域適應性和實施可能性等進行最優(yōu)化選擇和評價,從而得出最優(yōu)的控制技術方案和工程措施。方法方法清潔能源、綠色通道、末端處理、環(huán)境自凈基本點基本點防與治的綜合補充室內(nèi)空氣污染特點積累性、長期性、多樣性。補充室內(nèi)空氣污染特點積累性、長期性、多樣性。大氣能見度是指在當時的天氣條件下,視力正常的人能夠從天空背景大氣能見度是指在當時的天氣條件下,視力正常的人能夠從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認出目標物的最大距離。中看到或辨認出目標物的最大距離。14、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把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分為三級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把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分為三級一級標準為保護自然生態(tài)和人群健康,在長期接觸的情況下,不發(fā)生任何危害性影響的空氣質(zhì)量要求。二級標準為保護人群健康和城市、鄉(xiāng)村動、植物,在長期和短期的接觸情況下不發(fā)生傷害的空氣質(zhì)量標準。三級標準為保護人群不發(fā)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動、植物(敏感者除外)的正常生長的空氣質(zhì)量要求。其中,一類區(qū)執(zhí)行一級標準,二類區(qū)執(zhí)行二類標準,三類區(qū)執(zhí)行三級標其中,一類區(qū)執(zhí)行一級標準,二類區(qū)執(zhí)行二類標準,三類區(qū)執(zhí)行三級標
下載積分: 8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5
頁數(shù): 26
大?。?0.28(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