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第七講自體的發(fā)展心理學無論哪派精神分析,都會牽扯到發(fā)展心理學,每一派精神分析在分析匯總都會涉及到童年的發(fā)展,一旦涉及到童年的分析意味著需要熟悉發(fā)展心理學。每一派精神分析都有自己的發(fā)展心理學。比如自我心理學的8個階段;客體關系本身有許多學派,每一個小的理論都有自己的發(fā)展心理學,克萊因的偏執(zhí)分裂到抑郁心位;佛洛伊德的口欲期、肛欲期、性期、潛伏期、生殖期;溫尼科特的,拉康的觀點等。發(fā)展心理學實際上幼兒養(yǎng)育的心理學,每一個分析家都需要理解來訪者的早年,早年人格養(yǎng)育失敗的問題或者創(chuàng)傷的問題,這種創(chuàng)傷就會因為發(fā)展方面的受挫。有更多的了解才能真正理解病人和理論。自體的發(fā)展心理學的圖在科胡特對來訪者的理解中,科胡特會強調一個自體客體的概念或者自體客體經驗這個概念,這個是自體心理學的核心,是發(fā)展的核心。是和自體這個概念結合在一起,如果你一定要強調自體心理學是強調關系的話,雖然自體心理學家不這么認為,自體心理學重視的是自體與自體客體的這種關系。一個人內在和一個人內在之間的關系??坪匕言缙诘淖泽w客體的關系成為原始的關系一種古老的客體,這種客體就像自己的一部分一樣,就像一個嬰兒在小時候想要吃的時候就模模糊糊有一個人立即滿足他的要求,當給予他回應的時候,一致越來越多,只要這種不一致不是創(chuàng)傷性的,不是大跌眼鏡的,對嬰兒來說就會形成對世界的基本適應感,就會形成外部世界和內部自體的世界的差異,這種差異嬰兒就會隨著母親有時候不在,通過回憶母親在的時候對他的關注,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強自己的內驅性,增強自己的自體勝任感,在這個時候,嬰兒就發(fā)展出一種自體,叫核心自體。核心自體在科胡特的觀點里是作為人的一種基本的自體感,最早的全能性自體是在08個月,主要是共鳴性的,在當代的依戀研究中,08個月中孩子的依戀的特點是和父母有共鳴,如果是父母精神病人或者主要養(yǎng)育者是重度抑郁癥,那孩子和母親之間的互動就很糟糕。一般的人看到孩子時,特別是當嬰兒對我們笑的時候,一般都會不由自主的笑起來。(叫成人的嬰兒社會化行為),通過這種行為我們的種群可以延續(xù),如果是重度抑郁癥養(yǎng)育者的話,孩子通常是沒有辦法得到及時的回應,嬰兒通常會有一種強烈的窒息感,如果被抑郁癥的母親抱在懷里,母親完全沒有任何回應,孩子會由崩潰哭鬧到窒息。81歲左右,核心字體就開始慢慢凝聚起來。開始有自我清晰的認識了,這個時候嬰兒具有內聚性,但是這個時候內聚性不夠強大,還需要穩(wěn)定的依戀讓孩子能夠確認這種基本的關系,核心自體發(fā)展過程中,和依戀是有直接關系的,依戀會涉及到自我安全感,依戀發(fā)展到2430個月的時候結束,但是在十幾個月開始孩子的核心自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7
頁數: 10
大?。?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一章第一章導論導論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及其發(fā)生、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心理現(xiàn)象與每一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是緊密相連的。一、心理過程一、心理過程(又叫心理活動,是心理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根據心理過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將其分為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三個方面,簡稱知、情、意。認識過程認識過程是人的基本的心理過程,是個體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感覺是一種最簡單的心理現(xiàn)象,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的整體屬性的反映。感覺和知覺密不可分,統(tǒng)稱感知。記憶是人腦對過去所經歷過的客觀事物的反映。這是比感知覺更為復雜、高級的一種心理過程。我們不僅能直接感覺、知覺客觀事物,記住和回憶過去曾經感知過的事物,同時還可以在感知、記憶的基礎上,以已有知識為中介,借助于語言,對客觀事物進行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這就是思維,是認識過程的想象是人腦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對原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與思維一樣,想象屬于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它只是人的心理活動的一種伴隨狀態(tài)。在感知、記憶、思維、想象等認知過程中都有注意現(xiàn)象。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情感過程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主觀體驗。意志過程意志過程是有意識地支配、調節(jié)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xiàn)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都有其自身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但是,它們不是彼此孤立的過程,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二、心理學的任務和學習心理學的意義二、心理學的任務和學習心理學的意義(一)心理學的任務1心理學的理論任務2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現(xiàn)象;預測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動。)(二)學習和研究心理學的意義1理論意義(1)學習和研究心理學可以促進一些科學和重大問題的認識和發(fā)展。(2)學習和研究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掌握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3)學習和研究心理學可以豐富和發(fā)展心理學理論。(4)學習和研究心理學對鄰近科學如文學、藝術、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實踐意義(1)學習心理學,可以促進人們了解人的心理活動或心理特點。(2)學習心理學,可以幫助人們了解生活中的心理事實,提高對生活的認識和處理能力。(3)學習和研究心理學,可以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社會適應能力。(4)從工作職業(yè)方面來講,心理學對各行各業(yè)都產生了影響。二是深層意義,是夢的“隱義”,指夢者通過聯(lián)想可以知道隱藏在顯意背后的意義。五、人本主義五、人本主義反對精神分析只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晦暗的、否定的、病態(tài)的和動物性的方面,是一種“傷殘”心理學。反對行為主義將人類等同于動物,只研究低級、簡單的心理行為,是一種“機械”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觀點一般認為,人本主義的核心內容是個體現(xiàn)象學尊重個人的主觀感受和體驗;人的責任人對自己最終要發(fā)生的事情負責,人可以作出選擇;此時此地人不應該成為過去經驗的犧牲品,雖然過去經驗會對我們產生很大影響,但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只有生活在此時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的成長人有一種成長和發(fā)展的傾向。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fā)研究人的心理。六、認知的觀點六、認知的觀點代表人物皮亞杰JEANPIAGET18961980認知學派的基本觀點1、反對行為主義的SR模式,認知學派試圖探究人腦這個黑箱里面發(fā)生的事情。2、將人腦與計算機進行類比,將心理過程理解為一系列的信息加工過程。3、認為人不是刺激的被動接受者,人能夠積極主動地加工信息。4、主要研究對象是人的認知,即人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心理活動,主要包括知覺、注意、記憶、言語、思維等。5、強調研究方法的客觀性、科學性。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觀察法(自然觀察法)就是在自然條件下,對被觀察者的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記錄,以了解其心理的一種方法。實驗法就是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統(tǒng)地操縱某種變量的變化,來研究此種變量的變化對其他變量所產生的影響的方法。由實驗者操縱變化的變量稱為自變量;由實驗變量而引起的某種特定反應稱為因變量。包括自然實驗、實驗室實驗調查法談話法、問卷法、作品分析法心理測驗法是指通過運用標準化的心理量表對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進行測定來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一種方法。心理測驗法經常被用來研究個體之間心理品質的差異,以及個體行為各個方面的關系。個案法是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fā)現(xiàn)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xiàn)象原因的方法。它可以是對一個人的心理發(fā)展過程進行較系統(tǒng)較全面的研究,也可以是對一個人的某一心理側面進行研究。第三章第三章感覺與知覺感覺與知覺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感覺感覺一、感覺概述概述1、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覺器官,經過神經系統(tǒng)的信息加工所產生的對該刺激物的個別屬性反映。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21
大?。?2.19(MB)
子文件數:
-
簡介:游戲1破冰游戲串名字游戲游戲方法小組成員圍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學員自我介紹單位、姓名,第二名學員輪流介紹,但是要說我是后面的,第三名學員說我是后面的的后面的,依次下去,最后介紹的一名學員要將前面所有學員的名字、單位復述一遍。分析活躍氣氛,打破僵局,加速學員之間的了解2破冰游戲面對面的介紹游戲規(guī)則將所有人排成兩個同心圓,隨著歌聲同心圓轉動,歌聲一停,面對面的兩人要相互自我介紹。注意事項(1)排成相對的兩個同心圓,邊唱邊轉,內外圈的旋轉方向相反。(2)歌聲告一段落時停止轉動,面對面的人彼此握手寒暄并相互自我介紹。歌聲再起時,游戲繼續(xù)進行。3破冰游戲我是誰活動目標1協(xié)助學生認識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2增進學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級凝聚力。1教師請自愿者或邀請一些同學分享此次活動的感想與收獲。2教師說明了解真實的我與接納真實的我之重要性。6鐵釘說明請問有沒有人玩過這個不是要大家吞鐵釘,請放心。請將12根鐵釘放在鐵釘頭上,不可以碰到木頭,腦筋急轉彎的答案就不必了??赡芎筒豢赡芏际谴鸢钢唬〉霉沧R就好。另外,說明一下,鐵釘盒只是為了裝鐵釘方便,沒有任何蹊蹺,各位不用研究了。規(guī)則1不可以使用外力2不可以使用暴力3不可以使用念力DEBRIEF舉例1答案很重要,但剛才的過程更重要2到底可不可能,會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你就受影響3或是自己就認為不可能,所以它永遠都沒有機會4會不會因為自己的一句話就讓別人覺得不可能4破冰游戲大樹與松鼠適合人數10人以上材料及場地無適用對象所有學員時間510分鐘操作程序1、事先分組,三人一組。二人扮大樹,面對對方,伸出雙手搭成一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11
大?。?0.04(MB)
子文件數:
-
簡介:完全圖解戀愛心理學小結第一章戀愛心理1產生感情的心理因素心動的時刻(1)產生感情的8種心理因素1對方的特征;2對方行動的特征;3自己的特征;4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及行為特征;5互相性特征關系;6互相作用;7社會的因素;8環(huán)境因素。2自我認知欲贊美他,并贏得他的心(1)贊美讓人愉快贊美滿足他的自我認知欲望(2)自我認知欲望自我的實現(xiàn)是人的最高需求(3)如果有中意的人,一定要瘋狂地贊美他。3好感的互惠性與反饋性不可能無視別人的愛(1)贊揚引起好感表示好感以換取他的動心4厭惡的報復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1)喜歡對自己有好感的人,同樣也厭惡討厭自己的人。好感有反饋性,那么厭惡也有報復性。5相似性的因素愛以類聚的心理(1)發(fā)現(xiàn)兩人的相似點和共同點能舒緩他的心理防線。信任、健康。12坦率的求愛語求愛費盡心思不討好(1)女性偏愛正直的人(2)輕率的語言不適合愛情13門檻效應(FOOTINTHEDO)的心理戰(zhàn)術從小到大的請求戀愛兩階段技巧(1)從一個讓他說“YES”的小小請求,牽引出愛情的入口。面對面愛情,先進門再說。(2)門檻效應從小到大的請求心理戰(zhàn)術。士從銷售人員的銷售技巧中得來的,意思是只要踏入門內就能賣出商品。(3)首先開啟他的心門(4)愛情的門檻效應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避免認知上的不協(xié)調,或想給別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14留面子效應的心理戰(zhàn)術對方說不才是好機會(1)故意提出一個大要求,被拒絕后隨之提出小要求,對方會認為這是雙方的“讓步”,承諾這個小要求將是你們約會開始的第一步。第二章成就愛情1一見鐘情的心理瞬間墜入愛河的感情可靠嗎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12
大?。?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3/23/2024,,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嬰兒的社會性發(fā)展,3/23/2024,嬰兒期的社會性發(fā)展,一、情緒的發(fā)展(一)笑1自發(fā)性微笑(05周)這種早期的笑在8個月后逐漸減少。2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5周4個月)4個月前的嬰兒只會微笑,不會出聲笑。4個月以后才笑出咯咯聲來。3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4個月以后)(二)哭嬰兒啼哭的原因饑餓、瞌睡、身體不佳、心理不適、感覺無聊。,3/23/2024,(三)恐懼的發(fā)展1本能的恐懼2與知覺和經驗相聯(lián)系的恐懼(4個月左右開始)3怕生影響怯生的因素(1)父母是否在場。(2)環(huán)境的熟悉性。(3)陌生人的特點。(4)撫養(yǎng)者的多少。(5)嬰兒與母親的親密程度。(6)嬰兒接受的刺激。4預測性恐懼,3/23/2024,二、氣質1容易型。屬于這類氣質的嬰幼兒約占40。他們的生活及生理機能的規(guī)律性強,容易適應環(huán)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偸乔榫w愉快,愛玩,對成人的招呼反應較強。因而在整個兒童期都受到成人的極大關懷和注意。2困難型。屬于這類氣質的嬰幼兒約占10。他們經常大聲哭鬧,容易煩躁和發(fā)怒,愛發(fā)脾氣,不易撫慰。在生活及生理機能方面缺乏規(guī)律性,對新刺激畏縮,接受變化難。心情總是不好,在游戲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花很大精力才能使他們接受愛撫,由于成人的撫愛經常得不到正面反饋,成人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往往較不密切。,3/23/2024,3遲緩型。屬于這類氣質類型的嬰幼兒約占15。他們的活動水平很低,行為反應強度較弱,常常是安靜地退縮,對新事物適應緩慢。如果堅持和他積極地接觸,他們會逐漸地產生良好的反應。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對新刺激慢慢地發(fā)生興趣,慢慢地活躍起來。隨著年齡增長,這一類兒童的發(fā)展情況因成人撫愛和教育情況之不同而分化。,3/23/2024,埃里克森關于人格心理發(fā)展階段理論,3/23/2024,三、社會性依戀依戀是嬰兒與主要撫養(yǎng)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lián)結,也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志。(一)嬰兒依戀的發(fā)展階段依戀在出生后的6個月中逐漸出現(xiàn)??梢詣澐譃槿齻€一般性階段1、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對人的偏好”階段2、有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對人的區(qū)分”階段3、特殊情感聯(lián)結階段“特定依戀”階段,3/23/2024,(二)嬰兒依戀的類型1安全型依戀占65~70,明顯地或“安全地”依戀于其母親。2回避型依戀約占20,缺乏依戀,與母親未建立起親密的情感聯(lián)結。3反抗型依戀占10~15,既尋求與母親接觸,又反抗母親的愛撫。,3/23/2024,沒有證據表明由多個看護人撫養(yǎng)會妨礙嬰兒母親依戀關系的發(fā)展(FOX,1977)??梢姡嗷プ饔玫馁|量而不是數量是情緒發(fā)展的重要的決定因素。嬰兒在第一年的后期對父親表現(xiàn)出的依戀與對母親的依戀同樣多(LAMB,1977)7、8、12、13個月的嬰兒在有來訪者時其依戀行為在父親和母親之間沒有偏向。父親和母親各自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看護人是母親而不是父親。父親的主要角色是孩子的游戲伙伴。父親與嬰兒在一起做游戲的時間相當于照顧他們的時間的4~5倍。游戲的性質也有差別。父親們更多地玩一些不常見的、激發(fā)體力的游戲。母親們則更多地給嬰兒言語上的刺激,常玩較方便的游戲,如躲貓貓(POWER和PARKE,1982)。,3/23/2024,,對嬰兒來說,父親是特殊的玩伴,,3/23/2024,依戀的長期影響早期與依戀對象的社會性相互作用確實塑造了兒童后來的行為。在認知發(fā)展中,早期“安全型”依戀者在2歲時產生更多復雜的探索行為(MAIN,1973)。在同伴關系方面,早期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以后各自發(fā)展了很不相同的社會性和情緒性模式。縱向研究發(fā)現(xiàn),至少對于男孩,1歲時的不安全依戀是與6歲時的適應不良和行為問題相聯(lián)系的(LEWIS等人,1984)。,3/23/2024,影響依戀的因素1撫養(yǎng)質量母親對嬰兒有積極的態(tài)度,敏感地回應嬰兒的需要,與嬰兒建立了互動的同步性,為嬰兒提供很多愉快的刺激和情感支持,嬰兒就很可能會形成安全型依戀。不敏感的母親患有抑郁癥的母親;小時候被忽視、受虐待、不曾感受到愛的母親;意外懷孕,原本不想要孩子的母親。,3/23/2024,,由母親問題行為和由兒童問題行為所產生的非安全型依戀的比例的比較。母親問題行為和非安全型依戀的急劇上升有關,而兒童問題行為的影響卻不明顯。,3/23/2024,2母親缺失出生12年里與成人的接觸非常有限的兒童,似乎沒能與任何人形成依戀。這些社會性剝奪的兒童有些是在家中由虐待他們、忽視他們的母親撫養(yǎng)長大,但是大多數是生活在人員不足的福利機構。3文化特點4兒童的氣質,3/23/2024,,哈洛是如何證明接觸性安慰對正常的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性,3/23/2024,,◆與喂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經常的肌膚接觸,如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臉、胸、背等讓孩子體味著“接觸所帶來的安慰感”,對大一些的孩子也應如此?!舯M量避免父母與孩子的長期分離。長期分離造成的“分離焦慮”對孩子心理的正常發(fā)展有明顯的消極影響。父母應盡量克服困難,親自擔當起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責任。如果必須分離,應與孩子做好溝通并堅決離開?!舾改笇⒆影l(fā)出的信號要敏感地作出反應,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做親子游戲時,父母應保持愉快的情緒與孩子玩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艉⒆佑辛税踩?,才能逐漸形成堅強、自信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一個對人友善、樂意探索、具有處事能力的人。,3/23/2024,四、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自我意識是個人作為主體的我,對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關系的認識。嬰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是嬰兒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的一個具有關鍵意義的標志。自我意識發(fā)生的標志第一,區(qū)分主體與動作是自我意識的起點;第二,知道自己的名字,把名字理解為自己的信號,這是自我意識的萌芽;第三,掌握代詞“我”,是自我意識開始發(fā)展的標志。自我意識主要包括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節(jié)。,3/23/2024,(一)主體我的發(fā)展(515個月)8個月之前,嬰兒的主體我認知尚未發(fā)生;912個月,產生了初步的主體我,能將自己作為活動的主體來認識;1215個月,主體我得到明顯的發(fā)展,嬰兒能將自己與他人分開。(二)客體我的發(fā)展(1524個月)1518個月,開始能把自己作為客體來認識1824個月,用語言標定自我,
下載積分: 4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1-06
頁數: 18
大?。?0.22(MB)
子文件數:
-
簡介:第八章進食與睡眠障礙1、進食障礙2、進食障礙的病因與治療3、睡眠障礙4、睡眠障礙的治療進食障礙1、貪食癥;2、厭食癥;3、暴食與肥胖;4、其他進食障礙貪食癥BULIMIA1、以反復發(fā)作性暴食和強烈控制體重的愿望為特征,發(fā)生次數平均每周至少二次,持續(xù)3個月以上2、有體像障礙,過分重視自己的體形,總是感到不滿意,具有擔心發(fā)胖的恐懼心理3、采用引吐、導瀉、過度增加運動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可能的發(fā)胖4、伴有焦慮與抑郁貪食癥臨床特征1、以不可控制的暴食發(fā)作與進食后緊接著的自我催吐,大劑量藥物導瀉,過度增加運動量等手段把吃下的食物從體內清除出來2、患上貪食癥之后往往繼發(fā)出現(xiàn)抑郁,抑郁也許是對貪食癥的情緒反應3、貪食癥者往往對自尊,自己的名聲或競爭成敗高度關注而焦慮如果暴食發(fā)作與進食后無催吐、導瀉等,那么暴食就與肥胖有關貪食的后果1、貪食癥暴食之后的引吐、導瀉、長此以往將引起一系列嚴重后果,諸如因反復嘔吐導致的唾液腺腫大,牙齦腐蝕,電解質紊亂,心律不齊,乃至腎功能衰竭等等。。。。2、貪食癥與焦慮障礙密切相關,與心境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濫用的關系不如與焦慮障礙的關系緊密。3、研究發(fā)現(xiàn)高達75的貪食癥者同時伴有如社交恐怖、廣泛性焦慮障礙等焦慮障礙厭食癥ANEXIA1、好發(fā)于女性,特別是1218歲的青春前期或青春早期者,以故意節(jié)食導致體重顯著減輕為特征。2、比標準原先體重低于25以上低15以上為可疑,體重指數BMI低于1753、BMI體重KG身高M身高M4、BMI標準值22;26肥胖厭食癥臨床特征死亡率最高厭食癥;重癥厭食癥年輕女性青春期前尚未充分發(fā)育的少女,清瘦纖細,青春期生理發(fā)育的進程使男孩子更接近于理想體像,卻使女孩子更遠離這一摹本。3、進食障礙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體重超重,社會階層更高、更認同于主流時尚文化腦內控制進食的系統(tǒng)1、進食控制系統(tǒng)的多重性VMH腹內側下丘腦抑制進食,LH外側下丘腦促進進食杏仁核2、顳葉皮質損傷者可能出現(xiàn)的異食行為進食障礙的干預與治療1、藥物治療抗抑郁劑[效果好]2、心理治療CBT認知行為治療糾正錯誤的體像期待、消除進食行為掩藏的焦慮BT行為矯正改變進食方式,終止導吐、導瀉行為IPT人際關系治療強化支持網絡3、預防進食障礙很早就擔憂體重超重可以是其后果癥狀最有說服力的提示睡眠與睡眠障礙1、睡眠是一個不活動時期,沒有行為,外界刺激喚醒的閾限提高2、光線是人類生物鐘的主要決定者,但研究發(fā)現(xiàn)褪黑色素松果體素也影響著時間的調停,黑暗刺激松果體素的分泌,明亮光線則突然抑制其分泌睡眠階段1、清醒腦活動時腦電活動失同步,混合多種頻率,以Β波1520HZ低幅較快頻率為主2、醒了但閉眼休息時A節(jié)律,整齊,頻率在812HZ之間較大幅度的波動3、睡眠階段1Θ波;低幅不規(guī)則的低頻波,心率減慢,肌肉放松,許多人在此階段如果醒來并不自知曾睡著了。4、睡眠階段2周期性的爆發(fā)波,1418HZ梭狀波,對外界失去反應,雙眼球不協(xié)調慢動,多發(fā)為夜晚睡眠早期5、睡眠階段3紡錘式的陣發(fā)波與高幅慢波混合,肌肉繼續(xù)放松,心率呼吸頻率更低6、睡眠階段4A波,連續(xù)的高幅慢波,階段14統(tǒng)稱為慢波睡眠,眼動少而慢,兩眼不配合。REM睡眠1、在睡眠之初的第一個小時之間,可能經歷慢波睡眠的4個階段,接著出現(xiàn)完全不同的一種變化突然出現(xiàn)一種類似警惕醒時的低幅快波模式,但與身體姿勢有關的頸肌的緊張已完全消失,深度放松無反應。這種狀態(tài)稱為異相睡眠,此時呼吸、脈博加快而很不整齊,同時眼球在眼皮下面快速轉動,故又稱為快速眠動睡眠2、雖然不是絕對睡著,但是卻出現(xiàn)許多特異的生理變化心率、呼吸有爆發(fā)式變化,體溫調節(jié)損失,腦溫度升高,大腦血流增加,做夢大都在REM階段,視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5
大小: 0.04(MB)
子文件數:
-
簡介:幼兒心理學知識要點梳理1第一章緒論一、名詞解釋一、名詞解釋1幼兒3~6歲(學前0~6歲、幼兒前期0~3歲;初期3歲;中期4歲;后期5歲)2兒童0~18歲3心理稱為心理現(xiàn)象,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主觀能動的反映。4心理現(xiàn)象的分類(1)心理過程認知過程基礎;情感過程動力;意志過程調控認知過程的核心是思維(2)個性心理個性傾向性系統(tǒng)、個性心理特征系統(tǒng)、自我意識系統(tǒng)5心理學研究心理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是研究人自身的學科門類。6幼兒心理學研究3~6歲嬰幼兒階段的心理特征和發(fā)展趨勢的學科(研究對象0~6歲,主要研究對象3~6歲)。7年齡特征某一特定年齡階段中最穩(wěn)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質心理特征。二、大事件二、大事件1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第一個心理實驗室心理學的誕生。21882年德國心理學家普萊爾寫下兒童心理一書標志著兒童心理學的誕生。三、綜合三、綜合1心理的實質(心理的基本特征)。(1)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2)客觀現(xiàn)實是心理的源泉(環(huán)境分為物質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3)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主觀能動的反映(社會環(huán)境對人類心理的作用尤為重要)。(4)心理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發(fā)展。2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主觀能動的反映,其主觀能動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人腦對現(xiàn)實的反映,受個人態(tài)度的影響,從而使反映具有個人主體的特點。(2)個人的經驗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對現(xiàn)實的反映。(3)心理的主觀能動性還表現(xiàn)在對個人行為的調節(jié)和支配上。(4)心理的主要觀能動性,表現(xiàn)為兒童來到這個世界,大腦并不是一張白紙。3幼兒心理學的研究任務①闡明嬰幼兒的心理特征和發(fā)展趨勢(基礎)②揭示兒童心理發(fā)展的機制(本質)4幼兒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理論研究法實論研究法觀察法(最簡單、最基本、最實用的方法)調查法(談話法、問卷法、測量法、作品分析法)實驗法(最嚴密、最客觀的方法)5習慣化當一種刺激反復出現(xiàn)時,刺激產生的反應會逐漸減弱,這就叫習慣化。6去習慣化當兒童感知到出現(xiàn)一個新刺激,它不同已習慣化了的刺激時,就會做出新的強烈反應,原有的習慣化就終止了。四、補充知識四、補充知識1人腦分為三部分2洛克“白板說”3盧梭愛彌兒順應自然、尊重兒童4王守仁(王陽明)兒童的天性是愛游戲、好活動的5科學兒童觀兒童并不是成人的縮小版6嬰幼兒具有樸素的(物理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知識幼兒心理學知識要點梳理31概念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2注意并不是獨立的心理過程,它總是與其他心理過程一起出現(xiàn)。3吉布森認為注意和知覺是同一個過程。4注意分類有意注意(上課)無意注意(看電視)5影響無意注意的條件(1)客觀條件(與別人有關)①刺激物的強度②刺激物之間的對③刺激物的運動④新異的刺激物(2)主觀條件①人的需要和興趣②人的情緒和狀態(tài)(自己有關)③人的知識經驗6影響有意注意的因素①對目的和任務的理解②動用意志,排除干擾③把智力活動與際操作結合④培養(yǎng)間接興趣7注意時的外部表現(xiàn)(1)適應性運動(2)無關運動停止(3)生理運動變化8兒童注意發(fā)展的特點(1)年齡越小,無意注意的作用越大。(2)在整個學前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地位,有意注意迅速發(fā)展。(3)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逐步增強,3歲注意力集中時間5~7分鐘,4歲15分鐘,5歲20分鐘,6歲25分鐘。(4)注意力的范圍逐步擴大。五、幼兒記憶的發(fā)展五、幼兒記憶的發(fā)展(一)記憶的概述1概念一個人對自身經驗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過程。2提取有兩種水平,回憶和再認,再認記憶是回憶的初級水平,回憶比再認困難的多。(高級水平)3艾賓浩斯提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索,遺忘規(guī)律為先快后慢,20分鐘達到418,一天后663。4元記憶和內隱記憶(1)內隱記憶是一個人的過去經驗對當前活動無意識的影響。(2)元記憶是研究記憶者本人的知識信念等因素對記憶過程影響。(二)記憶的分類內容形象識記(主導)和語詞識記態(tài)度無意識記(主導)和有意識記方式機械識記(主導)和意義識記時間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三)嬰兒記憶的發(fā)展1嬰兒期記憶的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再認能力的提高。2嬰兒具有一定的記憶能力,也有一定的回憶能力。3直到4歲,兒童的再認能才非常精確。4自傳體記憶的開始,標志著嬰兒期記憶缺失階段的結束。5自傳體記憶是兒童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具體事件的記憶。(四)幼兒記憶的發(fā)展(幼兒期記憶的特點)1從內容上看,形象識記占主導,語詞記迅速發(fā)展。形象識記的效果好于語詞識記。2從態(tài)度上看,無意識記占主導,有意識記開始發(fā)展。無意識記的效果好于有意識記。3從方式上看,機械識記占主導,意義識記迅速發(fā)展。意義識記效果好于機械識記。4各個識記類型在幼兒期都在發(fā)展,它們并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五)有意識記與無意識記1有意識記具有自覺的識記目的,需要一定的識記方法,需要意志努的識記。2影響有意識記的因素活動動機和活動性質,通常游戲的方式比(學習)直接教授的方式識記的效果要好。3無意識記沒有自覺的目的,不需特定的識記方法,不需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識記。4影響無意識記的因素(1)外部因素材料必須直觀、鮮明、生動。(2)內部因素與幼兒的興趣、情緒狀態(tài)、態(tài)度、智力水平和活動方式有關,其中情緒狀態(tài)是關鍵因素。(六)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1機械識記為死記硬背,意義識記為理解性記憶。2為什么幼兒使用機械識記多,但記憶的效果還是意義識記好答①由于幼兒的知識和經驗較少,難以將新材料與已有經驗加以聯(lián)結②幼兒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強,還善于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內部聯(lián)系,各個材料都是孤立地,缺乏聯(lián)系地保存在頭腦中,相對于成人來說,幼兒較多地使用機械識記。(七)再認和回憶的影響因素1年齡,幼兒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再認與回憶的能力都有所提高。2活動的性質,記憶目標明確的活動,再認與回憶的效果比不明確的要好。3材料的位置,受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的影響,幼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14
大?。?0.09(MB)
子文件數:
-
簡介:2018年9月25日星期二整理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及研究對象(一)1【單選題】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自然人轉變?yōu)榈倪^程。A、經濟人B、法人C、社會人D、復雜人我的答案C2【單選題】“兒童時候的經歷決定著人的一生”這個觀點屬于以下哪位A、弗洛伊德B、尼采C、蘇格拉底D、榮格我的答案A3【單選題】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影響一個人社會化最重要的因素是。A、社會經濟環(huán)境B、社會政治環(huán)境C、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D、社會文化環(huán)境我的答案D4【判斷題】社會心理學來源于多個學科所以她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科。我的答案5【判斷題】吳江霖先生認為心理學有兩大分支即生理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我的答案√社會心理學的定義及研究對象(二)1【單選題】看到一個人身上的某一個優(yōu)點就誤認為他身上其他方面也有優(yōu)點這叫做。A、相似假定作用B、光環(huán)作用C、巴納姆效應D、霍桑效應3【單選題】要測試學生的數學成績需要用數學卷子而不是語文卷子這是一個問題。A、效度B、信度C、概率D、結構我的答案A4【判斷題】主動變化的是自變量被動變化的是因變量。我的答案√5【判斷題】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方法論指的就是具體的研究方法。我的答案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二)1【單選題】阿希實驗是經典的。A、分析實驗B、觀察實驗C、現(xiàn)場實驗D、實驗室實驗我的答案B2【單選題】創(chuàng)立了心理物理學。A、榮格B、費希納C、巴甫洛夫D、馮特我的答案B3【單選題】研究噪音和助人行為的關系的實驗結果表明噪音很大時人的助人行為了。A、增加B、不變C、減少D、沒有我的答案C4【判斷題】心理學脫胎于哲學。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4
大?。?0.02(MB)
子文件數:
-
簡介:1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教育與管理教育與管理系學前心理學學前心理學課程教案課程教案授課專業(yè)學前專業(yè)年級班別1班授課教師徐捷職稱教授授課時間2008年2月2008年7月總學時54使用教材學前心理學汪乃茗、錢峰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版主要參考書目1陳幗眉主編學前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2學前心理學參考資料專著/陳幗眉馮曉霞編1991113李丹主編兒童發(fā)展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4(英)朱莉亞貝里曼等著,陳萍、王茜譯發(fā)展心理學與你,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教學目的本課程是為三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它是學前教育專業(yè)重要的、基礎性的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本課程主要闡述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和各年齡階段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征,著重介紹各年齡兒童心理的整個面貌,揭示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內部矛盾及其在各個發(fā)展階段的不同表現(xiàn)。主要教學目標是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為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學習其他學科奠定堅實的心理學理論基礎,同時為學生將來解決學前教育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供幫助。教研室審閱意見同意上述電子教案和實施。教研室主任簽名2007年2月日3緒論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學前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學前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一、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對象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人從出生到入學前心理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1、什么是心理現(xiàn)象心理現(xiàn)象是心理活動、心理過程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如觀察一個人,有人觀察得很細,身高、膚色、體貌特征都能描繪,有的人則觀察得很粗。又如學習,有人對公式記憶深刻,有人對年代記憶準確,有人則對事件印象很深,當然也有人對學習內容記不住,但對影視名星的一點一滴都了如指掌。對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憐。對一交通事故現(xiàn)場,有人擠著湊熱鬧,有人遠遠躲開。男孩喜歡車,女孩喜歡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靜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現(xiàn)。2、什么是心理呢心理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個性心理包括能力、氣質、性格。認識過程包括感知、記憶、思維、想象,前面提到的觀察就是知覺,知覺與記憶都是認識過程;痛恨與可憐屬于情感,男孩與女孩興趣不同則屬于個性,勇敢與文靜則是氣質。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是心理概念的外延,其內涵是三句話心理是腦的機能腦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腦癱孩子則會出現(xiàn)不正常心理。如發(fā)育遲緩,語言產生晚,行動慢,反應遲鈍等等。這說明腦是產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種說法,心臟也能產生心理,因為一名曾做過換心臟手術的人在術愈后常常光顧酒吧、大吼,這是他不曾有過的行為,后來經過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贈心臟的人的嗜好。目前對此現(xiàn)象仍無法解釋。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只有當客觀現(xiàn)象作用于人腦時,才會產生心理。我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想象一種,屬于認識過程。白天見到的客觀現(xiàn)實作用于人腦,進入到了潛意識,到了夜里,潛意識升入到意識里,成為夢。同樣所看所說所想都是客觀現(xiàn)實在不同人腦的反映,只不過不同的人經歷、環(huán)境、遺傳素質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觀現(xiàn)實不同人反映會有所不同。
下載積分: 9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81
大小: 0.39(MB)
子文件數:
-
簡介:廣告心理學記憶廣告心理學記憶廣告是以說服的形式,讓消費者自覺自愿地購買商品。廣告是以說服的形式,讓消費者自覺自愿地購買商品。說服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有時一次性的說服不說服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有時一次性的說服不能使消費者產生欲望,要經過反復說服。說服者事先還要能使消費者產生欲望,要經過反復說服。說服者事先還要對消費者購買商品前后的一些心理活動有所了解,例如,對消費者購買商品前后的一些心理活動有所了解,例如,自尊、求實、求新、求美、求廉、求樂、求榮、求速、求自尊、求實、求新、求美、求廉、求樂、求榮、求速、求情、求名等心理。有的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是幾個心理活動情、求名等心理。有的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是幾個心理活動并存。另外,消費者在決定購買之前心理活動還要經歷這并存。另外,消費者在決定購買之前心理活動還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樣一個過程1注意注意知覺階段知覺階段2興趣興趣探索階段探索階段3欲望欲望評估階段評估階段4確信確信決策階段決策階段5購買購買行動階段行動階段增強記憶增強記憶記憶是人們在過去的實踐中所經歷過的事物在頭腦中記憶是人們在過去的實踐中所經歷過的事物在頭腦中的反映。對于廣告信息的記憶,是消費者思考問題、作出的反映。對于廣告信息的記憶,是消費者思考問題、作出購買決策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廣告應該具有幫助人們記憶購買決策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廣告應該具有幫助人們記憶廣告無意識記是事先沒有自覺的和明確的目的、不用廣告無意識記是事先沒有自覺的和明確的目的、不用任何有助于識記的方法、也沒有經過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識任何有助于識記的方法、也沒有經過特殊的意志努力的識記。無意識記具有很大的選擇性,一般而言,那些在一個記。無意識記具有很大的選擇性,一般而言,那些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在活動中占有重要位置,適合人的生活中具有重大意義,在活動中占有重要位置,適合人的興趣、欲求需要、目的和任務的,能激起人們的情緒人的興趣、欲求需要、目的和任務的,能激起人們的情緒活動的廣告,對人的影響很深,往往會容易無意識記。人活動的廣告,對人的影響很深,往往會容易無意識記。人的許多知識、經驗,是通過無意識記積累起來的。許多媒的許多知識、經驗,是通過無意識記積累起來的。許多媒介宣傳廣告,使人在許多方面都感知廣告內容,通過介宣傳廣告,使人在許多方面都感知廣告內容,通過“潛移默化移默化”的作用,就會被人們無意識地識記下來。廣告的的作用,就會被人們無意識地識記下來。廣告的有意識記則是具有明確的識記目的,運用一定的方法、經有意識記則是具有明確的識記目的,運用一定的方法、經過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識記。有意識記廣告是一種復雜的智過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識記。有意識記廣告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和意志活動,要求有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意志努力。力活動和意志活動,要求有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意志努力。它在廣告宣傳中具有重要意義,人們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系它在廣告宣傳中具有重要意義,人們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系統(tǒng)的廣告內容,主要依靠有意識記。統(tǒng)的廣告內容,主要依靠有意識記。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的區(qū)分標準是識記者是否了解了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的區(qū)分標準是識記者是否了解了廣告的意義。機械識記是在對廣告的內容、意義沒有理解廣告的意義。機械識記是在對廣告的內容、意義沒有理解的情況下,依據廣告的某些外部聯(lián)系機械重復進行識記。的情況下,依據廣告的某些外部聯(lián)系機械重復進行識記。意義識記,則是在對廣告意義、內容理解了的情況下,依意義識記,則是在對廣告意義、內容理解了的情況下,依思維活動,揭示廣告內在的本質聯(lián)系,找到廣告中的新材思維活動,揭示廣告內在的本質聯(lián)系,找到廣告中的新材料與自己的知識的聯(lián)系,并將其納入個人已有知識系統(tǒng)。料與自己的知識的聯(lián)系,并將其納入個人已有知識系統(tǒng)。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8
大?。?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布郎芬布倫納發(fā)展心理學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編輯本段關于布郎芬布倫納發(fā)展心理學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目的對布郎芬布倫納發(fā)展心理學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進行分析并對其優(yōu)缺點進行述評促進對該理論的進一步理解與研究。方法結合心理學研究重視生態(tài)化的發(fā)展趨勢對布郎芬布倫納發(fā)展心理學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核心進行闡述通過與傳統(tǒng)發(fā)展理論的對比對其局限性及優(yōu)缺點進行全面分析。結果布朗芬布倫納提出人與其生活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行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模型是心理學研究領域的重大進步。它承認人類發(fā)展的環(huán)境與生物因素的作用但其研究過分強調環(huán)境的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物因素的影響。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擴大了心理學研究中環(huán)境的概念環(huán)境不僅包括了兒童周圍的環(huán)境還包括了影響兒童發(fā)展的大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確定了相關的4個系統(tǒng)之間存在交互耦合的聯(lián)系及影響使心理學研究結果更具有實際意義。布朗芬布倫納強調了人的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推動了發(fā)展心理學的發(fā)展。結論生態(tài)發(fā)展觀將環(huán)境看作一個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強調發(fā)展來自于人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對環(huán)境的限定的局限性拓寬了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研究范圍。盡管在生物因素影響及人類發(fā)展連續(xù)模型等方面的研究需進一步加強布朗芬布倫納的理論對兒童發(fā)展的情境影響提供了與眾不同和全面的解釋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發(fā)展。關鍵詞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布郎芬布倫納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心理學家布郎芬布倫納認為對兒童發(fā)展特點的研究要強調其發(fā)展的情景性并提出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觀點。布郎芬布倫納認為發(fā)展心理學生態(tài)化是指發(fā)展心理學研究應當在自然環(huán)境和具體的社會背景下探討個體發(fā)展問題的一種研究取緒在表達不充分時誘導其表達如用可見的事實表達出對逝者各種感覺表達后要告知這些悲傷反應是正常的、必然的。對危機者自責的干預可用具體事例讓其分清責任認識到這是非理性的反應用正向的內部對話告訴自己對逝人已盡到所能盡的義務地震任何人也無法抗拒重新建立認知結構擺脫自責。對危機者應對方式干預可實施“事”與“情”兼顧的應對策略?!笆隆钡膽獙褪怯眯袆尤ソ鉀Q問題即我用什么樣的方式對付眼前的事情重點在于解決問題?!扒椤钡膽獙κ窃鯓俞尫抛约旱那榫w。對于災難不同時期不同的人會采用不同的方法中國人對逝去兒童與成人之間的交互反應很好地建立并經常發(fā)生時會對兒童的發(fā)展產生持久的作用。但是當成人與兒童之間關系受到第三方影響時如果第三方的影響是積極的那么成人與兒童之間的關系會更進一步發(fā)展。相反兒童與父母之間的關系就會遭到破壞。例如婚姻狀態(tài)作為第三方影響著兒童與父母的關系。當父母互相鼓勵其在育兒中的角色時每個人都會更有效的擔當家長的角色。相反婚姻沖突是與不能堅守的紀律和對兒童敵對的反應相聯(lián)系的7第二個環(huán)境層次是中間系統(tǒng)中間系統(tǒng)是指各微系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或相互關系。布朗芬布倫納認為如果微系統(tǒng)之間有較強的積極的聯(lián)系發(fā)展可能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相反微系統(tǒng)間的非積極的聯(lián)系會產生消極的后果。兒童在家庭中與兄弟姐妹的相處模式會影響到他在學校中與同學間的相處模式。如果在家庭中兒童處于被溺愛的地位在玩具和食物的分配上總是優(yōu)先那么一旦在學校中享受不到這種待遇則會產生極大的不平衡就不易于與同學建立和諧、親密的友誼關系還會影響到教師對其指導教育的方式第三個環(huán)境層次是外層系統(tǒng)。是指那些兒童并未直接參與但卻對他們的發(fā)展產生影響的系統(tǒng)。例如父母的工作環(huán)境就是外層系統(tǒng)影響因素。兒童在家庭的情感關系可能會受到父母是否喜歡其工作的影響。第四個環(huán)境系統(tǒng)是宏系統(tǒng)。指的是存在于以上3個系統(tǒng)中的文化、亞文化和社會環(huán)境。宏系統(tǒng)實際上是一個廣闊的意識形態(tài)。它規(guī)定如何對待兒童教給兒童什么以及兒童應該努力的目標。在不同文化中這些觀念是不同的但是這些觀念存在于微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和外系統(tǒng)中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兒童知識經驗的獲得。布朗芬布倫納的模型還包括了時間緯度或稱作歷時系統(tǒng)8。把時間作為研究個體成長中心理變化的參照體系。他強調了兒童的變化或者發(fā)展將時間和環(huán)境相結合來考察兒童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嬰兒一出生就置身于一定的環(huán)境之中并通過自己本能的生理反應來影響環(huán)境。通過行為比如哭泣來獲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質。另一方面嬰兒也會根據外界環(huán)境來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冷暖適宜時會發(fā)出微笑。隨著時間的推移兒童生存的微觀系統(tǒng)環(huán)境不斷發(fā)生變化。引起環(huán)境變化的可能是外部因素也可能是人自己的因素。因為人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自由地選擇環(huán)境。而對環(huán)境的選擇是隨著時間不斷推移個體知識經驗不斷積累的結果。布朗芬布倫納將這種環(huán)境的變化稱為“生態(tài)轉變”,每次轉變都是個體人生發(fā)展的一個階段。比如升學、結婚、退休等。而布朗芬布倫納提出的時間系統(tǒng)關注的正是人生的每一個過渡點他將轉變分為兩類正常的如入學、青春期、參加工作、結婚、退休和非正常的如家庭中有人去世或病重、離異、遷居、彩票中獎這些轉變發(fā)生于畢生之中常常成為發(fā)展的動力同時這些轉變也會通過影響家庭進程對發(fā)展產生間接影響9。2對布朗芬布倫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評價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18
大小: 0.05(MB)
子文件數:
-
簡介:課時教案用紙任課教師李曉慧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第1周NO課題緒論(一)科目幼兒心理學教法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課型新授教學目標心理學入門使學生了解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內容。教學重點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教學難點幼兒心理學研究對象任務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過程授課內容師生活動講授新課內容、步驟一、組織教學1、師生禮儀2、簡介本堂課學習的內容。2、導入講述前蘇聯(lián)動物心理學家HH拉德金娜苛特恩關于把幼小的黑猩猩當孩子養(yǎng)的實驗,自然引入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通過插入幼兒的語言、動作,讓學生關注幼兒的心理。3、講授新課先看一下全書目錄,要學習的內容心中有數一)什么是心理1、心理的概念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2、心理的基本特征心理的物質基礎腦心理的客觀源泉客觀現(xiàn)實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二)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一、需明確的幾個概念(1)“幼兒”的概念心理學中所涉及的“兒童”這一概念,略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兒童,其年齡跨度是從0~18歲。學前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學前期等同于幼兒期,指的是3~6歲的兒童,而廣義的學前期則指的是0~6歲的兒童。一般情況下,沒有特殊說明,本課程所指的學前期,指的是廣義的學前期。(2)“幼兒心理學”的概念幼兒心理學屬于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從初生到入學前(06歲)的兒童的生理和心理機制的成長、變化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2課時通過案例引入課題,幫助學生理解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問題研討洛克、盧梭、王守仁理論觀點故事講述講解案例分析插入幼兒作品進行分析分析討論四、課堂討論分組討論學習幼兒心理學希望獲得哪些收獲結合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分析講述通過幼兒心理學的學習,希望同學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收獲1掌握有關幼兒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的基本知識。2培養(yǎng)對幼兒的興趣和感情,培養(yǎng)為學前教育事業(yè)獻身的專業(yè)思想。3初步掌握研究幼兒心理的方法。4促進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形成和鞏固。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1、基礎性作業(yè)幼兒心理學的誕生2、拓展性作業(yè)觀察法、實驗法和作品分析法的特點六、下課禮儀討論總結板書設計心理的概念、特征幼兒心理任務幼兒心理研究方法觀察法實驗法作品分析法幼兒心理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3
大?。?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2008考研心理學專業(yè)強化復習題考研心理學專業(yè)強化復習題實驗心理部分實驗心理部分一、選擇題(113為單選;1415為多選,每題2分)1、下列哪種實驗方法獲得的結果是屬于等級排列數據()A、最小變化法B、恒定刺激法C、平均差誤法D、評價量表2、下面哪種信號檢測論的方法測量得到的結果不需要計算D’和Β()A、有無法B、迫選法C、評價法D、感覺等距法3、在一個222的完全組內實驗設計中,總共有幾個主效應和交互作用的結果()A、1個B、2個C、7個D、4個4、下面的研究方法中,哪種方法在基本認知加工研究中使用更普遍()A、實驗室實驗法B、問卷法C、訪談法D、測驗法5、科學心理學產生的重要奠基人是()A、馮特B、費希納C、鐵欽納D、邱爾佩6、傳統(tǒng)心理物理學的奠基人是()A、馮特B、費希納C、鐵欽納D、邱爾佩7、記憶容量的研究的奠基人()A、埃利亞斯繆勒B、艾賓浩斯C、桑代克D、米勒8、信號檢測論在心理學研究中主要應用于()A、感受性的測量B、注意的研究C、視覺研究D、個性研究9、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華生C、斯金納D、西蒙10、研究注意生理機制的實驗技術是()A、雙耳分聽技術B、注意線索范式C、啟動范式D、事件相關電位11、在一個單因素3水平的組內實驗設計中,發(fā)現(xiàn)主效應顯著,如何進行進一步分析()A、進行重復測量的多重比較;B、單效應分析C、進行T檢驗D、進行協(xié)方差分析12、如果設計一個實驗測量不同顏色色光的視覺感知范圍,應采用什么儀器()A、視野計B、聲級計C、示波器D、音叉13、采用下面哪種實驗方法測量內隱記憶()A、補筆測驗B、視覺融合技術C、MOT范式D、開窗實驗14、在注意實驗現(xiàn)象中,經常出現(xiàn)哪些效應()A、啟動效應B、返回抑制C、注意盲D、瞬脫現(xiàn)象15、信號檢測論的基本假設是()A、承認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的理論假設B、人的生理感覺知覺能力不受生理局限C、噪音是干擾感受能力的主要因素D、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的的原理113DBCAABDADDAAA14ABCD15BCD問答題(10分)1、闡述情緒研究的主要測量指標和測量的方法(一)認知變量(二)行為變量典型的情緒行為自條件性情緒反應情緒實驗中尤為重要。A、背景照明B、視覺刺激的物理特征C、視覺適應D、視敏度15、在傳統(tǒng)心理物理學實驗中,最常見的實驗誤差有那些()A、練習和疲勞效應B、期望誤差C、時間和空間誤差D、順序效應選擇題(113為單選;1415為多選,每題2分)1、反應時測量技術最早起源于()A、天文觀測中的人“差別方程”B、解剖生理學C、物理學D、化學2、心理學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奠基人是()A、馮特B、費希納C、鐵欽納D、邱爾佩3、下面哪種實驗方法用來研究短時記憶搜索模式()A、減法反應時B、相加因素法C、移動窗口技術D、迷宮實驗4、條件反射的提出和研究最早是由哪位科學家提出的()A、阿斯特律克B、桑代克C、巴普洛夫D、斯金納5、神經特質能說是誰提出的()A、約翰內斯繆勒B、埃里亞斯繆勒C、托馬斯揚D、赫茲6、下面哪種方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方法()A、有無法B、迫選法C、評價法D、感覺等距法7、感覺比例法是制作()量表的方法。A、順序量表B、等距量表C、等比量表D、命名量表8、最小變化法平衡期望誤差的主要方法是采用()A、拉丁方設計B、漸增漸減系列C、練習實驗D、統(tǒng)計控制9、狗的條件反射的習得實驗是哪位科學家開展的()A、巴普洛夫B、華生C、赫爾姆霍茨D、西蒙10、在1000HZ聲音的聽覺絕對閾限的實驗研究中,下面哪個變量是屬于研究變量()A、聲音的強度變化B、背景噪音C、聲音頻率D、聲波的相位差11、A、B、C反應時的基本假設是()A、不同的反應加工過程是相互獨立的B、不同的反應加工過程是相互關聯(lián)的C、不同加工過程可以獨立也可以相關D、以上的答案都不是12、下面哪些實驗儀器和方法可以用來研究空間知覺()A、深度知覺儀B、照度計C、速視器D、光譜光度計13、下面哪種方法可以用來研究知覺組織加工()A、注意線索技術B、視覺融合技術C、RSVP范式D、空間線索范式14、下面適合做情緒研究的方法有()A、多導生理技術B、腦成像技術C、ERP技術D、內隱啟動范式15、下面哪些指標對信號檢測論的辨別力和判斷標準有影響()A、擊中率B、虛報率C、D’D、Β問答題(10分)2、簡述信號檢測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1)、信號檢測論的起源及常用的方法(3)(2)、信號檢測論的判斷原則(概率理與最優(yōu)化原則)(3)(3)、信號檢測論的主要指標及其含義(2)(4)、信號檢測論在各領域中的應用(2)3、簡述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及其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1)、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的起源(2)(2)、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的基本方法及其特點(4)(3)、傳統(tǒng)心理物理法在感知覺測量中的應用(4)綜合題(30分)1、請設計一個23的混合實驗設計,測量聽覺正常和聽覺缺失兒童在視覺注意能力、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4
大?。?0.04(MB)
子文件數:
-
簡介:選擇題1學生在上課時,既要注意聽,又要注意看;既要積極思考,又要記好筆記,這是注意的(C)A分散B轉移C分配2在解決問題時能從各個不同的地方作出多種的解答方案這是BA求同思維B求異思維C創(chuàng)造思維3在行動中既不輕易接受外界的影響也不拒絕一切有益的意見我們說這個人的意志品質有BA果斷性B自覺性C自制性4經過努力鉆研與思考終于把難題解決了這時表現(xiàn)出來的無比喜悅的心情是B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5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一樣快6教師用紅筆批改作業(yè)以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是運用了知覺的A規(guī)律A選擇性B恒常性C理解性7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組成部分是CA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B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C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8班主任的職責是(C)A管好全班學生的紀律B管好全班學生的學習思想C對全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全面負責9學校工作應堅持以C為主A思想教育B智育C教學10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边@說明在教學時必須貫徹(C)原則A循序漸進B啟發(fā)性C鞏固性11學校教育在兒童心理發(fā)展中起CA前提作用B重要作用C主導作用12教師和學生用口頭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是BA講述法B談話法C說服法13教育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BA條件B基礎C前提D關鍵2“南人善泳北人善騎”主要說明了B對心理發(fā)展的作用A遺傳B環(huán)境C教育D實踐3“勤能補拙”說的是A相互促進的關系A性格與能力B氣質與能力C氣質與性格D能力與興趣4在學校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統(tǒng)帥著整個各個管理過程的環(huán)節(jié)是AA計劃B實施C檢查D總結5教學大綱是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有關學科學科教學內容的教學B文件A指令B指導C參考D永久6培養(yǎng)學生A是美育的首要任務25教師使用教科書進行教學應AA以教科書內容為主要材料適當補充其他有關資料B按教科書內容照本宣科C脫離教科書安排一套教學內容26學校的中心工作是(B)A思想政治工作B教學工作C行政領導工作D總務工作28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凡滿B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A5周歲B6周歲C6周歲半D7周歲30在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實施中應該是DA德育為首B智育第一C體育第一D五育并重31學生邊聽課、邊記筆記,運用的是(D)記憶A形象記憶B運動記憶C瞬時記憶D短時記憶32學生進行有意識、有計劃的知覺活動這是DA記憶B思維C想像D觀察33一種強烈而短暫的情緒狀態(tài)這是CA心境B應激C激情D熱情34“兒童中心論”的代表人物是CA盧梭B陶行知C杜威D布魯納35某學生神經系統(tǒng)類型偏重于強、平衡而不靈活心理特征表現(xiàn)為沉著冷靜、情緒發(fā)生慢、動作遲緩、內心少外露、堅韌、執(zhí)拗、淡漠此人的氣質屬于CA膽汁質B多血質C黏液質D抑郁質36衡量學校的辦學水平的關鍵指標是DA課程評價B教材評價C教師授課質量D學生發(fā)展水平37“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是注意的DA轉移B范圍C分散D分配38中國教育史上最早比較系統(tǒng)地論述教育理論的著作是BA勸學B學記C三字經D師說39下列哪一項不屬于認識能力的是DA記憶能力B想像能力C推理能力D操作能力40人際關系的主要心理成分是BA認識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為成分41地震工作者根據動物的反常現(xiàn)象來分析預報地震這是思維的CA概括性B直接性C間接性D靈活性42“化悲痛為力量”、“不要意氣用事”,這是(C)A意志對認識的影響B(tài)情感對認識的依賴C意志對情感的作用D情感對意志的影響43隨著教育機會的逐漸均等化,現(xiàn)代教育由職前準備教育向(B)過渡A大學教育B終身教育C函授教育D成人教育44形成和鞏固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最有效方法是CA榜樣示范B情感陶冶C實際鍛煉D獎勵與懲罰45以下表述中C不符合個體心理發(fā)展關鍵期的含義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08
頁數: 6
大?。?0.03(MB)
子文件數:
-
簡介:安全心理學安全心理學研究勞動中意外事故發(fā)生的心理規(guī)律并為防止事故發(fā)生提供科學依據的工業(yè)心理學領域。主要研究內容有主要研究內容有①意外事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如疲勞、情緒波動、注意力分散、判斷錯誤、人事關系等對事故發(fā)生的影響。②工傷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如智力、年齡、性別、工作經驗、情緒狀態(tài)、個性、身體條件等與事故發(fā)生率的關系的研究。③防止意外事故的心理學對策,如從業(yè)人員的選拔(即職業(yè)適宜性檢查),機器的設計要符合工程心理學要求,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傳,以及培養(yǎng)安全觀念和安全意識等。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法;調查法(談話調查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從回答問題的形式來看,可分為選擇法、是非法、排列法及量表法;實驗法(自然實驗,實驗室實驗);測驗法。信度指一個測驗的可靠程度。效度指一個測驗有效地測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質。條件反射和行為強化條件反射和行為強化正確的激勵應遵循以下原則目標結合原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的原則,民主公正公平原則應激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張或威脅性情境的出現(xiàn)時,個體迅速產生的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它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每當系統(tǒng)偏離最佳狀況而操作者又無法或不能輕易低校正這種偏離時,操作者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就為應激。應激狀態(tài)對安全作業(yè)是有利還是不利請分別舉例說明應激狀態(tài)對安全作業(yè)是有利還是不利請分別舉例說明(1)應激是指當遇到出乎意料的緊張情況時所產生的情緒狀態(tài)。每當系統(tǒng)偏離最佳狀況而操作者又無法或不能輕易地校正這種偏離時,操作者呈現(xiàn)的狀態(tài)就為應激。(2)應激狀態(tài)對安全作業(yè)是有利還是不利,我們應該辯證的看,人在這種狀況下,可能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目瞪口呆,手足無措,陷入一片混亂,判斷力、決策力喪失,例如例如,當發(fā)生火災的時候,不能正確抉擇,而選擇直接跳樓這種缺乏判斷力的決斷;另一種是急中生智,頭腦冷靜清醒,動作精確,行動有力,能及時擺脫困境,例如例如,正常行駛的汽車意外地遇到故障時,司機緊急剎車,緩解危機。人的個性心理結構包括人的個性心理結構包括(1)個性心理特征人的多種心理特征的一種獨特的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的穩(wěn)定的類型差異。包括包括能力、氣質、性格(2)個性傾向性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tǒng),它決定著人對周圍世界認識和態(tài)度的選擇和趨向。包括包括需要、動機和價值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歸屬與愛的需要(4)尊嚴需要(5)自我實現(xiàn)主要論點主要論點1生理與安全需要屬于低級需要,自我實現(xiàn)與尊重需要屬于高級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屬于中間過渡。2在同一時期內,一個人的需要不只一個,而是多個,在不同具體條件下,必定有一種需要占主導地位,成為推動某行為活動的優(yōu)勢動力。3最低層次的生理需要最為強烈,也最易滿足,而層次越高的需要,越難完全滿足。人的作業(yè)可靠度人的作業(yè)可靠度指作業(yè)者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和規(guī)定的時間內能成功完成規(guī)定任務的概率。H單獨外出作業(yè)或工程隊外出作業(yè),由于缺乏現(xiàn)場監(jiān)督而違章(3)違章多發(fā)當)違章多發(fā)當事人本身的因素事人本身的因素A違章容易發(fā)生在人處于自己生物節(jié)律的臨界期或低潮期B責任心和安全意識比較差的人容易違章C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的人容易違章D有些違章出于一時的錯誤閃念解決違章行為的心理學方法解決違章行為的心理學方法(1)用心理學解決違章操作行為的必要性A采用科學的用人機制。B提高管理人員的思想認識。C加強對員工心理素質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2)違章管理的基本原則A控制違章風險,減少違章行為。B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3)違章的系統(tǒng)管理A從分析違章行為的客觀原因著手B加強教育、培訓,提高思想認識C改進操作方法,改善安全防護措施和設施D完善檢查、監(jiān)督機制和獎懲制度E盡可能采用防錯、容錯措施F培育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影響力的類型影響力的類型(1)職權性影響力)職權性影響力主要取決于個人在組織中的地位,與職權相聯(lián)系A合法權這個人掌握支配你的職位和責任的權利,期望你服從法規(guī)的要求B獎勵權這個人能給人以特殊的利益或獎賞,你知道與他關系密切是大有好處C強制權這個人隨時可以為難他人,你總是避免惹他生氣(2)非職權性影響非職權性影響力主要由個人素質決定,與職權不相關聯(lián)A專長權這個人的知識與經驗能使你尊重他,在一切問題上你會服從他的判斷B參照權你喜歡這個人,并樂意為他做事影響力的應用策略影響力的應用策略(1)理性勸說(2)鼓舞(3)協(xié)商(4)逢迎(5)交換(6)個人魅力(7)聯(lián)合(8)合法化(9)壓制管理的特性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二重性。一方面管理具有同現(xiàn)代生產力和社會化大生產相聯(lián)系的一般性質,自然屬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條件下進行的。管理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是二位一體的。(2)管理的主體是管理者。管理的主體是具有專門的知識、利用專門技術和手段來進行專門活動的管理者。(3)管理的客體是組織活動及其參與要素。組織需要通過特定的活動來實現(xiàn)其目標。任何活動的進行都是以利用一定的資源為條件的。(4)管理的核心是處理好人際關系。管理是讓別人與自己一道去實現(xiàn)既定的目標,管理者的工作或責任的很大一部分是與人打交道,所以處理好人際關系對于管理者來說意義重大。安全意識的強化安全意識的強化(1)強化是有機體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某種反應重復可能性的力量,是形成條件反射的關鍵變量。(2)強化的類型A積極強化(積極強化法則A依賴強化法則B迅即強化法則;積極強化的時間模式可以連續(xù)性的給出,也可以間接性的給出),B消極強化,C自然消退。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也稱職務分析,它是根據調查和研究,對特定工作的任務、性質、特點等基本特征的信息進行分析,并提出專門報告的工作程序。工作分析方法工作分析方法訪談法與問卷法觀察法與參與法關鍵事件法工作日志法利用資料法技術會議法工作分析程序工作分析程序準備階段準備階段主要根據工作分析的目的和各種限定條件,指定工作分析計劃,確定工作分析對象,熟悉環(huán)境和工作過程,向有關人員宣傳、解釋,并把勞動者的整個生產過程分解成若
下載積分: 6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 6
大小: 0.04(MB)
子文件數: